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31482098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荷花淀》优秀教学设计(两个课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荷花淀教学目标 1、了解孙犁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成就。2、学习通过人物对话、景物烘托、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和感情的写法。 3、了解白洋淀人民抗日斗争中的生活,学习他们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1、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战争是一个让人思考、让人感悟的名词,它演绎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见证了人性中的正义与邪恶。大诗人杜甫在兵车行中有一段送别亲人参军的场面描写“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战时的送别往往意味着生离死别,于是牵衣顿足,于是撕心裂肺,而在孙犁的

2、笔下,同样是战时的送别,却充满着温情,充满着诗情画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淀去感受不一样的战时生活。 二、作家作品: 孙犁(19131996),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县人,现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白洋淀、荷花淀、采蒲台、嘱咐,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等。 孙犁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诗体小说”。他和作家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与“山药蛋派”(赵树理风格)齐名。 三、整体感知 1、鉴赏小说要从小说三要素入手,小说的三要素是什么

3、?明确:情节、环境、人物。 2、小说的情节往往指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这篇小说是“诗体小说”,情节没有一波三折,也不跌宕起伏,只是比较集中的几个场景。请大家快速阅读,理清小说情节,体会“诗体小说”的特点,然后以标题形式概括小说主要情节。 ( 注意:隔行是小说分段的方法之一。) 明确: 第一部分:夫妻话别。(开端) 第二部分:探夫遇敌。(发展) 第三部分:助夫杀敌(高潮、结局、尾声) 3、 本文是以时间的推移为线索安排情节的,请从文章中划出时间线索。明确:月亮升起来很晚鸡叫的时候第二天过了两天快到晌午正午这一年秋季冬天 4、情节总是围绕人物展开,本文的主人公是谁?明确:以水生嫂为代

4、表的青年妇女,是一个群体形象。四、研读文本,分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1、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常采用的方法有哪些?明确:正面描写有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等的描写,侧面有对比衬托等手法。我们分析人物时可以从这些方面入手去揣摩人物心理,分析人物性格特点。尤其注意这些方面的细节描写。2、水生夫妻对话这部分生动传神塑造了水生嫂的形象,请同学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朗读时注意切合人物身份,读出情感)3、学生小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请运用联想和想象,结合上下文和语境,分析水生嫂的性格特点。)笑,“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站起来要去端饭,表现水生嫂对丈夫的忧虑和关切之情。表现了水生嫂的温柔,体贴 ,贤惠。

5、“她们几个呢?”水生答非所问,故意岔开话题,水生嫂觉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问,只得再次试探。 表现了她的机敏。“怎么了,你?”水生对妻子的问话用“还在区上”,虚晃一枪,又岔开了话题,无话找话。水生嫂察颜观色,感到今天事情有点蹊跷,只得逼问。 表现了她的体贴,机敏。 “你总是很积极的。”水生嫂此时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她爱丈夫,爱自己的家,更恨鬼子,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她为自己有这样一个丈夫而感到自豪,所以,对丈夫责怪中含有赞扬。 (学生再朗读,读出感情)表现她的深明大义。“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丈夫参军去打鬼子,她没有理由也不会阻拦,这是女人的基本思想。但她毕竟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自然会

6、联想起,丈夫一去,留下的生产和生活的担子该有多重啊! 表现她的深明大义和对丈夫的依恋。人物真实,情感真挚。“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鼻子酸,没有哭。经过水生的一番劝说,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确实是个好丈夫,他不仅为革命事事走在头里,而且能体谅家里的难处,所以,水生嫂摆正家庭和民族的关系,统一对丈夫和对祖国的爱,决心挑起生产和生活的重担,支持丈夫参军。 表现了水生嫂识大局、明大义的崇高品格和坚强内敛的性格。 “你有什么话,嘱咐嘱咐我吧。”水生嫂为了让丈夫放心,自觉承担任务。 “嗯。”水生鼓励妻子政治上、思想上、文化上进步,劝诫妻子不要当俘虏,要与敌人拼命。两个“嗯”字,表现了水生嫂既有中国妇女吃

7、大苦、耐大劳的传统美德,又有新一代劳动妇女勇敢战斗的精神。 4、小结水生嫂人物形象。表述方法:人物+性格特点+身份。请同学小结:水生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温柔体贴,贤惠机敏,深明大义,坚强勇敢,对丈夫忠贞依恋的农村劳动妇女。在她身上体现着浓浓的夫妻之情和朴素深沉的家国之爱。 五、练习通过语言分析人物性格特点。1、这是一段改写的水生夫妻对话,与原文比较,体会水生嫂性格有哪些异同。(很晚丈夫才回来)女人抬头瞪着他说:“死到哪里去了,这么晚才回来!没你的饭了。”说着,拍拍手站起来要往灶间走。 水生坐在台阶上说:“吃过饭了,你不要去拿。” 女人就又坐在席子上。她望着丈夫的脸,她看出他的脸有些红涨,说话也有

8、些气喘。她说:“有事快说。我知道,回来晚了一准没好事。” 水生咧嘴笑了,“你看你,尽瞎猜。”四下里看看又说“爹呢?” “你还有爹呀?早睡了。” “小华呢?” “你甭跟我打岔,到底有什么事?给我痛快点。”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停下了手里的活儿,怔了一下,站起来,并不看水生的脸。“不就是这么点事嘛,还又问爹问小华的,婆婆妈妈不直说。我给你弄点饭去。” 水生一把拉住她:“我吃过了。今天在县里开会,会上决定成立一个地区队。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的。” 女人的眼睛熠熠闪光:“这才是我的好丈夫,爹的好儿子。你要是不积极,爹和我都不依你。” 明确:共同点:都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不同

9、之处:改写后的女人泼辣直爽,原文中的女人温柔含蓄,如果说后者像火,那前者就像水,似水的水生嫂更符合水生水长的白洋淀女人柔中带钢的个性。 2、品读几个女人聚在水生家里商量探夫的对话描写,概括她们各自的性格特点。“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明明是想丈夫,又不好意思直说,于是找个借口,感情表达得委婉含蓄。(机敏多智) “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这位大嫂与前一个一样,不说自己想念丈夫,而是找借口,说有要紧的话,借口拙劣。(憨厚质朴) “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嫂的话提醒她们途中不安全,为下文伏笔,显示了她谨慎、稳重的性格,考虑问题比较周密。(稳重谨慎) “哪

10、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可见她探夫心切,不顾一切,有点冒冒失失。(快人快语) “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这位大嫂羞羞答答,“犹抱琵琶半遮面”,假话里寓有真情。(害羞忸怩) 小结:短短几段对话,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这就是荷花淀的女人,不管是憨厚质朴还是快人快语,她们都像水生嫂一样深明大义,有着浓浓的夫妻之情和深沉的家国之爱。 六、布置作业 1、写一段人物对话,表现人物性格。2、预习下一课时,朗读小说中环境描写的部分,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板书:水生嫂 识大体 明大义 家国之爱 温柔体贴勤劳 夫妻之情第二课时导入:这篇文章没有惊险的战斗故事,也没有缠

11、绵的爱情情节,甚至人物形象也是有代表性的群体形象。,却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艺术感染力呢?它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又是什么呢? 明确:给人们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那美丽坦荡的荷花淀,那里的荷花荷叶充满生机、充满活力,象征着人的美好追求、美好愿望。这是一副纯美的画面,荷花荷叶是画面的主体,人物只是融入画面并融入荷花荷叶的精魂,这正是荷花淀的真正艺术魅力所在,这也正是把生活高度艺术化、审美化的结晶。 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这人杰地灵的一方水土。一、分析鉴赏“充满诗情画意的环境描写” 小说的环境描写往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我们鉴赏小说的环境往往是分析环境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一般来说,小说的环境描写有交代背

12、景、渲染气氛、烘托形象、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揭示主题等作用。1、朗诵品读文章前三段,体会这部分环境描写营造了怎样的氛围?表现了白洋淀怎样的风土人情?它在文章中又起什么作用? 明确: 夜景美:月光映照,院子凉爽,芦苇洁白,荷花飘香。 生活美:勤劳的双手,熟练的技艺,富饶的出产。 情景相生 人情美:热爱劳动,热爱亲人。 特别是两个充满想象的贴切的比喻,把劳动的场面诗化了(“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景物牵动着情思天这么晚了,丈夫还没回家。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这段景物描写有如下作用: 第一,为人物提供背景,烘托人物形象。它渲染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气氛,水生嫂就在这样的背景

13、里生活、劳动,烘托了水生嫂勤劳纯朴,温顺善良。 第二,情景相生,展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一切景语皆情语”,作品中的景,都是人物眼中的景,也都充溢着人物心中的情。在水生嫂们的眼里,家乡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这样美好的家乡岂能容忍外国强盗来侵犯?水生嫂正出于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才激起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毅然送夫参军,毅然组织队伍,参加战斗。这种情景相生的境界,使得作品的意境更加广阔而深邃。 第三,为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描写,不仅为“话别”提供了时间、地点和和谐的氛围,而且也为下文荷花淀伏击战的环境作了铺垫。 2、第二部分第二层正午淀上风光的描写,分

14、析它的作用。 明确: 几个女人探望丈夫的归途上,有点失望,有点伤心,这种辽阔而静寂的环境烘托了这种情绪,但淀上万里无云的开阔、明朗的风光,使她们受到感染,增强排遣忧郁的力量,因此,不久又欢笑起来以景写人,情景相生。 3、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摇进荷花淀,又对淀上风光作了十分精彩的描写(第二部分第三层):描写日光下的水乡风光。第61段。分析它的作用。 作者运用巧妙的比喻,富有诗意地描写了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象“铜墙铁壁”,高高挺出的荷花箭象“监视白洋淀的哨兵”,这威武雄壮的景色,不仅突出了水乡游击战的特点,暗示这清香四溢的荷花淀里将发生一场激烈的伏击战,而且写出根据地人民同仇敌忾的心理和克敌致胜的信心

15、,洋溢着歌颂人民战争的思想感情。对照下文荷叶下认出她们丈夫的情景,更会惊叹小说构思的巧妙和布局的精当。 小结:概括起来说,荷花淀的景物是美丽的,水和天,荷和苇无一不美,明丽清纯,让人心醉。这么美的家园,谁人不爱!怎么肯让敌人蹂躏!这就找到了景和情的契合点。这么美丽的一方水土,当然会养育一方英雄儿女,他们美丽的身心不容玷污,他们平时有多少温情,战时就会有多少勇气,当豺狼闯进芦荡,女人也不再属于闺房,她们勇敢的拿起枪同男人一起保卫家乡。这是景和人的契合点。 二、分析鉴赏生动的细节描写 1、“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请理解“震动”和“吮”这两个词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水生嫂听到丈夫报名参军之后出现的一个细节描写。丈夫“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