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486285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永生的眼睛教学说课稿【说教材】永生的眼睛这组课文以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展示着人们对生命的热爱。这篇课文讲述了一家三代人已经和准备为盲人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赞美了他们高尚的情操。题目“永生的眼睛”中,“眼睛”折射出的是人性的善良和美好,“永生”则弘扬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必将世代相传,永不泯灭。从更深的意义上理解,“永生的眼睛”体现的就是一种热爱生命的情怀。 说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小学语文新课标中说到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依此,

2、我把永生的眼睛这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2、认识本课的生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学习抓住人物的语言进行生动细致的描写,从而表现人物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说教学程序:下面我分三个板块来教学这篇课文。一、盲人的渴望永生的眼睛。一、活动体验,交流资料。1、请学生都蒙上眼睛,把课桌上的学习用品整理进书包。边做边想:假如你的眼睛失去了光明,会给你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学生体验,纷纷说。)2、结合“初显身手”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3、假如你是那些盲人,你最渴望

3、什么?引出课题永生的眼睛4、故事主要讲了哪些人?他们做了什么事?妈妈捐赠了眼睛角膜爸爸捐赠了眼睛角膜温迪也要捐赠了眼睛角膜二、父母的捐赠永生的眼睛。1、自由读文,弄清琳达的思想态度变化:2、交流:你读懂了琳达的心情吗?伤心、不满、不理解到支持。相机指导朗读这句话:“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去。”意图:新课标提倡学生的阅读要有个性化的体验,体验最有效的方式莫过于角色感受,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了人物内心的世界。3、直到琳达长大成家后,才慢慢明白了父亲那意味深长的话。这时出示父亲的两段话,让学生齐读。“一个人所能给j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4、。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4、抓住琳达的情感变化填空:从小时候,对爸爸要把妈妈的眼睛角膜捐出去非常伤心不满不理解;到长大后,为爸爸即将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感到自豪;到最后,当听到女儿温迪也希望死后捐赠自己的眼睛角膜时,琳达感到了无比的骄傲。三、温迪的心愿永生的眼睛。(1)同桌分角色对话(最后一段)。(2)讨论:“当然,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想想那些盲人是多么的痛苦!他们看不见五

5、颜六色的鲜花,看不见五彩缤纷的世界看不见一望无际的大海,看不见无边无际的天空,看不见周围的高楼大厦,看不见清香的早晨,多姿多彩的世界。, 看不见,也看不见(3)讨论:“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了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角膜!”琳达觉得父亲还留下了善良奉献一颗爱心,美好的品质此时再次朗读爸爸的那两段话,我想在孩子心中肯定树立起了乐于奉献的品质。意图:这三题的设计都是实实在在的语言和情感的训练,不知不觉中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有机的结合了起来。课的结束,老师动情地讲述琳达回忆录:“那天,我紧紧搂着温迪。没有想到,仅仅是两周之后,我再一次为器官捐献组织签署了同意书。我的可爱的女儿,才华横溢的小温迪,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了当我签字时,她的话儿仍萦绕在我耳际:“你想过什么也看不见会有多么痛苦吗!”失去温迪三周后,我收到奥列根勇敢者角膜中心的信。信上写道:“角膜移植非常成功。现在,两位昔日盲人已重见天日。他们成为你女儿一位极其热爱生命的女孩的活的纪念,并有幸分享她的美丽”我的金发的温迪手中的画笔仍旧不辍chu地挥动着,她的碧眼仍然闪烁着骄傲的光芒然后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理解,再来读课题。并给予简短的时间讨论:“我们身体所能给予他人的不仅仅是角膜,还可以是什么?”并呈现资料加以说明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人就是这样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