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31481217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实证研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实证研究 10秋行政管理 闫 慧摘要:由于我国传统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得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还是呈逐步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会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因此,通过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研究,了解和掌握城乡差别的变化趋势和规律,找出影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主要因素并提出具体可行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消费差异 ,收入差距 一、概述 1、研究问题的提出 消费时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与投资和外需相比,消费需求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 。一国经济发展的快慢,在很大程度上取

2、决于消费需求的大小。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消费需求稳步持续增长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终动力 。2、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其中生产和消费时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体,对再生产过程有着决定性的意义。生产时消费的基础,对消费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消费反过来又会影响和制约生产的发展,是生产发展的动力。由生产和消费的这种辩证关系可以看出、城乡居民消费的差异变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因此,研究城乡居民的消费差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有关消费需求的基本理论介绍 消费需

3、求,是指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货币资金的支出所形成的对消费品的需求。从消费形式上看包括居民个人消费需求和社会公共消费需求俩部分。1、消费需求水平 消费需求水平又称消费需求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实际消费的消费资料、服务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表明消费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2、消费需求结构 消费需求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居民收入水平是影响消费需求结构的最基本因素。3、消费需求变动的一般趋势消费需求上升规律。即人们的消费需求会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交换范围的扩大和交换关系的加深而不断得到满足,并产生出新的更高层次的需求的客观性。4、消费在社会在生产中的作用消费时社会

4、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同生产、分配、交换构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在社会在生产中,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三、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异有逐渐扩大的趋势,认清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支出顺序和消费支出比例方面存在差异的现状,从现象中深入分析出本质,进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城乡消费支出的结构顺序存在明显差异。城镇居民基本上是吃穿住行的消费序列,农村居民则是吃住穿行的消费序列。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的趋势已得到遏制,目前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基本状态和关键时期,宏观经济正逐步走出衰退的阴影,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已初步显现

5、。这其中消费的作用不可低估,如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去年同期增长1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6%。增幅虽比去年有所回落,但在全球经济低迷、消费萎缩的大环境下,这个增速来之不易。上半年在GDP比去年同期增长7.1%中,消费的贡献达3.8个百分点,上半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3.4%,消费“马车”表现抢眼。上半年直接影响居民消费的城乡居民收入也保持了难得的增长态势(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分别增长11.2和8.1)。然而,目前消费市场的提振尚欠火候,表现为代表消费品市场的综合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今年以来环比增速持续降低,国内大部分城乡居

6、民仍不敢放心大胆和无后顾之忧地进行消费,意味着居民的消费欲望仍然没有得到有效激励,居民的消费潜力远未得到发挥,而这些才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所在;换言之,目前尽管经济出现回暖征兆,但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现状并不乐观,加上与此相关的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量民营企业经营困难、出口企业依然订单缺少等因素,现在就对经济形势表现乐观为时尚早,也就是说到了绝大多数居民肯花钱了,放心大胆的消费了,居民的消费结构和层次明显迈上了新的台阶后,才是我国经济真正的复苏。种种迹象表明,目前我国提振居民消费任重道远,扩大和刺激居民消费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今年下半年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应继续采取多种措施和多管齐下来推

7、动我国消费尤其是居民消费在经济回升和经济结构调整格局中的主导作用。而当前稳定、提高并改善我国居民消费预期迫在眉睫。居民消费增长作为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和经济与社会日益融入国际社会,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倾向以及消费行为也在发生着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并对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影响的今天,消费需求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已成为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倍加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当前特殊的国际经济背景下,扩大居民消费还有着特殊的意义,即人们期望居民消费在拉动经济

8、增长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这充分说明在当前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新时期,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扩大消费需求,不仅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内需驱动、消费支撑”发展模式的客观要求,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差距不断扩大(一)、城乡居民收入与消费支出的对比居民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最主要的因素。排除其他影响居民消费支出的因素,居民消费支出必然随着居民收入的变化而变化。近十年

9、来,我国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在逐年提高;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亦逐年得到增加。但由于主要受农村居民收入増长慢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影响,使得原有的城乡消费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越来越大。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的幅度明显高于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的增长。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786元,比1998年增长1.54倍,而同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140元,仅比1998年增长94.7%;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不同步,必然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增长的不同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855元,比1998年增长94

10、.1%,而同期农村居民消费支出3265元,仅比1998年增长88.7%。城乡居民消费支出不仅绝对额相差较大(2007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仅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的27.5%),而且从消费支出比例上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差距呈不断扩大态势。近十年农村居民消费支出的历年环比增长速度虽然大多数年份略高于同期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但均低于历年同期全体居民平均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逐年扩大,城乡消费水平对比项的比值虽起伏不大,但其消费的绝对值持续拉大。(二)、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对比居民消费需求作为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在既定时期内只取决于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倾向。

11、而且收入水平上升下降,只是构成了需求增加或减少的上限,其对需求总量的实际影响,则是由消费倾向决定的。因此,对消费需求宏观调控的着力点主要是消费倾向。所谓消费倾向,即居民收入用于消费支出的比例。西方经济学认为,居民的平均消费倾向,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一般而言,高收入者具有较高的平均消费倾向,低收入者平均消费倾向也较低,平均消费倾向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消费倾向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在不同条件下,各种因素所起作用大小差异极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的增长,会出现一个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前十余年间,我国商品供应短缺,居民也大多数处于低收入阶段,居民平均消费

12、倾向较高,若不适时地抑制消费,将会加剧商品供应短缺程度,而且也难以实现高积累率和高投资率,进而保持经济持续高速增长;但我国目前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形成,商品供应短缺时代已成为历史,国家实行的是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所以会逐渐出现居民平均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那么,我们实行消费战略转移的目的并不是提高居民消费倾向而是尽可能使居民消费倾向递减的趋势放缓。应该说目前通过采取一些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对比(1)、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整体差距我国目前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由于各自所处消费环境、收入水平、消费观念及消费偏好不同,因而在消费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农村居民目前偏

13、向于满足吃、住等基本生存条件的消费,而城镇居民则偏向于衣着、精神文化等高质量生活的消费。恩格尔系数指一定时期内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居民全部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具有判断居民消费水平、判断居民生活富裕或贫穷水平的功能。恩格尔系数的变化与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呈反比状态。我国目前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大大高于发达国家。 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充分说明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都有显著的提高。居民消费结构逐渐从以生存为主的温饱型转向小康型的消费模式。其中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98年的44.7%下降到2007年的36.3%,依照我国目前实际,已由小康型逐步过渡到

14、了富裕型。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一直高于城镇居民,2007年为43.1%,整体上虽达到小康标准,但其消费水平大体只是城镇居民十年前的水平。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加大了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民生活改善速度有所加快。 从有关数据可以看出,2004年以后,我国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的绝对差距正逐年缩小,2007年绝对差距为6.8个百分点,为历史最低水平。如果与发达国家比较,我国的居民消费结构中,吃、穿的比重相对较高,整体上具有显著的小康型消费结构特征。2007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6.3%,而美国为13.7%;英国和德国为12.2%;法国、日本、韩国为20%左右。同期我国城镇居民的衣着消费支出比重为10.4%,而主要发达国家在3.7%6.4%之间。我国农村居民的差距则更大。(2)、城乡居民消费质量差距对比为了进一步分析研究我国城乡居民在消费结构上的差距,我们选取了2007年城乡居民人均主要食品消费量的统计数据进行对比,从而从消费质量上比较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