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31489308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历年试卷2注意:图片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大小卷面总分:30分答题时间:240分钟试卷题量:30题练习次数:2次 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1.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的标志是( )。 A.国家的出现 B.阶级的分化 C.学校的产生 D.文字的出现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人类社会进人奴隶社会后,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于是出现了阶级分化,上层阶级脱离物质生产而进行专门的教育,因此出现了教育从生产劳动中第一次分离。 2.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教师文化 B.学生文化 C.物质文化 D.制度文化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他

2、们的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是形成学校文化的最重要的因素。 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和特殊的环境,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商人,或者使之成为乞丐和盗贼。”这句话反映了( )的认识。 A.遗传决定论 B.环境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辐合论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的名言,他重视外部环境对个体的作用,是外铄论的典型代表,但他过分夸大了环境的作用,走向环境决定论的极端。 4.学校成员在教育、教学、科研、组织和生活的长期活动与发展演变中,共同创造的具有个性的精神和物质共同体称之为( )。 A.学校机构 B.学校体制 C.学校文化 D.学校制度 正确答案: C

3、 本题解析: 题干所述符合学校文化的含义。 5.对人身心发展起决定性影响的是( )。 A.遗传 B.社会生活条件 C.教育 D.社会活动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身心的发展;环境是个体身心的制约因素;社会活动能促进个体身心的发展;教育对个体身心的发展起决定影响。 6.为使教育学从哲学、伦理学中分化独立出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教育家是( )。 A.洛克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培根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赫尔巴赫第一次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独立教育学的标志是赫尔 巴赫普通教育学的出版。 7.揭示(

4、 )是教育学研究的任务。 A.教育问题 B.教育规律 C.教育价值 D.教育事实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所以教育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8.( )提出了 “美德是否可教”的问题,是对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科学研究而非经验观察。 A.夸美纽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jin 9.“教育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杠杆,今天的教育是明天的经济”反映了现代教育的( )特征。 A.公共性 B.未来性 C.生产性 D.科学性 正确答案: B 本题解析: 从题干可以判断出教育对未来经济的重要性。教育能否

5、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制约着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与走向。 10.“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教育原则的基础是儿童身心发展的( )规律。 A.分化与互补协调性 B.顺序与阶段性 C.个别差异性 D.不平衡性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分化教学广长善救失”是指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因势利导,将学生的缺点转化为优点,采取互补性的教学 原则。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是( )颁布的。 A.1989 年 B.1991 年 C.1993 年 D.1995 年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2.“其身正,

6、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是由( )提出的。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愈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论语 子路中,记载了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思想主张。 13.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是( )。 A.教育目的 B.行政管理 C.教学业务 D.后勤保障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工作,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14.衡量教育好坏的最高标准只能是看教育能否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服务,能否促进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这是( )。 A.神学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B.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C.教育无目的论的观点 D.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 正确答案: B

7、 本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 15.当代中国所提倡的教育导向思想是( )。 A.英才教育 B.应试教育 C.学分制 D.素质教育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当代中国的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6.为课程论建立起心理学基础的人是( )。 A.亚里士多德 B.凯洛夫 C.冯特 D.赫尔巴特 正确答案: D 本题解析: 赫尔巴特的贡献在于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上。 17.课程的具体结构是指( )。 A.课程计划 B.教学计划 C.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D.课程目的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课程是

8、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在我国,课程的具体表现形式为课程标准和教科书。 18.凯洛夫以传授系统书本知识为主要任务,将课划分为两大类别( )。 A.单一课和综合课 B.理科和文科 C.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 D.传统课和现代课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凯洛夫将教学过程划分为感知、理解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等,以此为基础,他将课划分为单一课和综合课两大类。 19.一个教师与大约25个学生一起围坐在一张桌子周围,并且说:如果我们表达自己的意愿并作自我介绍,那是令人高兴的,接踵而来的是一阵紧张的寂静,没人说话,为打破沉默,一学生羞怯举手发言,又是一阵令人不安的寂

9、静,又有一位学生举手。教师从没催促任何学生发言。这一情景发生在罗杰斯倡导的( )的课堂中。 A.范例教学法 B.讨论法 C.非指导教学法 D.发现法 正确答案: C 本题解析: 罗杰斯倡导“非指导性”模式,其较少有“直接性、命令性、指示性”等特征,带有较多的“不明示性、间接性、非命令性”等特征。 20.1942年,罗杰斯在他的著作( )中强调咨询过程应当重视当事人认识和改善自我的能力和责任,即“当事人中心”的观点。 A.咨询与心理治疗 B.变化世界中的咨询者 C.发展性咨询 D.学生指导技术 正确答案: A 本题解析: 1942年,罗杰斯在他的第一部心理学著作咨询与心理治疗中提出“当事人为中心”的疗法。 问答题 (共10题,共10分)21.课程 正确答案: 本题解析: 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课程有广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