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493814 上传时间:2023-11-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第1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学案中图版必修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1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水土流失的概念。2结合黄土高原的范畴和地形图,描述该地区重要的自然特性,理解本地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重点)3以黄土高原为例,分析水土流失的危害及综合治理的措施。(重、难点)拼十年寒窗挑灯苦读不畏难;携双亲期盼背水勇战定夺魁。如果你但愿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但愿为哨兵。基本初探教材整顿1区域可持续发展阅读教材P34,完毕下列问题:1内容2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方面。3水土流失(1)概念:在水力、重力、风力等外营力和人为因素的综合伙用下,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遭受的破坏及损

2、失,涉及土地表层侵蚀及水的损失。(2)国内分布:多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带,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重。正误判断:(1)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2)生态破坏重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全球变暖、臭氧层遭破坏等。()(3)水土流失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伙用的成果。()(4)南方低山丘陵是国内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提示】(1)环境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2)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属于环境污染。(3)水土流失的形成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类活动的影响。(4)黄土高原是国内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教材整顿2水土流失的因素阅读教材P34P36,完毕下列问题:1导致水土流失的因

3、素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1)地貌形态的不稳定与黄土易侵蚀性。(2)降水集中,多暴雨。(3)植被稀少。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1)长期的农业生产过程中,致使黄土高原大面积的森林和草原被毁掉,地表抗侵蚀性大大削弱。(2)不合理运用土地,如过度开垦、过度放牧、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筹划地修建窑洞等。填空:(1)黄土高原位于_以西,乌鞘岭以东,_以北,古长城以南。(2)黄土地貌重要有_、黄土墚、黄土峁三种类型。(3)黄土高原地势由_倾斜,海拔多在1 0002 000 m,地面破碎、_、谷坡陡峭。【提示】(1)太行山秦岭(2)黄土塬(3)西北向东南沟谷纵横教材整顿3水土流失的危害及治理阅读教

4、材P36P39,完毕下列问题:1水土流失的危害(1)破坏土壤肥力,导致农业减产。(2)加剧沟壑发展,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3)导致生态环境恶化。(4)淤积江河湖库,加剧洪涝灾情。(5)影响水资源合理和有效运用。2水土流失的治理(1)生物措施:因地制宜,植树种草。(2)工程措施(3)治理模式: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正误判断:(1)水土流失使本地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减少。()(2)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中游河床抬升,成为“地上河”。()(3)采用轮荒耕作,有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4)植树造林是重要的工程措施。()(5)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充足运用光热资源。()【提示】(1)水土流失使肥力

5、较高的表层土壤流失,导致耕地质量下降,农作物单产减少。(2)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下游形成“地上河”。(3)轮荒耕作会加剧水土流失。(4)植树造林是生物措施。(5)生物措施的功能在于拦截坡面径流,保持水土,修养水源。质疑手记预习完毕后,请将你的疑问记录,并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解惑:疑问2:解惑:疑问3:解惑: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因素材料一宁夏六盘山地区曾经是中国北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地区,近年来随着生态逐渐转好,这里清新空气和古朴乡村正成为游客“自驾游”“乡村游”“避暑游”等休闲旅游的新去处,仅4月份游客量就超过了10万人。材料二彭阳县地处宁夏六盘山东麓,上世纪8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

6、只有3%,本地百姓回忆说,此前山是和尚头,有沟没水流,连本地人都待不住,更别说外地人来旅游了。而如今,通过30近年的持续生态建设,森林覆盖率已经提高到26.2%。阳春四月,山上90多万亩、6 000多株成林的山桃、山杏花次第开放,加上山间形成的瀑布景观,已成为彭阳的生态旅游“招牌”。探讨:六盘山地区过去水土流失严重的因素是什么?【提示】位于黄土高原,受地形、土壤、气候的影响,再加上植被的破坏,使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探讨:六盘山地区由水土流失严重区变为休闲旅游新去处的重要因素是什么?【提示】六盘山地区植被逐渐得以恢复,生态环境得到好转,吸引了人们前来旅游、观光。1自然因素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是地貌

7、、黄土、气候和植被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具体分析见下表:因素产生的影响土质疏松容易被侵蚀,为水土流失提供了丰富的物源条件降水集中,多暴雨冲击力大,水流速度快,为水土流失提供了良好的动力条件地貌形态不稳定地面破碎、沟谷纵横、谷坡陡峭易引起侵蚀和倒塌植被覆盖差地表疏松的土壤缺少植被根系的保护,易被侵蚀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其中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的植被破坏又是人为因素的重要方面。具体分析见下表:因素产生的影响过度开垦为解决粮食问题而进行陡坡开荒,使地表变得疏松,增长水土流失的物源过度放牧破坏植被,使地表缺少草类的保护毁林和樵采破坏森林资源,使地表失去保护,易遭侵蚀

8、露天开矿开矿时,破坏了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下降,并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发机制战乱和营造宫殿大量植被被烧毁或砍伐用来作为建筑材料滥用土地轮荒使地表失去自然植被或农作物的保护;开挖窑洞形成水土流失的新物源1下面图甲为某地区地形图,图乙为图甲中B地的地貌景观图。读图,回答(1)(3)题。图甲图乙(1)图中B地存在的重要环境问题是()A土地荒漠化B水土流失C人口稠密 D水体污染(2)导致B地区重要环境问题的人为因素是()A土地运用不合理,导致植被破坏B人口稀少,劳动力局限性C降水集中,多暴雨D土质疏松,植被覆盖率低(3)人类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是()A人类活动只能加速水土流失,不会引起水土流失

9、B人类活动也许导致水土流失,但不能治理水土流失C人为因素是现代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D人类只能减轻和减缓水土流失,不能根治水土流失【解析】第(1)题,根据图乙中的景观特点可知,B地位于黄土高原,重要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是植被破坏和土地不合理运用。第(2)题,该地区人口较多,B项错,C、D项均为自然因素。第(3)题,现代水土流失重要是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的,因此人类也可以防治水土流失。【答案】(1)B(2)A(3)C2下图是国内境内沿38N纬线的局部地区地形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毕下列各题。(1)图中乙地形区突出的地表特性是_,_是该地表特性形成的

10、重要因素。(2)下图为甲、乙地形区地理环境自然要素关联图,将下列选项前面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方框内,使知识体系成立。 【导学号:73360043】A甲地形区巨厚冲积层的形成B农业生态条件的恶化C植被稀少D水土流失严重E河流泥沙含量增长F“地上河”的形成G黄土土质疏松H降水集中,多暴雨(3)导致乙地区最突出生态问题的人为因素有哪些?【解析】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可拟定乙位于黄土高原,甲位于华北平原。第(1)题,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了支离破碎、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第(2)题,运用因果关系推断,左三框为水土流失的因素,右框为水土流失产生的后果。第(3)题,黄土高原地区最大的生态问题为水土流失,人为因素

11、重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答案】(1)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水土流失(2)左三框为C、G、H(可互换),中间一框为E,最右框为F(3)过度放牧和樵采、过度开垦、乱伐树木、开矿以及无筹划地修建窑洞等。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危害与治理措施材料一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印发有关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30年)的批复原则批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2030年),规划明确指出:用左右的时间,建成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实现全国避免保护,林草植被得到全面保护与恢复,重点防治地区的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治理。材料二规划提出了全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总体布局和重要任务:一是全面实行避免保护,增进自然修复,扩

12、大保护林草植被覆盖,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二是在水土流失地区,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加强坡耕地、侵蚀沟及崩岗的综合整治,重点突出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及水土流失相对严重地区的治理。三是建立健全综合监管体系。探讨: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区、西南岩溶区成为国内水土流失严重区的共同因素有哪些?【提示】一方面这些地区从地形地貌上易被侵蚀,如黄土土质疏松、岩溶区易被溶蚀;另一方面这些地区位于季风区,夏季降水集中,为流水侵蚀提供了动力条件;三是这些地区过去或目前地表植被遭到大量破坏。探讨:规划为什么强化生产建设活动和项目水土保持管理相结合?【提示】水土流失在很大限

13、度上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导致的,只有把生产建设和水土保持结合起来,把本地脱贫致富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才干从主线上解决水土流失的问题。1水土流失的危害(1)对水土流失源头地区的影响重要考虑流水的侵蚀和搬运所产生的影响。如养分流失、土地贫瘠,农业减产,泥石流,生态环境恶化,影响水土资源的综合开发和有效运用。(2)对下游地区的影响重要考虑流水沉积所产生的影响。如河床抬高,湖泊、河流淤积,防洪难度增长。2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措施功能工程措施打坝建库、平整土地、修基本农田、抽引水灌溉贮水拦沙、改善生产条件、合理运用水土生物措施植树种草蓄水保土,发展多种经营农业技术措施深耕改土、粮草间作、选育良种、地膜覆盖、轮作套种蓄水保土、提高肥力、充足运用光热3.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黄土高原人民总结出来的治理水土流失的珍贵经验,针对不同的地貌(塬、沟、坡)治理措施,具体分析如下:3读黄土高原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问题。(1)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到处采用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相应的地点分别是:_处:打坝淤地;_处:植树种草;_处:修筑梯田;_处:平整土地。(2)甲、乙、丙三地,_地最合适建窑洞,因素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