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492580 上传时间:2023-05-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氧化碳泄漏事故应急预案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快速、高效、有序地应对CO2泄漏事故,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1.2 编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编制。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工厂所发生CO2泄漏事故后的应急救援工作。1.4 工作原则按照“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统一指挥、分级响应、高效有序”的原则开展应急救援工作。1.5 风险评估可能发生泄漏事故,将导致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2 组织机构及职责3 预防和预警设备管理部门、 使用部门应加强CO2管道、压力容器及附件的安全检查,发现异常立即进行现场处置并及时上报。4 应急响

2、应程序4.1 接警和报警处置程序4.1.1现场操作人员在听到二氧化碳监测器报警,并发现有大量二氧化碳泄漏时,立即通知 班长;,.4.1.2 班长在组织疏散的同时,负责向车间领导和安全保卫科报告;4.1.3 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 应立即向科领导报告, 并通知应急人员集中现场准备应急。4.1.4 事故现场如果一时无法及时处置, 现场最高行政领导应立即通知进行应急疏散处置(启动预案) 。4.2 应急疏散处置程序与措施一旦发生大量二氧化碳泄漏,全体工作人员应立即按以下路径进行紧急疏散:4.2.1 处于浸渍装置、 进料段二层以上的所有人员, 以最快的速度 ()撤离至通风安全处;并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清点

3、人数。4.2.2 处于升华装置、 出料段二层及以下的所有人员,迅速从楼梯疏散通道撤离到车间外面的安全处;并由班长清点人数。4.2.3 在紧急疏散的同时还应采取以下紧急措施:a 浸渍装置操作人员应在按下浸渍器的泄漏处理按钮后,确认浸渍器泄漏程序启动,再迅速撤离;b 升华装置操作人员应快速停止进料,并从监控程序中关闭升华装置膨胀系统后,再迅速撤离。4.2.4 人员疏散后,班长应组织清点人员。 疏散到安全点的人员由浸渍装置操作人员负责清点,疏散车间外面的人员由班长负责清点,最后由班长联系汇总,检查落实是否在车间的人员均已出来,如果有人还在车间内,立即用电话联系或派人搜寻。4.3 应急措施处置程序与措

4、施人员疏散出来后,根据现场介质泄漏的实际情况,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条件,.下,尽可能采取以下应急措施。应急指挥由现场最高行政领导负责,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应急措施的技术支持。4.3.1 一旦发现有人被困立即组织实施救援,由班长和工程技术人员穿戴好防护装置,在安全许可条件下冷静地搜索被困人员。4.3.2 确认自动排风系统是否启动。否则,安排两人穿戴好防护装置后,进入车间,手动启动紧急排风系统,一人操作,一人监护;4.3.3 安排设备员、技术人员或其他熟悉设备的人员穿戴好防护装置进入勘察现场,查清泄漏源。确认泄漏源后,一人负责具体处理(如切断管道泄漏前端的手动截止阀门, 关闭泄漏源等),而另外一人负责

5、好处理人员的安全监护工作。4.3.4 发现泄漏量大或无法采取任何措施,勘察人员冷静、 迅速撤出,分析问题后提出应急处理方案进行应急处理。4.4 安全防护程序与措施4.4.1安全保卫科组织人员到达现场后应在二氧化碳泄漏现场周围做好警戒工作,看守事故现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4.4.2 打开所有的门窗, 使二氧化碳尽快散失。 如有可能尽快用风机实施吹散。4.5 安全救护程序与措施4.5.1 安全保卫科接到报警后, 应组织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救护,发现伤员及时进行抢救;4.5.2 对于重伤员除进行初步护理外,应立即送往医院抢救。5 后期处理,.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人员和工厂相关部门人员协助事发部门开展安抚、理赔、生产恢复等工作,尽快恢复生产。6 附录二氧化碳窒息救护作业指导理化性质:二氧化碳(CO2 ) 为无色、无臭的不可燃气体。压力加大后,水溶性增高。吸入人体达一定浓度时可发生严重缺氧窒息。中毒症状:吸入空气中CO2占 3%时,血压升高,脉搏增快,听力减退,对体力劳动耐受力降低;吸入空气中 CO2达 5%,呼吸中枢受刺激,轻微用力后感到头痛和呼吸困难;吸入空气中CO2占 7%10%时,数分钟即可使人意识丧失; 更高浓度时则可导致窒息死亡。重庆南川区南平机械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