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494341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省政法经费保障的现状剖析及政策建议编者按:政法部门是国家的重要执法机关,是公共财政的保障重点.近年来,随着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逐步建立,各级财政部门都加大了对政法机关的保障力度,政法经费保障水平也日益提高,这对维护社会稳定,推进平安山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政法经费的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尤其是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期专题就我省目前政法机关经费保障现状,问题及解决的对策进行报道.为了更好地研究解决基层政法经费保障问题,进一步提高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水平,按照中央关于政法经费保障体制改革的精神,我们深入部分市,县,对基层政法经费保障和使用情况进行了

2、调研.一,基层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情况(一)基层财政对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标准基本能够落实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及当地政法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重点安排,重点保障.一是预算按照政法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得以落实,确保了政法机关正常的经费需求.二是政法干警的个人经费得到了保障,将干警个人的工资,津贴,奖金以及各项社会保障支出足额列入年初预算,按时足额发放.三是能够根据政法部门-作特点和急需,专项安排,专项解决.四是积极清理历年债务,有条件的县对囵山西财税)2010年第8期政法机关的各种债务进行了逐步清理.(二)中央,省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断加大,确保了基层政法机关的办案需要为了保障我省基层

3、政法机关的办案(业务)需要,中央和省级财政近两年加大了投入,各市,县财政能够按照要求及时足额将政法转移支付资金拨付到位,省级政法部门在切实了解基层政法机关办案(业务)需要的基础上,认真做好装备采购=作,及时将实物下拨市,县政法机关.中央和省级财政对基层政法机关转移支付资金的逐年增长和市县对政法经费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保证了政法部门履行职能的需要,提高了政法机关的行政执法能力和办案(业务)水平,促进了全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三)政法经费管理意识不断增强一是财政部门会同政法机关分别制定了有关措施,对经费的分配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并建立起了相应的监督约束机制,避免出现截留,挪用情况,促使政法经费向

4、基层倾斜,向一线倾斜,保证中央和省级政法转移资金专款专用.二是不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量人为出,保证重点,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坚持厉行节约,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大力推进政府采购与财政直接支付制度改革.凡需要保证政法部门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三是加强专项资金执行监督,努力实现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依法监督.为确保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专款专用,财政部门积极主动地会同审计部门搞好政法机关经费保障的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并将政法经费保障纳入各级人大监督检查的范围,每年检查或抽查,以确保政法机关经费保障规定落到实处.(四)装备投入不断

5、加大,政法机关办案手段得到提升近年来,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政法部门的装备投入,装备水平明显提升,基本满足了基层一线政法机关的办案需要.一是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全省政法系统实现了视频联网,远程办案,信息存储等网上承载业务办理,有效利用了网络资源.二是有选择地配备科技含量高,技侦手段强的尖端设备,有效提升办案手段.三是基层一线的政法机关基本办案装备和单警装备做到应配全配,保障基本办案需要.在装备管理方面,各级政法机关都能根据业务特点,本着采购节约化,功能实用化,使用最大化,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实施全程管理,按要求建立健全采购,验收,保管,领用,维护,报废,变更的相关制度,同时注重教育培训一【作,熟练掌

6、握装备操作技能,全面提升政法机关的_T作效率.二,政法部门经费保障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部分市县财力困难,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仍较紧张调研发现,部分市县财政收入总量少,可用财力不足,财政收支矛盾仍然突出,政法部门经费保障仍较紧张,与其履行职能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市县检察机关,法院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的经费保障问题仍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二)部分县在政法经费保障落实中随意性大,执行力不强调研发现,部分县对政法机关经费保障不是按规定标准去落实,而是片面强调当地的地域性和特殊性;不是一步到位,足额安排,而是年初预算留有缺口,通过追加预算才能完全达到标准.还有部分县在政法转移支付资金使用上,对政策学习理

7、解滞后,把握政策不够,随意性大,不能把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全部用于政法机关办案支出和业务装备采购支出.(三)基层派出所经费仍存在保障不到位的现象个别市县公安机关没有把保障一线干警办案需要放在首位,没有真正把经费标准落实到派出所.财政部门在保障公安机关公用经费时,按基层政法机关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拨付到县级公安机关,而基层公安派出所经费由县公安局统一管理,财务不独立,只能根据局机关经费富余程度进行核销.调研发现大部分派出所经费能够得到保障,基本满足办案需要,但也有部分县级公安机关仍然沿用以前派出所自筹解决办案经费的做法,没有把办案经费真正用到一线,甚至挤占,挪用派出所经费,造成派出所经费保障不到位和拨付

8、不及时,只能依靠乡政府和其他渠道解决经费短缺的问题,这样势必影响政法机关依法办案,公正司法的形象.(四)政法部门装备配备不合理,短缺与浪费并存一是装备配备没有充分掌握基层政法机关所需,没有全面了解基层短缺什么,有些装备配备不符合基层的实际需求,存在重复配置现象,造成资源浪费.二是政法部门装备配备以实物形式下发,部分装备的售后服务不完善,装备使用的相关培训跟不上.例如,县级检察院的便携式同步录音录像设备,因售后服务无保障,现无法使用;有些网络安全保密设备,虽然安装了杀毒软件,防火墙,因不能升级,没有发挥出应有的功效;有些装备配备后,没有进行相关培训导致不会使用,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等等.(五)政法装

9、备更新较快,资源共建共享性较差近几年,尽管我省在装备共建共享方面进行了探索,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随着形势的变化,科技的发展,网络的不断升级,装备的快速更新等,我省的共建共享建设处境尴尬.一是网络升级太快,更新太快,原有装备和技术跟不上发展需要.二是部门各自为政,公检法司各部门强调本系统的特殊性和独立性,缺少统一的协调机构,使资源共建共享效率不高.三是人员实力和现有装备技术要求难以匹配,有些部门虽然配备有高尖端装备,但只能是小马拉大车,难以驾驭,使装备闲置,有些部门即使使用,也只能是冰山一角,不能完全发挥装备的技术性能.三,进一步完善政法经费保障的建议(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确

10、保政法机关经费保障落到实处政法部门经费保障是关乎各级政法机关能否切实履行职责的大事,进一步加强对建立和完善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机制的领导,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各级政府必须协调一致,认识一致,执行一致,抓好落实,坚决杜绝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皇粮吃不饱,杂粮自己找等不良现象发生.要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从组织领导和制度上保证领导干部重视对政法机关经费保障规定的落实.(二)完善新的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模式,明确责任,分类保障各级财政要严格按照中央司法体制改革要求,各负其责,不断完善政法机关经费保障机制,确保个人经费,公用经费,业务费及特别业务费等在年度预算中足额安排.要按照向基层倾斜,向一线倾斜的要求,

11、加大对公安机关所辖派H所,看守所,拘留所等羁押场所的经费投入,特别要保障好一线干警的办案需要.继续加大对基层政法部门的转移支付力度,不断探索科学合理的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分配方式,切实提高政法机关的经费保障水平.山西财税)2olo年第8期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各地都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但在县市一级,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薄弱,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更为艰巨.近期,笔者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县级新农村建设面临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制约县级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问(三)从优待警,调动政法干警的积极性坚持以从优待警,科技强

12、警为重点,本着优先保证政法机关经费的原则,使各项政法经费保障规定及从优待警的政策要求落到实处,最大限度地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充分调动政法干警的积极性.(四)强化预算约束机制,加大财政资金监督与管理在资金分配上既要注重效率,更要注重公平.努力做到事前调查,事中监督,事后检查,促进资金使用单位建立良好的理财机制.坚持多种形式的监督日山西财税)2010年第8期题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薄弱.与农民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过去主要依赖农民集资和投工投劳搞建设,而今在取消农业税以后,大多数地方已将农村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县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范畴,但由于县级财政收入低,只能保证人员经费,

13、没有资金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去,许多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已多年失修,渠道及配套设施严重损毁,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乡村道路等级低,受损严重,给农村交通运输带来诸多困难,农产品不能及时运出销售,给农民造成损失.二是农村缺乏公共财政的长期投入机制.目前,县级财政收入只能保证基本支出,对农村投入的相对较少,以致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人欠账太多,新的建设又需要大量资金,从而导致农村检查制度,对数额较大的专项资金使用情况,要突破常规检查,不定期不定项抽查,确保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要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既要注重政法资金的分配,又要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做到财政资金补助到哪里,监管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五)建立政法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评价体系严格按照省财政厅制定的绩效考评办法和方案对省级政法部门及各市,县财政安排的用于政法部门的专项资金的分配,使用和效果进行绩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惩,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各级政法单位下一年度政法转移支付资金分配因素和项目支出预算的重要依据,以切实提高办案业务费资金使用效益.(六)加强装备管理,推动政法机关现代化建设结合市县政法部门工作实际,深入研究论证,统筹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政法机关装备配备体系,本着节约化原则,积极探讨和推进市级与县级,市级与所辖区,各政法部门之间装备资源共建共享,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投入和闲置浪费,发挥政法部门业务装备的最大效能.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