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31489137 上传时间:2022-12-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2012级高中地理会考试题与解析、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凌晨1时30分 嫦娥三号”探测器携 玉兔号”月球车在四川西昌卫星中心发射,到月球进行科学探测。完成12题。1 .下图表示不同等级的天体系统,地球与月球组成的天体系统是ASB.C.D.2 .嫦娥三号”发射升空当日,以下昼夜长短状况描述正确的是A.郑州昼短夜长B.北京昼夜等长C.上海昼长夜短D.北极圈内为极昼【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以2013年12月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发射时事材料引

2、入,结合天体系统构成图,考查学 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图中地球与月球构成的地月系位于天体系统的最低一级,由图示信息即可判断为地月系;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行到接近冬至日的位置(同时从时间上也可以判断接近冬至日),由此确定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线附近,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 越长,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此时,北极圈上有昼夜之分,只有每年的冬至日这一天北极圈 上才出现极昼。【答案】1.A2.A读“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位置示意图”,完成34题。3 .地球运行到丙处时,对应的节气是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4 .地球在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上运动,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大约为A.

3、1月初B. 4月初C. 7月初D. 10月初【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要求学生结合图文进行分析判断,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图文信息的转换能力。题中给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位于二分二至日时位置示意图,由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首先判断出二至日的位置,例如,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的丙位置为冬至日,相反,位于 甲位置时为夏至日。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是个近似正圆的椭圆形轨道,在运动过程中其速度是变化的,一月初位于近日点附近速度最快,七月初位于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答案】3.D4.A小方生活在我国北方,日记中写到:自从前天下过一场雨以来,天气更加晴朗,太阳火辣辣的热。但

4、父亲还是顶着烈日开着收割机,在麦田里收获着一年的喜悦 ”。完成56题。5 .日记中描述的农事活动,发生的时间可能在A.早春B.仲夏C.深秋D.初冬6 .日记中所述天气现象的成因,最有可能是A.台风影响B.寒潮影响C.暖锋过境D.冷锋过境【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试试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常见天气系统天气特点的掌握情况。题中给出了天气系统过境时降雨,过境后,气温升高,天气转晴,由此判断为暖锋过境,结合实际生活,我国北方地区麦收时间在夏季,即可完成试题。【答案】5. B 6. C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

5、验。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运动。读下图完成78题。海绵7 .该实验模拟板块碰撞挤压板块水平张裂A.B.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的消亡边界C.D.8 .该模拟实验原理可以解释B.日本地震的发生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A.长江三角洲的形成 C.黄土高原的形成【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运用模拟实验进行试题设计,既考查了学生的实际观察能力,同时又检验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题中模拟实验的有关文字描述清晰的表达了板块运动的两种方式:相对运动和背离运 动;图示又为学生提供了直观的信息,板块的两种边界类型:生长边界和消亡边界;运用知 识

6、解答实际地貌的形成,长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日本位于板块的边界附近,板块边界类型是消亡边界, 东非大裂谷是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答案】7. B 8. D910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它要素的变化。读下图完成 题。9 .方框I、n、出对应内容的正确排序是土壤水增多A.10.隼一发而动全身A.整体性库区蒸发量增大B.”,体现了地理环境的B.区域性C.C.差异性蒸腾加强D.D.不稳定性理解地理环境的【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举例说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 整体性”。利用关系图表设计试题,突出地理学科特征,考查学生运用图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题中修建水库这一人类活动,使大气水、土壤水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植被;图中出是解 题的切入点,从图中信息判断出是蒸腾加强,进一步可确定I、 n的对应信息分别为土壤水增多和库区蒸发量增大;暴一发而动全身”,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答案】9. A 10. A11某教师利用细沙、书本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河流堆积地貌的实验,读下图完成 12题。11 .下述地貌与图中堆积体的外形特点最接近的是A.断层山B.火山C.山前洪(冲)积扇D.背斜形成的谷地12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 C.风力作用 D.岩浆活动【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

8、因素”C试题采用模拟实验进行设计, 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观察地理事物形成的能力,要求学生对实际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能够进行简单的判断。题中模拟的地貌实验旨在说明流水沉积地貌山前洪(冲)积扇的形成,堆积体和洪积扇两者形态特征相似; 题中断层山、火山的形成均属于内力作用,背斜形成的谷地是内外力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答案】11.C12.B下图为GPS接收机的显示信息,读图完成1315题。电 3I!星 M* A I I I t ? 2 J 金丁第L I I I I I I I I I I J I I I I I I I1 I PMS Jt LI n I 0-B II J.J LI岫仙 航盅ImJJi航灯 岛随

9、 Q.O 117mh 3rMM E 118*45* 54.6*13 . GPS数据查询界面显示的三维坐标是A.经度、纬度、高度B.经度、纬度、航程C.高度、航程、航向D.纬度、航向、航速14 .收星界面显示卫星信号最弱的卫星编号是A. 05B. 17C. 23D. 2615 .从数据查询界面判断,GPS持有者最有可能位于A.北极地区B.南极大陆C.青藏高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举例说明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作用的应用”。题中GPS妾收机的显示信息图为学生提供了详细的信息,试题依据图示信息设问, 考查学生对相关地理知识的掌握情况,并有效地检验了学生从图中提取

10、有效信息的能力。学生从GPS数据查询界面可以读出经度(118 45 54.6 )纬度(32。03, 23.2)、高度 (17m)三维坐标,判断该 GPS持有者最有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排除北极地区、南极大陆和青藏高原地区;从收星界面显示的信息读出卫星信号最弱的卫星编号。【答案】13.A14.D15.D下图分别为北京市同一大街晴天和雾霾天气下拍摄的照片。雾霾是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与雾气结合在一起,使大气能见度降低,空气质量恶化的天气现象。PM2.5 (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完成1617题。16 . PM2.5的主要来源是固

11、体垃圾汽车尾气空气中的灰尘燃煤产生的废气A.B. C.D.17 .下列可减少北京市 PM2.5的合理措施是A.城市垃圾外运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C.集中焚烧垃圾D.发展燃煤脱尘技术【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根据有关资料,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试题以北京市晴朗天气和雾霾天气条件下的同一地点的景观照片做对比,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M2.5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源, PM2.5是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 物,其主要来源是汽车尾气 、空气中的灰尘、燃煤产生的废气等;减少城市大气中PM2.5的合理措施是减少城市扬尘、烟尘、汽车尾气等,城市垃圾外运和

12、集中焚烧与PM2.5的形成并无直接关系;大力发展汽车工业,有可能使燃煤产生的废气以及汽车尾气增多。【答案】16.C17.D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 口为26 139万人比2000年增加11 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819题。B.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D.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B.生育观念改变D.人均耕地减少18 .所给材料反映了我国A.人口流动规模扩大C.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19 .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解析】本题对应课标中的

13、“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试题以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的相关数据做材料,考查学生运用资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题中数据显示我国流动人口数比上年增加11 700万人,且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说明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而且人口主要由中、西部地区流向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18.A19.C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完成2021题。20 .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A.钢铁B.汽车制造C.纺织D.机械21 .该核心产业进入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A.研究B.设计C.组装D.营销【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举例说明产业转移

14、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 的影响”。试题以“某产业链示意图”进行设问,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从示意图中可以读出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汽车制造,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汽车制造业进入我国时,最先转移到我国的生产环节是附加值比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而高附加值的设计、研究等环节仍然留在发达地区或发达国家。【答案】20.B21.C读 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规划示意图 ”,完成2223题。22 .图中最宜形成中心商务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23 .图中化工区应规划在A.甲B.乙C.丙D.丁【解析】本题组对应课标中的“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试题以“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规划示意图”进行设问,考查学生利用城市规划图, 分析城市功能区形成的过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图中乙地位于城市几何中心,交通通达度高、人流量大,易形成中心商务区;图中甲、 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化工区布局的是丙地,因该地位于城市远郊、河流下游,可避免化 工厂排放的废气和废水对城市大气和水源的污染。【答案】22.B23.C甘肃民勤地区现已成为我国沙尘暴四大沙源地之一。阅读图表完成2425题。年份石羊河年均径流量(108m3)流入民勤年均径流量(108m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