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493142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中国教吉研宄5剑断杂志2007年4月第4卷第4期Vo1.4No.4April2007(3)做好安全准备保护工作.上体育课时,必须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防止运动创伤事故的发生,所以在课之前,对课的地点,场地布置和器械设备要充分检查.1:课的过程中,着重做好保护工作,保证学生活动的安全.学生在教师的保护下,消除恐惧心理,就能充分地放松肌肉,能发挥最大活动的可能性.虽然自己已从事二十多年的体育教学1:作,但对好一堂课,经常感到困惑.以上是自已在多年教学中的体会,一定有不足之处,今后还要努力学习新知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而发展的新一代贡献自己的一切.中学生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

2、育王建海青海省循化县职业中学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明确规定:”穿戴整洁,朴素大方.头发干净整齐,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可是在大部分学校,在绝大部分女同学,小部分男同学身上,却能经常发现他们脖子上挂着的红绳上而坠着小饰物,更有甚者则戴着项链,戒指,耳钉,手镯(链),被老师查着了,还会用”追逐个性美”,”避邪”,”忘了摘了”等理由搪塞,当着老师还好,背着老师或放学后,乱戴饰物的情况时有发生.针对此类问题,有必要在学校进行专门的佩戴饰物的礼仪教育,做如下的教育工作:一,明确佩戴饰物的礼仪饰物指与服装搭配并对服装起修饰作用的物品,主要有领带,围巾,丝巾,胸针,首饰,提包,手套,鞋袜等等.饰物

3、在着装中起着画龙点睛,协调整体的作用.胸针适合女性一年四季佩戴.佩戴胸针应因季节,服装的不同而变化.首饰丰要指耳环,项链,戒指,手链等.佩戴手饰应与脸型,服装协词.首饰不易同时佩戴多件,多戴则不雅,而且显得庸俗,特别是L作和重要社交场合穿金戴银太过分总不适宜,合礼仪规范.男士的饰物不宜佩戴太多,佩戴太多则会冲淡阳刚之气和满酒之美.饰物:一般是指佩戴在身起装饰,点缀作用的物品.它是服饰的有机组成部分,饰物不仅具有美化的功能,同时还能传播一定的信息,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可以戒指为例,首先向学生讲述佩戴戒指的礼仪.戒指一般戴在左手上,已婚或已订婚者戴在无名指上;恋爱中的人戴在中指;戴在食指上表示求爱

4、;小拇指戴戒指表示终身不娶(嫁),笃信独身主义;大拇指一般不戴戒指,戴了也表示任何意义.试问学生,你若佩戴戒指应戴在哪个手指l?其次向学生讲述佩戴手镯(链)的礼仪.手镯(链)的戴法最有讲究,佩戴在不同手腕上.传递不同的信息,暗示着不同的含义,右腕佩戴手镯(链)表示自rfl而不受约束;左腕佩戴或左,右腕同时佩戴表示已婚;一只手L不能同时戴两只或两只以I不同质地的手镯或手链.生活中人们通常把首饰的胡乱堆砌看作俗气,是缺乏文化修养的表现.现代人特别是品位高的人,通常看中首饰的”点缀”作用和使用的场合.不懂规矩,不明寓意地乱戴手镯(链)告诉了别人什么信息?使同学们明确了应怎样追求内在美与自然美.青少年

5、学生不适合佩戴任何金银珠宝首饰,否则与简洁,朴素,端庄大方的着装风格不协调,更与青春少年活泼自然美的气质不协调,也不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物,应把丰要精力用在学习上,应自觉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努力净化,美化自己的心灵,追求文明的审美趣味,培养高尚的美德.二,服饰和仪表的礼仪教育青少年学生尚处于求学阶段,学生时期是艰苦的时期.学生服饰应该朴素大方,健康活泼,富有朝气;学生服,夹克衫,运动装,牛仔装T恤,便服都适合学生生活特点.服饰以色彩鲜明,线条流畅,明快简洁为宜,这样可充分显示朝气蓬勃的精神而貌.在学校,女生不宜穿高跟皮鞋,应穿平底布鞋或运动鞋,这样既便于运动健身,上好体育课,广播操,也有益于

6、学生身体健康发育,又可展现青少年健美的身姿.学生发式,男同学最好理学生头,这显得整洁,干净,富有朝气,更显男性的阳刚美.如果长发,长胡须,则会显得与学生身份不协调,因而也就显得不美,或许还会给人-1流气,不务正业的印象.女生以梳短辫,理短发为宜.这样既便于梳理,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又能体现少女的清纯,活泼,纯真和稚气,给人以自然美之感.女学生不适合烫发和长披肩发,因为这利-发型显得老气和成人化.女学生切忌涂脂抹粉,描眉化妆.因为少女的肌肤丰润,富有弹性,富有光泽,本身就具有自然美,化妆反而会给人矫揉造作之感.在校内,学生应绝对禁止戴金银首饰.学校向来提倡清廉和艰苦朴素,学生穿得珠光宝气会显得很

7、俗气,而且违背了学校教育目的,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纯朴是艺术美必不可少的条件,它排斥任何外在的装饰和雕琢.学校既严肃紧张,又亲切活泼,是一个文明的地方,它要求学生在校园这个特殊的社会环境里,必须保持仪容仪表的整洁端庄,得体适宜.学生在卜课D.fnq,参加集体活动,特别是一些正式的.庄严的活动(如升降国旗仪式),都不能穿得太随便,不修边幅.男同学绝对不能袒胸露背,穿拖鞋去教室.女学生不宜穿奇装异服,不能穿细窄露臂吊带裙进教室.在穿着上,不要追求开放和时髦.三,教育学生应正确追逐仪表美维护人于人之间的长久吸引主要是内在美.仪表的美丰要是表面吸引,是一利,浅薄的暂

8、时的吸引,它有待于继续发现对方的”美”.仪表即人的外表.它包括人的容貌,服饰,神态和姿态等方面.是一个人的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一个人的仪表与他的生活情调,思想修养,道德品质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是一个纯朴高尚的内心世界和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的外在体现,外在美是形式,内在美才是本质,内在美是外在美的内化,并通过外在美呈现出来,而外在美则是内在美的外化,并受内在美的制约和规范,所以人的美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和谐统一.慧于中才能秀于外,一个人如果没有cHINAEDUcATIoNRESEARcHANDlNNoVIITE?s3?中囤敖素研宪5纠新杂志2007年4月第4卷第4期v01.4No.4April200

9、7道德,情操,智慧,志向等内在的美作为基础,那么,多好的先天条件,多么精心的打扮,也只能是一种肤浅的美,缺少丰富深刻内涵的美,不可能产生魅力.最后,为把对学生的礼仪教育经常化,氛围化,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还要在学校创设整体的教育环境:教师要从自身做起,起为人师表的作用;在有条件的学校,定制统一的校服,校服要结合实际,讲究质地,讲究样式,具有美感,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学生追究其他的服饰补充;在学校礼堂,教室,通道,走廊布置有关诸如:许多容貌俊秀的人却一无作为,他们过于追求外表的美而放弃了内在的美培根).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来评论一个人(泰戈尔).时髦的玩艺,只要表面的

10、光彩一脱,就无价值可言(莫里斯)等关于美,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名人名言.未雨词桃李爱心铸呀魂王福岩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第二高中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园丁,这一职业应该是神圣的.笔者在二十多年班主任工作中始终重视德育工作坚持教书育人的教育原则.一,寓德育于班级管理之中着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是指学生自觉主动地把社会要求的思想,道德规范在内C,JJn以理解和体验,并通过实践转化为自己比较稳定的自觉行为的能力.笔者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儿方面培养中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1,从身边事做

11、起,从小事抓起,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常言道,三岁定八十,可见从小养成习惯的好坏对人的一生有直接的影响,它的培养越早越好.就拿我现在的一年四班为例,刚入学时,我就严格要求学生的坐,立,行,走.我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仪容着装,及时表扬做的好的同学,力求不漏,如谁平时注意礼貌用语,谁坐姿端正,谁衣着整洁,等等.同时不点名的指出同学身上存在的毛病.两相对比,同学该选择怎样的习惯已一目了然.此时我抓住时机,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提出行为习惯要求,如男生不准留长发,女生不准戴首饰等,这样使学生懂得在新的环境里该如何做.2,以生活中的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受到启迪和教育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学

12、习往往流于形式,起不到应起的作用,我注重从身边挖掘题材,让生活说话,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终身受益.刚接高一不久的一天早自习,进入教室我发现有几个粉笔头在讲桌前边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发生.我没像往常一样自己捡起来.而是不动声色地回到办公室,直到中午放学那几个粉笔头还在那,只不过被同学踩碎了.下午我在临时班会上讲丫一个故事:”有两个大学生到某企业求职,从档案看,两个人几乎难分上下,但其中一个一卜分健谈,对企业未来发展提出_r相当有见地的建议,而另一位相比之下讲话不多,人也十分老实.老板心理显然倾向前者.但当两人起身告辞的那一刹,老板却改变了原来的主意,因为他看到后者乘起身时,将前而的一

13、张废纸捡起来,扔进纸篓”故事讲到这,全班鸦雀无声,同学们低下了头脸红了.自此以后,我在教室里再也找不到随地扔的粉笔头,纸片等,甚至我班的学生发现操?54?场,走廊有赃物都及时捡起.我曾经给学生讲过一个平常的真实故事:一个朋友的孩子,小学五年级时,一天准备与几个同学离家出走.但是当他们到了车站,其他同学都上_r车,而他却没上车又回家了.我问学生:”你们猜,他为什么没有走呢?”同学们做了各种猜测.其中一名学生说:”他怕回来挨打.”我及时弓l导学生:”不仅怕挨打,更要想一想自己的父母会多么焦急啊!”从而教育学生,凡事要多替别人着想.以生活的事例教育学生,使他们易于接受,不仅进行养成教育,也增强了集体

14、荣誉感.3,实行”干部轮流制”,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着名教育家叶圣陶指出:”心理知道怎么样,未必就能养成好习惯:必须怎样怎样做去,才可以养成好习惯.”要让学生”怎样怎样做去”,我给学生提供的实践舞台之一就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具体做法是:以学号为序全班每个同学轮流当一天值日班长.值日班长根据班级的整体计划,提出一天的任务要求,督促检查全班的学习,纪律,卫生,体育,活动等工作.还要认真填写班级En己,总结一天的工作,班主任每天检查”班长日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这样可以增强学生自律和律他的意识,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总之,习惯的养成决非一朝一夕,历练成习不仅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必要途

15、径,也是培养其他良好习惯不可缺少的通道.经过师生共同努力,我所教过的班级都能做到四个一样,即:班主任在与不在一个样,领导检查与平时一个样,校内表现与校外表现一个样,主科学习与副科学习一个样.多次被评为学校的纪律,卫生等模范班.二,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我们班学生来自全县的十几所不同的学校,入学成绩亦不是很好,但半年下来,学生及家长都反映学生学习的愿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成绩亦有明显提高,那么这种变化是如何产生的呢?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我在班级创没和谐的环境,既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感化学生,使学生有信任感和安全感,从而促进了求知氛围的形成.另外在教室创设一个合适的读书环境,我要求班干部一到教室第一步就拿出书来读,所有的干部都将注意力集中在书本上,会使教室的气氛一下子惊异地安静下来,其他陆续到来的同学会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