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31485085 上传时间:2023-07-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学期古诗阅读与理解课后提升训练班级:_ 姓名:_1. 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练习。长相思清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1_是这首词的词牌名,我还知道一些词牌名:_、_。2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那畔:_聒:_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随着大队人马向山海关进发,一路上跋山涉水,历尽辛苦。B.深夜众多的营帐里还亮着灯,出行在外的人们因思念家乡久久不能入睡。C.一阵风过后接着一阵雪,词人不能出门,实在是很无聊。D.这首词描绘了词人出行关外的艰辛和凄苦,抒发了词人浓郁的思乡之情。4结合诗句,展开想象

2、写几句话。夜深了,诗人站在营帐外,他在望向何处?心里又在想什么?_2. 课外阅读。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移舟:划动小船。泊:停船靠岸。烟渚(zh):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客:指作者自己。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野:原野。旷:空阔远大。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中哪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这种情感?_2下面是对第一句诗“移舟泊烟渚”在全诗中所起的作用的描述,其中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句诗中,“移舟”是划动小船的意思,“泊

3、”字点出题目中的“宿”字。所以这一句在全诗中起到点题的作用。B.“烟渚”二字写出了江边烟雾茫茫的环境,渲染了全诗的气氛。C.作者羁旅夜泊,体现出日暮无归的莫名惆怅,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好准备。3阅读全诗,再按要求作答。(1)写出诗中的对偶句:_,_。这两句诗属于_(静态动态)描写。(2)用自己的话说说上题所填的两句诗的意思。_4“月”是文人笔下常见的景物,曾勾起许多诗人、词人的创作情思。请你写出两句含有“月”的诗句。_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

4、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解释下面两个字在文中的意思。羞:_直:_2诗中有四个词语形象地写出了李白面对着一桌的山珍海味吃不下去,心绪茫然的情景,把它们找出来,写在下面。_3诗歌的最后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什么意思?它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怀?_4. 古诗阅读。山居秋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1诗中的王孙指的是_。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晚来秋”紧扣标题,点明时间。B.“春芳歇”指春色怡人,适于观赏。C.诗歌所绘景色如画,清新自然。D.诗歌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3翻译诗中画线

5、的句子。_4这首诗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5. 给图片配上一首合适的词,并完成练习。_(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是_(季节)。(2)这首词前三句写景,作者写景时十分注重色彩的描写,如鹭的颜色是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和_,给人秀丽、清新之感。(3)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_的生活情趣。6. 课内阅读。完成示儿文后习题。示儿_1补全古诗内容,诗中的“乃翁”指的是_。2示儿以其_来表现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3诗中,临终前,诗人的遗憾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恨是(用原句回答)_;诗人的遗愿是(用原句回答)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A.对儿子们深深的期望B.坚定的信

6、念和悲壮的心愿,以及深深的爱国、报国之情7. 阅读与理解。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清平乐:_ 相媚好:_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_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清平乐:“乐” 读l(_)清平乐村居中一个“卧”字使用最妙,它把小儿子的天真活泼、顽皮和盘托出。(_)5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的_,词中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流露出作者那_的内心世界。8. 课内阅读。稚子(宋)杨

7、万里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zhn).敲成玉謦(qn)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注释稚子:小孩子。钲:古代行军时用的打击乐器,形状像钟。1根据注释,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1)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_(2)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_2读了这首诗,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情景?_3“敲成玉謦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运用的修辞手法是()A.夸张B.比喻C.拟人9. 读诗句,完成练习。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暗究可哀。1由“万马”一词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2联系这首诗的写作背景,选一选。(1)“风雷”指的是(_)a.风雨雷电。b.一场巨大的变革。(2)“万马齐暗”实际上是

8、写(_)a.所有马都停止了嘶鸣。b.迫于压力,朝野一片沉寂,都不敢说话。3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再说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0. 品读古诗,体会意境。(1)长相思一词的后两句是_;大意是_;表达了作者_。(2)秋思一诗的前两句是_;大意是_;从中可知诗人是借_来抒发情感的。(3)泊船瓜洲一诗是宋代_的作品,诗中一个字不仅告诉我们春天来了,还让我们感受到了_。11. 按要求练习。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_,意恐迟迟归。_,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最后两句诗把阳光对小草的照耀比作_,表达了诗人对慈母的_之情。12. 已亥杂诗是组诗。将下面这首诗与本课中的进行对比

9、,分析其感情上的异同。已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这两首诗讲的都是关于( )的问题。A.朝廷B.人才C.天公2两首诗的不同之处在于课文中表达的是_的思想感情,本诗表达的是_的可贵精神。13. 快乐阅读。示儿(),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1将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是时期(填人名)的绝笔,诗中作者以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的无比渴望。3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九州。元:。无:。但:。乃:。4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_,_。”,诗人的遗愿是“_,_。”(用原句回答)5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_14.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1.把词句补充完整。2.这首词一共写了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作者重点写的是_,从“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重点。15.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这首诗的作者是(_),(_)朝诗人。2解释下列词语。河:_岳: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