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93105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0.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 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三重生态观下的体验式环境教育研究研究方案一、课题的提出生态体验它融生态和体验于一体,既是一种崭新的 德育观,又是一种有魅力的教育模式。生态体验是震撼 人心灵的体验。老师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应该本 着触动心灵的目的去做,不能只是说教,只有触动内心 才能卓有成效。教育的艺术是无穷无尽的,学生是永远 变化的群体,没有固定不变的经验可循,只有震撼心灵 的教育才是永恒的法则。接触这一课题,进行一次体验, 不仅是对学生的一次心灵震撼)还是对老师的一次心灵 震撼。近年来,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们对新课程提出 的新理论、新要求、新方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自

2、主、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如 何帮助教师们树立科研意识、关注生态体验,走生态体 验式发展之路,从而促进学校教学工作取得新的进展。 但是,目前教师们的现状并不乐观:心态上一一浮燥多 沉静少,自我多奉献少,倦怠多幸福少;专业上一一事 务多读书少,盲目多反思少,机械多创新少。我们结合 教师实际,坚持走“校本培训之路”,引导教师在三重生 态环境中自我实践、自我体验、自我提升。特制定“生 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的实践案例与理论问题研究”研 究方案。二、课题的界定刘惊铎教授对“生态”做了重新定义,指出:生态 不仅仅是朴素意义上“生物与其居所的关系”,而是经过 浅层生态到深层生态的发

3、展,并融进了新时代的领悟所 形成的新生态概念。生态包括自然生态、类生态和内生 态三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与功能。自然生态包括:水、土、气、生等环境要素,各种 自然和人工环境景观等;类生态包括: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族群、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内生态包括: 人与其身心的关系,包括身心健康、安全、良心、自尊、 自我意识、理想、信念、信仰等。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 物质滋养,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内生态是人生 命安顿的心灵居所,当代人生存于三重生态之中,三重 生态圆融互摄,对生命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生态体验:人置身于一定的生态关系及生态情境之中,在生态互摄的状态下全息感受、理解和领悟三重生 态关系

4、及其结构与功能的生态生灭之道,经历内心感动, 诱发和生成生态智慧、生态意识和生态能力的一种过程 和境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生活中体验生命的意义。教师培训模式:指在基础教育领域内,对在职教师进行的以提高师德水平、业务素质、教育教学能力和自 主发展水平为目标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和方法。教师培训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是培训主体、培训理 念、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手段(方式、 方法)与培训管理(过程监控、考核评价)等,这些要 素的优化组合及发挥独特作用的过程就是模式生长、发 展、形成的过程。实践: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案例:指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 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

5、。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 意截取。案例对于人们的学习研究、生活借鉴等具有重 要意义。实践案例:人们在实践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 意义的事件陈述,它是人们所经历的故事当中的有意截 取。三、课题研究的原则1、发展性原贝|(1)目标菱展性。通过实施生态体验,使教师获 得真正的进步和发展。所谓真正,就是指实际的、根本 的、持续的、终身的进步和发展。(2)发展阶段性。教师的情感品质和思想道德发展在不同阶段应该体现出不同要求和特征,不能企 求一蹴而就,一次过关,一步登天。(3)阶段联系性,即教师品行获得与发展的前后 阶段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或延续关系,不能 前后割裂,就事论事。2、实践性原

6、则要清楚地认识到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靠教师自己在 实践活动中的亲身参与和体验感悟。因此,在生态体验 式教学设计中,要注重把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调动出来。 在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的实施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实践 与体验,让教师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在实践 中求效果。3、体验性原则刘惊铎教授所阐发的“生态体验”是全新的教育理 念,也是崭新的教育模式。它关注的是教师的亲身体验, 特别是在有情景下的自我体验,突出的是教师的亲历亲 为。因此,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应该丰富教育实践活动, 让教师们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四、课题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认真学习,密切关注教改动态, 积极搜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教

7、育资料、信息,为课题 研究提供充实可行的理论依据和事实支撑。2、个案分析法。开展研讨、展示活动,收集典型 个案,认真分析反思。3、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访谈、实地考察等形 式,全面了解教师素质的基本情况,主要问题及对策。4、经验总结法。注意搜集积累和总结课题研究中 多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在实践中检验、提炼,提 高认识。五、课题研究内容1、探索生态体验式教师培训模式,搜集、整理教 师培训资源。2、参研教师构建具有个性化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3、以生态体验式班级管理为重要抓手,加强学生 的基础品格培养,提升班主任科学管理班级的能力,建 设班级团队,形成良好人际氛围,融通类生态关系。制 定班级规则

8、和班级程序,凸显民主和谐管理之风。4、开展体验式的学科教学,力争在实现新课程的 三维教育目标上有所突破。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备课,研 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广泛收集相关的资料,全面调研学 生需求和学习水平,总结和归纳出体验式教学法备课的 着眼点。5、开展生态体验式教育,深刻理解和牢牢把握实 践操作环节,即营造体验场、全息沉浸、开放式对话和 反思性表达。六、课题研究目标1、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使教师更新观念,提升 教师职业道德水准,增强现代教育理论素养,明确教师 专业发展内涵,理解并认同新课程的基本理念。2、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使教师变革教学行为, 能够整合课程理念与课程实施,具有较高地教育科研素 质,

9、掌握教育科研方法,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养成教 育反思习惯,乐于合作研究,实现阶段自主发展目标。3、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探索出生态体验式教师 培训模式。4、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参研教师结合班上实际, 构建具有个性化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要求课堂回归自 然生长、充满智慧挑战、提升生命质量、关注持续发展5、通过生态体验式培训,开展体验式的学科教学, 运用体验式教学法备课,总结和归纳出体验式教学法备 课的着眼点。即:教学内容问题化;讨论问题情景化; 问题结论多元化;目标任务层次化。七、研究实施步骤根据总课题组安排,结合本课题具体情况,拟本课 题研究周期为三年,即2011年9月 2015年12月具体安排如

10、下:1、研究准备阶段(2011年9月2011年12月)(1)调查分析我校教师素质现状及实验对象的基 本情况,整理、收集各种数据存查。(2)填写课题申请书,设计实验方案,组建课题 组,确定研究对象,制定实验计划,培训课题组参研教 师,认真做好研究前的各种准备工作。2、研究实施阶段(2012年1月一一2015年6月)(1)按照课题方案组织实施.组织课题组成员学 习、讨论、交流、研究,并送培主研人员,或请专家对 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评估,指导研究工作。(2)利用生态教育资源对实验教师进行多种形式 的继续教育,探索教师继续教育模式和实施该模式的途 径和方法。(3)组织研究教师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构建生

11、态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 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化意识、人文精 神和创新精神。3、研究总结阶段(2015年9月一一2015年12月) (1)搜集整理本课题的有关资料,对研究过程、 方法、内容进行分析,整理,装订成册。(2)撰写相应的研究报告和相关论文,按科目分 类整理,并加以综述。(3)展示研究成果,迎接上级领导和专家的评审 鉴定。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课题研究的几点体会 黎杰环境保护,教育为本。当前,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首先要认识环境,提高环境 意识,青少年是未来的一代,加强青少

12、年环境保护宣传 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许多教育者尝 试着结合各学科教学的特点来渗透环境教育,希望通过 环保知识的传授,加强学生环保的意识,培养他们良好 的环保习惯。而在中学各学科教学中,生物教学与环境 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我们结合前辈们的研究,发现环 境教育不应局限于环保知识的传授,更应开展多种形式 的环保活动,让学生参与环保,走向社会,在实践中感 知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良 好的环境道德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学会:从小做起,从 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从而自觉地以实际行动来保护 环境,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 也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发

13、展,以达到既教 书又育人的目的。在开展生物教学中的生态环境教育课 题研究中,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充分挖掘生物教材内容,开发校本课程,适时进 行环境教育。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是一个美丽的星球,有着优美的环 境,有着适合生物生存繁衍的空气、水 教师要有意识 地挖掘教材中已有的可以渗透环境教育的内容,自然渗 透,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接受环境保护知识。例如:通过 呼吸系统”的教学讲解大气污染与呼吸道 疾病的关系,结合 饮食卫生、传染病”讲解水污染与 疾病的关系,结合 食物链和能量流动”的教学把有毒物 质(如农药DDT等)通过食物链,浓度逐级放大,导致破坏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的道理介绍给学生等等

14、。 同时要求学生了解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二氧化碳引起温 室效应问题”,大气臭氧层的破坏与紫外线辐射的危 害”,酸雨及其对环境的破坏”等等。在:生态平衡” 内容中讲述我国黄土高原生态平衡被破坏成沟壑纵横的 荒山秃岭的历史教训。并告诉学生一些数据:我国已经 成为世界上污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每年排废气量 为7万亿立方米,污水排放总量为 340亿吨,全国城 市大气降尘和颗粒物全超标。一些专家在环境与发展讨 论会上呼吁: 救救中国的环境”,让学生明白环境问题 的严重性,增强环境保护的忧患意识。课题成员们还通过结合我省的环境特点和情况开发 校本课程,利用课余时间让学生了解海南目前的环境状 况,使学生提

15、高保护环境意识并学会如何保护环境。二、通过社会实践提高对环保的认识让学生走出校园,一方面在大自然中领略自然风光和 田园情趣,了解生态平衡,这种感官上的刺激,远比课 堂说教效果更立体,更易理解,接受。另一方面,鼓励 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参加社会调查,如感受一 下周围水资源被污染的程度,进行研究性学习,对此写 一份社会调查报告。有时我们还会要求学生针对自己所 居住的环境做一个评价,提出改善的建议,或者利用休 息日的时间,领着他们到社区、车站、学校周围等公众场所参与拣拾垃圾、清洁公共设施的行动。通过社会实 践活动,把学校教育置于社会之中,使学校与社会息息 相通,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从

16、而增强了他 们的社会责任感,自觉地成为保护环境的一份子。三、加强环境教育宣传力度环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让全社会的人都关注环保, 参与环保,而为了推动这一目的的实现,除了自己爱护、 保护环境外,也要让自己身边的人共同参与。因此,我 们利用板报、橱窗、广播等宣传阵地,有计划地进行宣 传;甚至在同学之间,在亲戚朋友中进行口头的宣传。 如建议人们尽可能不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白色污染,节 约能源,使用菜篮购物等,在生活中从小事做起,从我 做起。对于破坏环境的人和事要敢于出声劝阻,向其明 确环保的意义,尽量阻止有人破坏环境。通过各种渠道 的宣传,不仅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环保,也使宣传者更 坚定信心,从而形成一股环保的趋势。总而言之,环境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不是一 个人能够解决得了的,它需要全人类来关注。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