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489390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9.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数学教材教法考试试卷一 填空 1、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 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 基础性、普及型 和 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 ;不同的人从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3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 、 引导者与合作者 。4标准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括了解或认识 、理解 、掌握 、灵活运用 、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包括 经历或感受、体验或体会

2、、探索 。5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学习领域是数与代数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综合运用 。6标准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 知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活动水平的 过程性目标动词。7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 化、评价方法多样化 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 ,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 。8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 现实的、有意义的 、富有挑战 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9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

3、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10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目标是知识与技能 、数学思考 、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11“数与代数”的教学应遵循的原则是过程性 、探索性 、现实性 12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老师评价、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结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13确定中学数学教学目的的依据是 中学数学教育的性质,任务和培养目标 ,数学的特点和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14数学学习背景分析主要包括教材分析 ,学生需要分析 。学习任务分析,学生情况分析。15老师的教学基本功表

4、现在教学设计的技能,语言表达的技能,组织和调控课堂的技能,实践操作的技能。16新课程倡导的数学教学方法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17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中三维课程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8初中数学教学内容的六个核心概念是 、 、 、 、 、。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19中学数学教学常用方法 , , 。讲授法、探究式,合作学习20数学课程的内容具有 , 、 。现实性、挑战性和整体性21新课程教学内容的特点是综合化 ,过程化 ,现代化 。22以学论教主要是从 , , , , , 六个方面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情绪状态、注意状态、

5、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生成状态。23建构主义教学模式有 、 、 。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24探究学习要达到的三个基本目标, 。理智能力发展,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25“课题学习”是一种具有 、 、 和 的数学学习活动。实践性、探索性、综合性、开放性26创设教学情境的基本原则有, , , , 。现实性、趣味性、科学性、探究性和、发展性27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6、)、(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28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29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30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31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32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33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

7、要任务之一。34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35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36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认识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37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38“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运用)为主题。39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减)

8、,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40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41“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42新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43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44新课程的“三维”课程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5、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

9、(态度 )、(价值观 )和一般能力的发展。46、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47、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学习)的指标48、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49、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拟和(练习)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50、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51、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52、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10、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把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53、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 (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 基础之上。54、“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 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55、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56 、“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57、与大纲所

11、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58、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59、“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60、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的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二、选择1“统计与概率”的教学设计,一定要注重内容的时代性,所选()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学生有能力感受的现实,不能离学生太远。【C】A.方法

12、B.概念 C.素材 D.原理2在“统计与概率”教学设计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和年龄特征,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使活动能深深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实践活动的作用。【A】A.已有认知水平 B.热情 C. 兴趣 D. 干劲3设计统计与概率的实践活动时应该考虑学生的( ),注意活动的组织形式。【C】A.品质 B.意志 C.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 D.上进心4“实践与综合应用”的学习,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设计等学习活动,经历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探索问题、( )的过程。【A】A.解决问题 B.修改问题 C.研究对策 D.征求方案5.实践与综合应用作为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活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主要通过为学生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来实现。【B】A.多做题目 B.经历探索过程 C.科学研究 D.勤于训练1.“统计与概率”与人们的( )密切相关。【A B】 A.日常工作 B.社会生活 C.生活习惯 D.生活态度2.义务教育阶段应当使学生熟悉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从而使他们逐步形成( )。【B C D】 A.空间观念 B.形成统计观念C.尊重事实的态度 D.用数据说话的态度3常用的收集数据的方法包括( )等。【A B C】A.计数 B.测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