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94383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49 大小:3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会计-王静-课后习题答案(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 A )。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成本 2.将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所采用的分类标志是( D ) 。 A.成本的目标 B.成本的可辨认性 C.成本的经济用途 D.成本的性态 3.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方法是( C )。 A.高低点法 B.散布图法 C.回归直线法 D.直接分析法 4.在管理会计中,狭义相关范围是指( B ) 。 A.成本的变动范围 B.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C.时间的变动

2、范围 D.市场容量的变动范围 5.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 A ) 。 A.最高的业务量 B.最高的成本 C.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D.最高的业务量或最高的成本 6.企业根据经营方针,由高层领导确定一定期间的预算额而形成的成本,称之为( B )。 A.约束性固定成本 B.酌量性固定成本 C.混合成本 D.变动成本 7.某企业生产量在 10 000 件以内时,只需质检员3名,在此基础上,每增加产量2000 件,需增加1名质检员。则质检员的工资成本属于( A )。A.半固定成本 B.半变动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 8.在财务会计中,应当将销售费

3、用归属于下列各项中的( D )。A.制造费用 B.主要成本 C.加工成本 D.非生产成本二、多项选择题 1.固定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AB )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 2.变动成本具有的特征是( CD ) 。 A.变动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变动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C.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3.下列成本项目中 ,( AD )是酌量性固定成本。 A.新产品开发费 B.房屋租金 C.管理人员工资 D.广告费4.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AB )。 A.固定成本

4、B.变动成本 C.混合成本 D.半变动成本 5.成本性态分析的方法有( ABD )。 A直接分析法 B.历史资料分析法 C.加权平均法 D.技术测定法6.在我国,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固定成本的是( ABC ) 。 A.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 B.保险费 C.广告费 D.生产工人工资 7.成本性态分析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 AB ) 。 A.固定成本 B.变动成本 C.半固定成本 D.半变动成本 8.在相关范围内保持不变的有( BC ) 。 A.变动成本总额 B.单位变动成本 C.固定成本总额 D.单位固定成本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阶梯式混合成本又可称为半变动成本

5、。 ( ) 2.在历史资料分析法的具体应用方法中 ,计算结果最为精确的是回归直线法。3.在不改变企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前提下, 采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的措施通常是指降低约束性固定成本。 ( )4.在应用历史资料分析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必须首先确定a,然后才能计算出 b 的方法是回归直线法。 ( )5.在应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选择高点坐标的依据是最高的业务量和最高的成本。 ( ) 6.固定成本的特征之一是在相关范围内 ,其成本总额不受产量增减变动的影响。 ( )7.变动成本的特征之一是在相关范围内 ,其成本总额随产量成正比例变动。( ) 8.约束性固定成本通常是指将对年度内固定成本的支出起

6、着约束性作用的成本。( )四、简答题1.什么是成本性态?简述成本性态的特点。成本性态又称为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有助于从数量上研究产品成本与生产能力之间的规律性联系,有利于充分挖掘企业降低成本的潜力和进行准确的成本控制,以实现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2.什么是固定成本?简述固定成本的特征。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变动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第二,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3.什么是变动成本?简述变动成本的特征。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随着

7、业务量的变动而发生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具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第二,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4.如何区分半变动成本、延期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半变动成本也称标准式混合成本,其总额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固定成本部分,这部分成本是不受业务量变动影响的基数成本;另一部分为变动成本部分,这部分成本则是在基数成本的基础上随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延期变动成本也称低坡式混合成本,是指在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成本总额保持固定不变,但超过该一定业务量范围后,其超额部分的成本则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一类混合成本。曲线变动成本通常有一个在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的初始量,相当于固定

8、成本。在这个初始量的基础上,随着业务量的增加,成本总额会呈非线性的曲线式增加。4.什么是相关范围?举例说明分析相关范围的意义。把成本按性态确定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的这个前提条件称为成本性态的“相关范围”。通俗的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一定的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五、计算分析题:1.某企业生产的甲产品7-12月份产量及总成本资料见图表2-24。图表2-24 7-12月产量及总成本资料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产量(件)1820191622252821总成本(元)60006600650052007000790082006800试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高低点法:

9、从表中找出最高点和最低点产量(件)X总成本(元)Y最高点288200最低点165200单位变动成本b=(8200-5200)/(28-16)=250元/件固定成本a=8200-28250=1200元 或 a=5200-16250=1200元将a、b代入y=abx可得成本性态分析模型为:y=1200+250x第三章 本量利分析【综合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等于( B ) 。A.销售量单位利润 B.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率 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边际贡献 2.当单价为100元,边际贡献率为30 %,安全边际量为1 000件时,企业可实

10、现利润( D )。A.2 500 元 B.100 000 元 C.60 000 元 D.30 000 元3.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安全边际又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是( A ) 。A.增加销量 B.提高单价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4.在采用图解法确定产品保本点时,保本点是保本图中( C )所对应的销量 。A.变动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 B.固定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C.总成本线与销售收入线的交点 D.变动成本线与总成本线的交点5.保本点作业率( D ) 。A.越大经营越安全 B.越大盈利越多C.越小经营越危险 D.越小经营越安全6.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 2 000元,目标销量为3

11、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水平控制在( D ) 。A.1 000元/件 B.1 500 元/件C.1 667元/件 D.l 800 元/件7.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固定成本减少,保本点( B )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不确定8.在销量不变的情况下,保本点越高,能实现的利润( B ) 。A.越多 B.越少 C.不变 D.不确定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C ) 。A.保本量 B.边际贡献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10.已知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为45元,固定成本总额为60

12、 000元,产品销售单价为120元,为使安全边际率达到60 % ,该企业当期至少应销售的产品数量为( A ) 。A.2 000 件 B.1 333件 C.1 280 件 D.800 件11.某企业年度固定成本总额为50 000元,产品的销售单价为17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元,则保本量为( A ) 。A.10 000 件 B.12 500件 C.17 000件 D.8 000 件12.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 B ) 。A.上升 B.下降 C.不变 D.不确定13.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 D ) 。A.两者相等 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 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 D.两者之和等于1 14.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 A )万元。A.8 B.12 C.4 D.1615.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D ) 。A.单价 B.目标利润 C.成本水平 D.销售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