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48141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厦门市海沧区七年级上期中考语文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 (2017九上哈尔滨期中) 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 偌大(nu) 聒噪(u) 秉烛夜谈(bn)B . 嗔怒(chn) 契友(q) 翘首远望(qio)C . 攫取(xi) 媲美(p) 悄然无声(qio)D . 忖度(chn) 年谊(y) 如坐针毡(zhn)2. (2分)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荣赝 游戈 沙砾 灸手可热B . 诘据 殒命 油渍 书声锒锒C . 藏匿 笨拙 奶酪 一张一弛D . 洗涤 邈视 闪烁 不屑一顾3. (2分) (2017九下枣

2、阳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充满功利色彩的教育,只能培养出只有小聪明而无大智慧。B .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愿景和愿望,需各国携手努力,相向而行。C . “感动中国”展示的是一个国家的精神脊梁,彰显的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意志。D . 云南旅游之所以经常出现“宰客”乱象的原因,是由于个别导游素质低下造成的。4. (2分)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隆中对节选自陈寿的三国志通俗演义,记叙了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塑造了诸葛亮身在茅庐、明察千里的智慧形象。B . 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创作的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智取生辰纲写

3、的是吴用设计在酒中下蒙汗药,杨志眼睁睁看着生辰纲被劫走的故事。C . 我的叔叔于勒选自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集羊脂球,小说围绕着于勒贫富的变化,刻画了菲利普夫妇的虚伪、自私、贪婪、冷酷。D . 故乡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分别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和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作者在故乡文末把希望比做路,坚信人们满怀希望奋斗,就会迎来新生活。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9分)5. (17分)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我说,你听她曾经可以做到连续数小时说个不停,且是站着说,微笑着说,声情并茂地说。她也会让身边的人开口说话,无论你多木讷、多胆怯,她都有办法让你开口。有人说她的提问方式是这个世界上最为温和的

4、一种。时间久了,即使是最不爱学习语文的学生也会被她的课迷住。有一个学生,恰好转到她的班。因刚到新地方,上课有点走神。她正在台上讲作文,说到细节描写的话题。她说:“譬如,那位新同学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大家一齐向那个新同学的头发看,新同学的脸微微发红,心立刻回到课堂上。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看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那个新同学先获得了发言的机会。她鼓励说:“我刚才说了你的头发,你现在可以说我的某个特征。看,你可以后发制人,主动权更大。”同学们又笑。气氛轻松活泼了,新同学也不怕了,她果断地说:“老师,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

5、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大声称赞:“好!”那位新同学渐渐发现,她们班有一个共同的喜好,就是特别喜欢语文学科,这与好的教学方式密切相关。那个当年的新同学就是我。后来,有幸和她一起共事,向她学习教书的艺术。有一年,学校考虑到她快退休了,没有给她排课,只让她负责年级学科的教研工作。她很生气。那次,是我第一次见她生气。她说:“不上课,有什么教可以研的?”学校只好继续让她授课。就这样,她一直工作在讲坛第一线。从教几十年,她没有缺过学生一节课,也从未对学生发过一次火。最后,她是从讲台上退休的。可是,现在她不会讲话了,经常一个人长时间静坐。别人问她话,她也不理。医生说她是脑梗,大脑80

6、%混沌。我不愿相信,一个擅长语言的人,并且是一个让语言散发魅力的人,会失去语言。也许,她是讲累了,一旦有机会休息,就想好好享受一下。等她休息好了,就好了。可我面对她,呼唤“老师”的时候,她坐在轮椅上,头微低,没有任何反应。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她家的茶几上有不少中学语文课本,是医嘱进行刺激治疗的道具。我打开一本书,轻轻对她说:“老师,以前,我听你讲了许多年。今天,我来说,你听。”她没有一点儿反应,保持原姿坐着,雕塑一样。“她的头发天生的黑,可以说黑得像缎子,也可以说顺滑得似瀑布。”“你的眉心有颗红痣,圆圆的,像一枚红豆镶在那儿,泛着柔润的红晕。”她的头微抬,面部表情有了些微的变化,似乎是尽了最大的

7、努力,她的嘴唇颤抖着,用微弱的声音说:“好!”(1) 围绕老师,文章前后谱写了两件事情。请简要概括并填写在横线上。_学校让她负责教研,她却坚持上课直到退休_(2) 阅读下面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探究括号中的问题。她若无其事地接着说:“你们大家看着我,能说说我的一些特点吗?不许恭维我啊。”大家听了都笑。(老师为什么是“若无其事”的?)我的眼泪喷涌而出。(“喷涌而出”体现了“我”怎样的情感?)(3) “好!”在文中出现了两次,从这两个“好!”上,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老师?试分别做简要概括。(4) 结合自身的经历,写出你感受最深的与老师在课堂上的一次交流。6. (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8、。他并没有听到这种喘息,他只是从梦里慢慢苏醒过来,觉得有条舌头在顺着他的一只手舐去。他静静地等着。狼牙轻轻地_在他手上了;扣紧了;狼正在尽最后一点力量咬进它等了很久的东西里面。可是这个人也等了很久,那只给咬破了的手也抓住了狼的牙床。于是,慢慢地,就在狼无力地挣扎着,他的手无力地_着的时候,他的另一只手已经慢慢_过来,一下把狼抓住。五分钟之后,这个人已经把全身的重量都压在狼的身上。他的手的力量虽然还不足以把狼掐死,可是他的脸已经_紧了狼的咽喉,嘴里已经满是狼毛。半小时后,这个人感到一小股暖和的液体慢慢流进他的喉咙。这东西并不好吃,就像硬灌到他胃里的铅液,而且是纯粹凭着意志给灌下去的。后来,这个人

9、翻了一个身,仰面睡着了。(1) 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动词,正确的一项是( )A . 咬 抓 伸 抵B . 扣 掐 摸 抵C . 抵 掐 伸 扣D . 咬 掐 摸 扣(2) 概括本段的主要内容。(3) 通过本文段的描写,你觉得“这个人”有哪些优秀品质?(4) 下面是小说开篇的一首小诗,读后谈谈你的理解。 这就是生命中唯一的财富 活过并经历痛苦 能做到这一点也就不错 即使输掉了最后的赌注7. (25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后面小题美丽的谎言我至今都记得我的第一位老师说的谎言。那年夏天,我被母亲领进了校园,迎候我的是一位五十多岁亲切和蔼的女教师。入学考试的内容是从1数到100。我站在校园大操场的阳光下

10、,面对着老师的笑容,脆生生地一口气从1数到了100。老师拍拍我的脑袋,伸手在她的花名册上画了个红五星。我非常仔细地留意着她的这一举动,在心里暗自猜测着那个红五星的含义。开学了,看着班里四十多个同我一般大的孩子,我固执地想找出与他们的不同来。我心里一直惦着花名册上的那个红五星,终于忍不住了,跑到老师那里问她,是不是我的入学考试第一名才得到了红五星,老师笑着点了点头,当我满怀着希望从校园跑开时,快乐一直在我心里升腾。我是得了第一名的,我一定还可以再得第一名。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直到很多年以后,当我们一群同学聚在一起谈起我们的第一位老师时,大家突然明白每一个人的入学花名册上都有一个红五星,而她几乎

11、对每一个班上的学生都说过:你很棒,你是第一名!我一直认为人与人之间,有一些用心说出的谎言是那么美好。这和真实意义上的欺骗绝不相同。因为前者是尊重,是关爱,是惦念,是为了让对方快乐。从我离家来美国,至今已快十年了。在这十年里,我跟母亲说过不少的谎话。刚到这座城市时,包围我的是陌生和孤独,连找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都不那么容易。在5个月的时间里,我换过5次住处。那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担负不起租房的费用,就轮流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家里,每天早出晚归躲避那些家人敏锐的眼睛。但每次都是我自己先受不了而被迫转移。拎着一个大箱子,这座城市的东西南北我都住过。每天夜晚最感到无助的时候,我都会想起遥远的家园和母亲

12、的殷殷笑容。但是在每一封给母亲的信里,我都说我住得很好,一切都顺利。并且,用那些写给母亲的文字鼓励自己。之所以这样,惟一的原因是怕母亲知道了担心。而母亲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一次,母亲在电话里说她一切都好,每天散散步看看电视,连心脏病也多日没犯了。刚放心地挂了电话,就接到朋友的信,说是遇见了我的母亲,她病了,一个人去医院打针。我愣了好久,觉得心里很慌,赶忙往家里拨电话,拨到一半,又停了下来,我质问母亲又有什么用呢。我原本真切地知道她为什么要说谎的!(1) 第三段中“这种信念一直鼓励着我。”中“信念”指的是什么?(2) 作者为什么认为有些谎言是美好的?(从谎言的作用上回答,应在理解的基础上提炼、概

13、括)(3) 老师说谎的目的是什么?(含标点15字以内)(4) 文中都有谁说了哪些美丽的谎言?(要全面考虑,不要遗漏)(5) 关于说谎这个问题,你赞同作者的观点吗?为什么?三、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8. (21分) 阅读下面一篇短文,完成问题。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日:“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詟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人作象虎 , 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代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椅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日:“是驳也,真虎且不能当,往且败!”弗听。驳雷响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注】詟(zh):害怕。象虎;虎的模型。掎(j):牵住,牵制,此处意为分面把守。驳(b):兽名,形状象马,能吃虎豹。呴(hu),义同“吼”,大声地叫。磔(zh):裂开。(1) 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咸豕而亡其神_ _豕暴于其田_豕逸于莽_被象虎以趋之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