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489523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256.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限空间作业制度 操作规程 应急救援(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1 总 则41.1 目的41.2 适用范围41.3 术语和定义41.3.1 有限空间定义及范围41.3.2 有限空间作业51.3.3 作业人员51.3.4 作业负责人51.3.5 安全监护人员52 职 责52.1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职责52.2 安全部职责62.3 发包单位职责62.4 作业人员职责72.5 作业负责人职责72.6 安全监护人员职责8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94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确认制度115 有限空间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136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16.1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216.2 安全隔绝216.3 清洗或置换216.4 通风226.5 监

2、测226.6 个体防护措施236.7 照明及用电安全236.8 监护246.9 其它安全要求247 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专项预案257.1 事故风险分析257.1.1 中毒事故原因分析、危害范围及后果267.1.2 缺氧窒息事故原因分析、危害范围及后果267.1.3 爆炸事故原因分析、危害范围及后果277.1.4物料坍塌事故原因分析、危害范围及后果277.1.5应急处置基本原则277.2 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287.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287.2.2应急救援指挥部287.2.3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和指挥部职责297.2.4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各成员职责297.2.5 各应急救援专业组的组成和分工

3、307.2.6 应急救援联络方式317.3 处置程序327.3.1 预警行动327.3.2 信息报告程序337.3.3 信息上报347.3.4 响应分级347.3.5 响应程序357.4 处置措施367.4.1初步分析367.4.2快速检测367.4.3强制通风377.4.4自身防护377.4.5应急照明377.4.6 脱离危险区域377.4.7 安全监护387.4.8 伤员急救387.5应急结束恢复现场397.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40冶金有限公司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制度汇编1 总 则1.1 目的为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职工的健康和安全,根据工贸企业有限空间

4、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化学品生产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等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以下制度。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冶金有限公司范围内的有限空间作业。1.3 术语和定义1.3.1 有限空间定义及范围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公司主要有限空间包括以下三类:(1)密闭设备:主要包括煤气柜、高炉、转炉、混铁炉、预热炉、电炉、精炼炉、加热炉、热风炉、铁水罐、钢水罐、中间罐、渣罐、锅炉、烟道、氧气和氮气贮罐、压力容器、管道、除尘器、布袋除尘箱体、破碎

5、机、磨机、一二次混合机、点火器、环冷风箱、冷矿筛等。 (2)地下有限空间:主要包括精炼炉地坑、铸造坑、泵坑、地下管道、暗沟、隧道、涵洞、地坑、旋流井、污水池(井)、化粪池、下水道等。 (3)地上有限空间:主要包括:料仓、料斗、矿槽;冶金煤气管道、污水池等。 1.3.2 有限空间作业进入或探入各单位的有限空间进行的作业。1.3.3 作业人员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1.3.4 作业负责人进行有限空间作业的车间负责人,包括外协队伍。1.3.5 安全监护人员及应急救援队伍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进行监护及事故救援的人员,应为有限空间所在车间人员或公司兼职应急救援队伍。2 职 责2.1 有限空间作业单位主要负

6、责人职责2.1.1 建立、健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作业者、监护者职责。2.1.2 组织制定专项作业方案、安全作业操作规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等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2.1.3督促对有限空间作业负责人员、作业者和监护者等开展安全教育培训。2.1.4保证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投入,提供符合要求的通风、检测、防护、照明等安全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2.1.5督促、检查本单位有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有限空间作业的各项安全要求。2.1.6提供应急救援保障,做好应急救援工作。2.1.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2 安全部职责2.2.1审批并保存公司管控

7、级别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或审查车间管控级别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的办理是否符合要求。2.2.2 到现场了解有限空间内外情况。2.2.3督促检查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2.3 发包单位职责2.3.1 委托承包单位进行有限空间作业时,应严格承包管理,规范承包单位作业行为,不得将工程发包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个人。2.3.2 有限空间作业发包时,应当与承包单位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中约定各自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存在多个承包单位时,应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统一协调、管理。2.3.3 督促承包单位严格遵守安全协议,遵守公司各项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2.4 作业人员

8、职责2.4.1负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入有限空间实施作业任务。作业前应了解作业具体的内容、地点、时间、要求,熟知作业中的危害因素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严格按照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的签署项目任务、地点、时间进行作业。2.4.2 确认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2.4.3 遵守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设施与个体防护用品。2.4.4 应与监护人员进行必要的、有效的安全、报警、撤离等双向信息交流;熟悉应急预案,掌握报警联络方式。2.4.5 服从作业监护人的指挥,如发现作业监护人员不履行职责时,应停止作业并撤出有限空间。2.4.6 在作业中如出现异常情况或感到不适或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向作

9、业监护人发出信号,迅速撤离现场。2.5 作业负责人职责2.5.1应了解整个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负全面责任。2.5.2 在有限空间作业环境、作业方案和防护设施及用品达到安全要求后,方可安排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2.5.3 及时掌握作业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条件变化,在有限空间及其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时,应停止作业。2.5.4 检查、确认应急准备情况,核实内外联络及呼叫方法。2.5.5 对未经允许试图进入或已经进入有限空间者进行劝阻或责令退出。2.6 安全监护及应急救援人员职责2.6.1 对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安全负有监督和保护的职责。应熟悉作业区域的环境和工艺情况,有判断和处理异

10、常情况的能力,并懂得相关急救知识。2.6.2 应接受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生产培训;了解可能面临的危害,对作业人员出现的异常行为能够及时警觉并做出判断。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系和交流,观察作业人员的状况。2.6.3 监护人在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作业前,负责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安全措施不落实或安全措施不完善时,立即停止作业。2.6.4 负责或委托其它人员(不得是作业人员)在作业前和作业中对有限空间气体采样分析。2.6.5 监护人应全过程掌握作业者作业期间情况,清点出入有限空间作业人员人数,保证在有限空间外持续监护,能够与作业者进行有效的操作作业、报警、撤离等信息沟通,严禁擅离岗位。当发现异常情况

11、时,应及时制止作业,并立即采取救护措施。2.6.6遇紧急情况及时向作业者发出撤离警告,必要时立即呼叫应急救援服务,并在有限空间外实施紧急救援工作;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进入。2.6.7作业监护人应随身携带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许可,并负责保管。2.6.8作业监护人员在作业期间,不得离开现场或做与监护无关的事。3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制度3.1为加强和规范有限空间作业安全培训教育工作,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增强防范伤亡事故的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3.2所有有限空间作业现场负责人、监护人员、作业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都应当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规程,具

12、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掌握有限空间操作的安全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3 未经培训合格的人员,不得从事有限空间作业。3.4凡新调入有限空间作业班组职工或离岗三个月以上返岗等人员都必须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培训,考核合格后才能参与有限空间作业。3.5有限空间培训内容包括:3.5.1有限空间存在的危险特性和安全作业的要求。3.5.2进入有限空间的程序。3.5.3检测仪器、个人防护用品等设备的正确使用。3.5.4事故应急救援措施与应急救援预案。3.5.5有限空间作业相关事故案例等。3.6 有限空间作业规范性文件:3.6.1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8958-2006。3.6.2 工作场

13、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3.6.3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664-2002。3.6.4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1992。3.6.5化学品生产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 3.6.6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3.6.7密闭空间作业职业危害防护规范。3.7 培训应有记录,培训结束后,应记载培训的教案、考勤、试卷、成绩、评估等相关材料定期归档保存。4 有限空间作业审批确认制度4.1 负责有限空间作业的相关部门应按制度办理有限空间安全作业票,未经审批,任何人不得独自进入有限空间

14、作业。4.2作业票所列项目应逐项填写,安全措施栏应填写具体的安全措施。4.2.1设施名称要填写详细,应写到具体设施、设备,任何人无权扩大或更改作业对象。4.2.2作业内容栏填写作业的具体内容,如对作业对象进行清理、检修、电焊、涂刷防腐涂料等作业种类,任何人无权更改作业内容。4.2.3作业人员栏准确填写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的人员姓名、人数,进出人员保持一致,必须本人签名。4.2.4 监护人员必须坚守作业现场,对作业前必须落实的安全措施进行检查,然后签字确认;作业中密切注意作业安全状况并与作业人员保持联络和沟通;作业后清点人员和器材,确认安全后方可离开;按事故应急救援,配备相应的救援器材,以备急用;进

15、行有限空间气体检测时必须详细的填写检测时间、检测地点、气体名称、检测结果,并对检测的气体的代表性和准确性负责,然后签字确认。4.2.5作业负责人应为现场作业负责人,对整个作业安全负直接领导责任,自始至终在现场直接指挥、参与作业。现场作业负责人应对安全措施给予确认,有权补充完善。4.2.6 作业前和作业中由监护人或有限空间所在车间委托其它人员对有限空间内的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等的浓度进行采样分析,监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有限空间作业,同时将监测结果记录在作业票相关栏中。4.3 作业负责人接到作业任务后,与作业单位负责人、责任工程师、专职安全员、技术员等共同对作业进行风险识别并制定安全措施,在制定安全措施栏填写有关内容(如果作业安全许可证中列出的综合安全措施不能满足时可增加补充措施)并确认后签字,同时,安排有关人员落实安全措施。4.4 在一般有限空间作业,由车间安全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