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31482840 上传时间:2023-09-11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实验过关专题三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新人教版优秀名师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实验过关专题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新人教版2013化学复习知识点深度剖析 实验过关专题三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类 验证型实验大题过关 【典例解析】 1(2012年福州期末)下图所示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或除杂质)、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加热及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各装置可重复使用也可不用)。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1)若用A-C-D-B组合进行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分液漏斗中的试剂是盐酸,C中 试剂是水,其作用是 ;A中反应开始后,加热B之前的实验操作是 ,加热后B中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验证氯气不能使干燥的红布条褪色

2、,置红布条于B中,按A-C-B-D连接成实验装置体系。A锥形瓶中试剂选用高锰酸钾晶体,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是 ;C中试剂是 ,D的作用是 。 (3)为了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若锥形瓶中盛装足量的NaO粉末,分液漏斗中盛装浓22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产生的气体通过红热的铂粉,各仪器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连接顺序是(填字母) ;装置B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以是ADBD,也可以是ADBC。 【答案】(1)吸收氢气中的HCl (或除去HCl) 检验氢气纯度 (或验纯H) 2固体粉末由黑变红 (或固体变红) ? H+CuO Cu+HO 22 (2)浓盐酸 浓硫酸 吸收氯气以免污染环境

3、 (或除去氯气) )ADBD(D盛装碱石灰)或ADBC(C盛装氢氧化钠溶液) ; (3催化剂 4NH+5O4NO+6HO 322? 【高考真题解析】 1(2011重庆高考)不能鉴别AgNO、BaCl、KSO和Mg(NO)四种溶液(不考虑他们322332(间的相互反应)的试剂组是( ) A. 盐酸、硫酸 B. 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C. 氨水、硫酸 D. 氨水、氢氧化钠溶液 2(2010全国高考)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Li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 LiO22B(将SO通入溶液可生成沉淀 BaClBaSO223C(将CO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 22+D(将NH通入热的CuSO溶液中能使Cu还

4、原成Cu 34【过关测试】 1. 如图所示装置,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胶管的胶头,下列与实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 (A(CO(NaHCO溶液)无色喷泉 23B(NH(HO含酚酞)红色喷泉 32C(HS(CuSO溶液)黑色喷泉 24D(HCl(AgNO溶液)白色喷泉 32(2011年沈阳市教学质量检测)下列使用食醋的家庭小实验,不可能成功的是( ) (A(将食醋倒入有水垢的暖水瓶内,水垢会逐渐溶解而消失 B(将食醋滴到纯碱里,有气泡产生 C(将加碘盐加到混有食醋的米汤里,米汤显蓝色 (用食醋浸泡废干电池的锌片,锌片表面有气泡产生 D3.(2012年潍坊期末)下列实

5、验操作正确的是( 4(2012年福州期末)下列有关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浓硝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 B(少量的金属钠保存在水中 C(氢氧化钠溶液保存在带橡皮塞的玻璃试剂瓶中 D(少量液溴通常保存在棕色玻璃试剂瓶中,并在液溴上加少量水液封 5(已知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可产生氯气Ca(ClO),4HCl(浓)=CaCl,2Cl?,2HO。某2222同学试图测定氯气的体积并验证干燥纯净的氯气无漂白性,现有如下装置,请回答: (1)请用字母填写装置的连接顺序:a接( )、( )接( )、( )接( )、( )接( )、( )接( )。 (2)洗气瓶中所装液体是_。 (3)在制氯气前,必须

6、进行的一项操作步骤是 _。 (4)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量筒中未收集到液体,则失败的原因可能是 _。 第二类 定量型实验大题过关 【典例解析】 1(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无水亚硫酸钠试剂的纯度。实验步骤如下: ?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再加过量的BaCl溶液; 2?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加热干燥沉淀物; ?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重复?操作直到合格,最后得到 g固体。 ?b回答下面问题: (1)本实验中是否能用Ba(NO)代替BaCl,_,其理由是_。 322(2)步骤?中加盐酸使溶液呈

7、强酸性的目的是:_。 (3) 步骤?的“合格”标准是:_。 (4)实验测得样品中无水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_。(列出算式,不需化简) 【高考真题解析】 1.(2011重庆高考)固态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可与水发生复分解反应,甲组同学用题27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进行探究实验。 (1)仪器B的名称是_。 (2)试验中,?中的试纸变蓝,?中黑色粉末逐渐变为红色并有M生成,则?中的试剂为 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中的试剂为_。 (3)乙组同学进行同样实验,但装置连接顺序为?,此时?中现象为_,原因是_。 4)经上述反应,2.5g 化合物A理论上可得0.56L(标准状况)M;则A的

8、化学式为(_。 1.8,21.8价,则其原子的式量是;若该元素显+2价,则其原子的式量是;,12,240.05,30.05,3【过关测试】 1. (2012年福州期末)图中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该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亚硫酸钠和浓硫酸生成二氧化硫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浓氨水和烧碱制取氨气 2.(2012年山东莱芜期末)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 Fe(OH) ?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 ?向胶体中逐滴滴加过量 COHSO3224SO ?向溶液中通入过量 ?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COBa(NO)2232?向溶液中逐

9、滴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AlCl3A.? B.? C.? D.? (1)方案一中如果称量样品时,砝码底部有一处未被发现的残缺,那么测得的碳酸钙纯度会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方案二列出本实验中所用到的仪器名称(除铁架台、烧杯、铁架台附件外)_ _。 (3)方案三中的“冷却”应如何操作: _; 理由是_。 (4)方案四中计算碳酸钙纯度的公式为_;步骤?中要将沉淀进行洗涤,如果未经洗涤,则测定结果碳酸钙纯度将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综上所述,请从实验条件的难易、操作引起实验误差的大小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你认为四个方案中,最好的方案是_。其他方案的缺点

10、分别是: 方案四:沉淀的洗涤、干燥、称量操作过程复杂,容易造成较大误差。 方案_:_。 方案_:_。 碳酸钙分解的固体产物是氧化钙,因氧化钙会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故必须在干燥器中冷却; (2)碳酸钙样品与盐酸反应后,将不溶性的杂质过滤除去,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形成碳酸钙沉淀,如果未洗涤,干燥后,固体上残留氯化钠,则所得碳酸钙的纯度偏M高;计算公式为100%; M(3)从实验条件的难易和操作引起的实验误差大小综合判断,四个方案中最好的是方案二。方案一的缺点是气体的体积难以测量,另外气体的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方案三的缺点是加热所需的温度太高。 【答案】(1)偏低 (2)托盘天平、药匙

11、、滴定管夹、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玻璃棒 在干燥器中冷却 防止生成的氧化钙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反应,造成质量改变而产生(3)误差 M(4)100% 偏高 M(5)方案二 一 气体体积难以测量准确,气体体积受外界影响太大 三 实验温度高(1000 ?的高温),对实验条件要求较高 第三类 探究型实验大题过关 【典例解析】 1(2012年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SO能否与BaCl溶液反应生成22,72,BaSO沉淀。查阅资料得知常温下BaSO的K为5.4810,饱和亚硫酸c(SO)=6.31033SP38,1molL。 1(1) 将0.1 mol L的BaCl溶液滴入饱和亚硫

12、酸中,_ (填“能”或“不能”)生2成BaSO沉淀,原因是_ (请写出必要的推断过程)。 30(2) 浓硫酸的沸点为338?C,酒精灯火焰的温度为400500C,甲同学用装置I进行实验,发现BaCl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且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 2?写出加热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_,请用离子方程式表示生成该白色沉淀的可能原因_。 (3) 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装置不完善,设计了改进装置II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打开弹簧夹,通入N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2?滴加一定量浓硫酸,加热A,一段时间后C中未见沉淀生成。 操作?的目的是_,洗气瓶B中的试剂是_。 (4) 丙同学取乙实验后的C中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一种无色溶液,也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丙滴加的试剂可能是_。 A. NaOH 溶液 B. NaAl(OH)溶液 C. HO 溶液 D.酸性 KMnO 溶液 4224【高考真题解析】 1(2010上海高考)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A(NO通入FeSO溶液中 B(CO通入CaCl溶液中 2422C(NH通入AlCl溶液中 D(SO通入已酸化的Ba(NO)溶液中 332322(2010上海高考)右图是模拟氯碱工业生产中检查氯气是否泄漏的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烧瓶中立即出现白烟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