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494393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学 院:林 学 院专 业:林 学学 号:0*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王 * 2012年6月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课程设计1、 前言为了使贵州大学林学院校内实践教学基地成为集教学、科研、生产为一体,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以及完成播种育苗区:培育猴樟苗2株,香椿苗2万株;扦插育苗区:培育杨树扦插苗2万株;容器育苗区:培育马尾松容器苗5万株的育苗任务,对贵州大学林学院进行了苗圃规划设计。2、 苗圃地基本情况 1)自然情况;10,年降水量1 229 mm,年均相对湿度79 %,太阳辐射总量为3567 MJ.m-2,年生长期为271d。苗圃内上部土壤为石灰岩发育的粘质薄层黄色石灰土,土

2、层厚30-40cm,较粘重,硝态氮5ppm(低),有效磷4ppm(中),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4%;坡下部有1 亩地为渗育性水稻土,土层后80cm,pH 值6.6,硝态氮7.5ppm,有效磷4.4ppm,有效钾缺,有机质含量5.7%。地下水位:干旱季节在0.9m以下。水源:苗圃地距农院水塔300m,便于灌溉。坡向:西坡,坡度14。2)社会情况贵州大学林学院苗圃位置为东经10642,北纬2634,北距花溪镇0.5km,南面距花溪新区1km,西面距罗坪寨0.5km。西与花溪新区公路相邻,北通花溪镇,交通方便,总面积22.7 亩。周围劳动力充足。3、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部颁林业苗圃工程设计

3、规范;国有林区标准化苗圃LY/T1185-1996;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标准(林计发2003207号);4、 苗圃地的规划4.1 生产区区划区划原则 根据苗圃的面积、地形和形状,以道路和渠道为骨架划分作业区,并按各树种苗木的特性,所需面积,育苗过程中采取的技术措施,同时要便于实行机械化作业和灌溉等,综合考虑,仔细分析,最后确定生产区区划方案。本苗圃区划为:1、播种区;2、营养繁殖区;3、移植苗区;4、果树苗区;5、采种母树区;6、温室大棚区;7、防护林带。播种区 播种苗在幼小阶段对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对水、肥、气条件要求较高,需要细致的管理。应设在圃地中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便于灌溉、管理方便和背风的

4、地段。营养繁殖区 是培育插条、埋条、分蘖和嫁接等苗木的生产区,应根据树种特性合理区划育苗地。移植苗区(大苗区) 是培育根系发达,苗龄较大的苗木生产区,因这个区占地面积较大,一般可设在土壤条件中等的地块,要求大而平整的地块,依照苗木的不同习性进行合理安排,成片种植,乔灌木达配,常绿与落叶树间作、集中管理、工厂化生产、为培育优良苗木打好基础。同时也是主要培育成品大苗的区域,进入该区的苗木出圃前不再进行移植,应按要求直接定植,因大苗培育年限较长,占地面积大,可直接培育到工程需要规格的大苗,初次定植的苗木较宽松,通风透光性都很好,可在树下进行套种,做到充分利用每一寸土地。果树苗区 是培育 23 年生果

5、树苗的生产区,设在土壤条件中等的地段。采条母树区 是供苗圃采条、采种、采芽等所用的苗木种树区。在北方很少采用,因本区占地面积较小,可利用零散地块,房前屋后,沟边、渠旁等,也可结合防护林带一起种植。总之,便于看管的位置就可以了。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观念增强,名贵树种的引进和乡土树种的保留,应该重示母树区的建立。温室大棚区 是用温室或大棚来培育苗木的一个区域。是根据各苗圃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设立的。首先是占地少,育苗快,时间短,节省劳动力,大棚温室的育苗发展趋势还是很好的,因此大棚温室是苗圃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条件的苗圃一定要设立。防护林带 是在苗圃四周圃地道路两则种植高大的能起到防风作用的各

6、种苗木。为了避免苗木的各害及风沙的危害,必须设置防护林带,人为创造一个小气候小环境,适宜苗木生长的生态环境。大型苗圃除设置圃地四周外,还需在圃地内的各路边设辅助林带。林带树种的选择应尽量选用当地适应性强的生长迅速,树冠高大的乡土树种为好。非生产用地区划苗圃中非生产用地主要是道路、沟渠、房屋、场院、蓄水池、粪场、防护林的位置。非生产用地的区划原则是:应当尽量缩短排灌系统的长度,最有效地利用防风林及其他设施。圃内道路既要通达苗圃的每一部分,又要尽量少占圃地面积,与排灌系统协调一致。非生产地面积不应超过苗圃总面积的 2025。4.3 教学、科研设施的区划主要是温室或塑料大棚、生态实验场、不同基质的扦

7、插床、盆栽实验场、花卉栽培圃、水土保持实验场等。4.4 苗圃面积计算苗圃的生产任务:根据生产需要,准确提出所需培育苗木的树种、数量和标准。生产用地苗圃地面积的计算:生产用地所需要的面积可以根据各树种苗木的生产任务和单位面积的产苗量以及轮作制来计算。 A=式中:A某树种的所需的育苗面积N每年生产该种苗木的数量n某树种单位面积产苗量a育苗的年龄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是理论数字,实际上应考虑到在抚育、起苗、贮藏和运输等过程中,还可能会受到损失,所以计划每年苗木生产的数量时,应适当增加 35,育苗面积也应相应地增加。5、 工程设计5.1 土壤改良措施苗圃土壤质量、肥力高低是苗木生长的基本条件之一。苗圃土壤

8、大部分由于多年育苗、土壤肥力现状有所改变、应本着不影响育苗生产的情况下,充分掌握现有苗圃土壤肥力状况,进行分析,找出测定土壤肥力因子的含氮量、含磷量、含钾量、有机质、容重、孔隙度等项目。 1深翻、改土。通过深翻可降低土壤可溶盐含量的效果,起到疏松苗床下层土壤的目的。在深翻盐分较重、较高的地块前,先刮去表层盐土,然后用锹翻至35厘米,同时施用硝酸氨做底肥,用量大约为80平方米用1千克。经试验土壤可溶盐度变化由7.0下降到5.7,可溶盐由0.344降至0.026。采用分解和熟化的草炭改土,也可以改变土壤肥力现状。 2覆盖地膜。通过覆盖地膜的办法,可提高土壤温度,同时又保持土壤中一定的湿度,从而有利

9、于增强土壤中微生物活动的能力,以此提高全量养分的释放强度,提高速效养分含量,促进苗木生长。覆盖地膜可根据不同树种进行设计。3施肥。通过施肥可调节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在施用低位草炭时,应混施细砂和马粪,从而改变土壤的机械组成和结构,可增加土壤的肥力,应用此项办法,苗圃地在新播换床时要适时灌水。本苗圃土壤中土质粘重,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肥力强,缺少有效钾,硝态氮含量低,有效磷中等,因此应施用适量磷肥和氮肥,施肥量和次数宜多量少次。土壤酸碱度为微酸性,对碱具有很大的缓冲能力,对酸的缓冲能力很小。这种土壤不宜施用酸性肥料和易引起土壤 PH 值降低的肥料,而以碱性肥料为宜,同时也可使用石灰粉来升高

10、PH。5.2 道路系统设计道路规格、建筑材料,见附图。一级路(主干道):是苗圃内部和对外运输的主要道路,多以办公室、管理处为中心。设置相互垂直的两条路为主干道,通常宽6-8m。二级路:通常与主干路相垂直,与各个耕作区相连接,一般宽4m,其标高应高于耕作区10cm。三级路:沟通各耕作区的作业路,一般宽2m。5.3 排灌系统设计布局、管道规格,见附图。苗圃必须有完善的灌溉系统,以保证水分对苗木的充分供应。灌溉系统包括水源、提水设备和引水设施三部分,同时排灌系统的管道用塑料管道为好。灌溉方法分为: 漫灌(用于低床育苗)、喷灌和滴灌。漫灌一般需要有固定的灌水渠道。现在一般采用喷灌和滴灌,灌溉效率高、质

11、量好,便于控制灌溉定额,而且占地很少,大大提高土地利用率。排水系统主要集中在地势低、地下水位高及降雨量多的地区。排水系统由大小不同的排水沟组成,排水沟分为明沟和暗沟两种,目前采用明沟较多。建筑物、场院设计规格及平面布局图,见附图。5.5 教学、科研设施设计规格、数量、要求,做平面布局,见附图。6、 育苗技术设计6.1 苗圃生产安排根据气象资料,合理安排本苗圃的主要工作。例如耕地、耙地、翻地、作床、播种、扦插、移植、夏季降温遮阴、冬季越冬保苗、防霜冻等的最适时机,抗旱保墒的时间和措施等。苗圃病虫草害防治措施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综合防治。同时,注重防治措施贯穿苗木培育的各个环节,达到以较少投入培育

12、出更多优质苗木的目的。苗圃常发生的地下害虫有蛴螬、地老虎、蝼蛄和金针虫等(1)加强苗圃管理,有机肥充分腐熟,冬季翻耕。22掺细土375-750kg制成毒土于播种前施于沟内。(3)灌根:用75%辛硫磷或25%乙酰甲胺磷1000-1500灌根,距苗跟10cm。以免伤根。2.对地老虎防治方法:清除杂草,减少虫源诱杀法 灯光诱杀成虫新鲜草与25%西维西可湿粉制毒饵,傍晚撒苗床诱3龄以上幼虫(70:1)幼虫危害期喷40%氧化乐果500、75辛硫磷1000。3.对蝼蛄防治方法:厩肥要充分腐熟。灯光诱杀,闷热天气效果好。毒饵诱杀,麦麸炒香50kg+0.5kg80%敌敌畏,傍晚撒苗床还可用鲜马粪诱杀。食物诱杀

13、,喜食甘薯、土豆、萝卜。隔一段挖坑一切丝盖草诱捕。翻耕,检出成虫或幼虫。药物防治,沟施3%呋喃丹颗粒剂,具体用量50-55kg/hm2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浇苗间及根际附近的土壤。毒饵诱杀,用豆饼碎渣、麦麸等16份拌和90%晶体敌百虫1份制成毒饵,具体用量为15-25 kg/hm2。病害防治常用的方法有: 硫酸亚铁消毒,每平方米用30%的水溶液2kg,于播种前7天均匀地浇在土壤中,或每亩使用20-40kg硫酸亚铁粉末,在整地时施入表层土壤杀菌。 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用福尔马林50ml,加水6-12L,在播种前7天均匀浇在土壤上。浇后用塑料薄膜覆盖3-5天,翻晒无气味后播种。五氯硝

14、基苯75%+敌可松25%混合消毒,每平方米4-6g,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表层或播种沟中灭菌。辛硫磷杀虫,每平方米用2g,混拌适量细土,撒于土壤中,此药主要起杀虫作用。人工和机械除草 在苗圃栽培管理技术力量薄弱的苗圃,最好选择人工除草。有些杂草对化学除草剂不敏感,在此情况下,应选择人工除草或机械除草。化学除草化学除草效率高、成本低、劳动强度小,但对人体、苗木、土壤、环境和水体有可能产生为害。因此,苗圃在使用除草剂时,要先进行小面积试验,选择安全、高效的药剂并采取适当剂量及正确使用方法。 (一)播种方法主要有条播、点播和撒播三种。1、 条播:是按一定行距将种子均匀地播到播种沟里,是应用最广泛的方

15、法。优点:(1)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土壤管理、抚育保护和机械化作业(2)比撒播省种子(3)行距较大,使苗木受光均匀,有良好的通风条件。质量较好(4)起苗工作比撒播方便。适用于一切树种。2、 点播:按一定的株行距将种子播于播种沟内。一般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核桃、 山桃。3、 撒播:将种子均匀地播种到育苗地上(杨、柳、 桑)主要优点:苗木产量较高缺点:(1)不便于土壤管理等工作;(2)苗木密度大,易造成光照不足,通风不良,使苗木生长不良,有时会降低苗木抗性,甚至使苗木质量下降;(3)撒播的用种量较大。除极小粒种子外一般不采用该方法。(二)播种技术要点播种时要使播种的深度一致,分布均匀,下实上虚,覆土适当。6.4 育苗地的管理主要指从播种开始,到幼苗出土后为止这一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