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斯旺大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31480926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2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阿斯旺大坝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阿斯旺大坝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阿斯旺大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斯旺大坝(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阿斯旺大坝为埃及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三峡工程在建设中有针和生态效益奠定基础。对性地进行借鉴,并在建设实践中总结出自己的“蓄清排浑”的水库运用方式,将为三峡工程的巨大经济 事物的发展总是有利有弊。在取得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修建大坝引起的 生态环境弊端也日益彰显。1、尼罗河下游沿岸平原失去了定期泛滥带来的天然肥料,土地肥力下降; 两岸土壤因缺少河水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 抵消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的农田。2、三角洲因日入海水量减少,导致海水倒灌,盐渍化加重,海岸遭侵蚀后 退;另外因没有淤泥堆积,三角洲正以每年5毫米的速度下沉。如按此速 度下沉

2、,再过几十年,埃及将损失15%的耕地, 1000 万人口将不得不背井离乡。而三角洲地区是埃及人口 及多种产业的集中地(其他地区的自然条件没有此地优越)。3、纳赛尔库区的淤泥富含微生物,这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恶化,不仅河里的生物多样性减少, 同时也危害到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身体健康。针对以上的弊端,埃及政府积极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尽可能把大坝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到最低。目前埃及政府正在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一一“和平渠工程”和“新河谷工程”,摆脱传统意义上 的水利治理;兴建新的适合人类居住的田园,改变人口分布过于集中的现状,才能真正缓解大坝带来的生 态环境压力。我国建设中的三峡水利

3、枢纽工程位于西陵峡的三斗坪,距葛洲坝工程38 千米,完工后将是一座具有防洪、发电、航运、环保以及养殖、供水及巨大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无论从装机容量还是从多年平 均年发电量来看,在一定时期内,都将是世界上第一大水电站。 三峡工程建设前,就特别吸取阿斯旺大坝的前车之鉴,尽可能地减少工程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从下表看出。三峡工程阿斯旺工程坝址水文条件年径流量(亿m3)4510820平均含沙量(KG/m3)1.21.6年输沙量(亿T)5.31.34库区水量损失库面蒸发损失很小,出库时仍约为4510亿m3年蒸发损失约100亿m3,加之用 水量增加,出库年水量减为570 亿m3入海水量建成前近 10

4、000330建成后近1000060 18出库泥沙建库初10年,每年有1/3左右的泥沙下泄,以后 下泄泥沙逐年增加。90年后每年约90%的泥沙出库建库后进入三角洲的泥沙量仅 200500万吨,百年以内泥沙基 本淤积在库里对生物的影响每年10月份开始蓄水,使下泄流量比天然流量有 所减少,有可能干扰中华鲟在葛洲坝工程下游的栖 息和产卵活动。加强监测,大批量培养幼鲟并提高 其放入长江后的成活率;拟在长江口建立中华鲟幼 鲟自然保护区河口鱼场退化,著名的沙丁鱼捕 获量减少三峡工程的年径流量远高于阿斯旺工程的年径流量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的水系条件、流经的气候条件优越。 三峡工程在解决泥沙淤积方面采取了“蓄清排

5、浑”这种行之有效的多沙河流上的水库运用方式,这是我国 泥沙专家和工程人员从建设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即汛期排出“浑水”(实际上是排沙),汛后蓄满“清水”。 而阿斯旺大坝的泥沙都淤积在库内,使进入三角洲的泥沙、水量减少,导致三角洲地面下沉,海水又侵蚀 后退,带来生态环境问题。完工后的三峡工程会对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产生以下一些有利影响:减少洪涝灾害,改善生存环境;减 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节当地气候;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 害;有利于血吸虫病的防治。为了修建阿斯旺水电站,埃及政府不惜花费巨资迁建了著名的阿布辛波神庙,迁移了 9 万埃及农民和苏 丹努比亚牧民。一方面

6、,电站在蓄洪、灌溉、发电、航运和养殖等方面产生了较大的效益;另一方面,由于生态环境的变 化,特别是水量减少,水坝功能不断萎缩,带来了一系列难以应付的严重问题,甚至对埃及的工农业生产 和国民经济构成威胁。决策学家通常援引阿斯旺大坝作为复杂系统决策严重失误的实例。一项以兴利除弊 为目的的巨大工程,实际上利弊并存,甚至弊大于利。这是当时人们没有仔细权衡利弊的后果。埃及的历史其实就是引水灌溉、沙漠变绿洲的历史。到了当代,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尼罗河年年发洪水的 困扰,埃及政府在前苏联的帮助下,于1960年在距开罗以南600 英里处的阿斯旺兴建大坝,尼罗河被拦 腰截断。历经10 年,大坝最终建成。大坝立下汗

7、马功劳:阿斯旺大坝从远处望去,大坝气势磅礴,犹如一条巨虹横跨大河。坝堤足有40 层楼 高,全长 3830米,最宽处有980 米。阿斯旺大坝一改尼罗河泛滥性灌溉为可调节的人工灌溉,从此埃及 结束了依赖尼罗河自然泛滥进行耕种的历史,同时,水位落差产生的巨大电力也成为埃及迈向现代工业文 明的重要动力。阿斯旺大坝是埃及现代化的起点。30 多年来,它为埃及的工农业建设立下了汗马功劳,经 济效益极大:新增农田灌溉面积近200 万公顷;另有70 万公顷的单季作物土地变成了双季耕种农田,农 田复种指数增加。严重影响生态环境:但事物总是有利有弊。从建设之初至今,埃及国内对阿斯旺大坝的争论从没停止过, 最大的争论

8、点就是阿斯旺大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历史上,尼罗河水每年泛滥携带而下的泥沙无形中为沿岸土地提供了丰富的天然肥料,而阿斯旺大坝在拦 截河水的同时,也截住了河水携带而来的淤泥,下游的耕地失去了这些天然肥料而变得贫瘠,加之沿尼罗 河两岸的土壤因缺少河水的冲刷,盐碱化日益严重,可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因而抵销了因修建大坝而增加 的农田。与此同时,由于没有了淤泥的堆积,自大坝建成后,尼罗河三角洲正在以每年约5 毫米的速度下沉。专家 估计,如果以这个速度下沉,再过几十年,埃及将损失15的耕地,1000 万人口将不得不背井离乡。 此外,由于纳赛尔湖库区沉淀了大量富含微生物的淤泥,浮游生物大量繁殖,水库及水库下游的

9、尼罗河水 水质恶化,以河水为生活用水的居民的健康受到危害。修建阿斯旺大坝的初衷,是基于传统的防洪促农的 水利理念,这是农业社会的主流思想。但当初决策者们也许并没有想到大坝在带给埃及人民福祉的同时, 还存在令后人不得不正视的弊端。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来看,阿斯旺大坝的建立为埃及的经济发展奠定了 良好的基础。但随着时代的前进,在农业社会显得极为重要的灌溉工程,到了工业和服务业产值比重大大 增加的时代,它的负面作用也日益彰显。减轻大坝的压力:近年来,埃及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尽可能地把阿斯旺大坝的负面影响减小到最低。 为此,埃及专门设立了“阿斯旺大坝副作用研究所”。此外,埃及还成立了一个由水资源部、环

10、境事务部 以及内政部组成的部长委员会。委员会计划在今后5年内投入22亿美元,对尼罗河的水质监管系统进行 升级改造,保护尼罗河的主河道环境。同时,有关专家一致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的水利治理已不再适应埃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只有通过兴建新的 适合人类居住的田园、改变人口分布过于集中的现状,才能正缓解阿斯旺大坝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在水 资源的利用开发方面要放弃“固守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的旧思路,把目光投向尼罗河两边的东西地区, “向沙漠进军”。目前埃及政府已在着手修建两个大型引水和调水工程:“和平渠工程”和“新河谷工程”。和平渠工程已 于 1979 年动工,西起尼罗河三角洲的杜米亚特河,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将尼罗河水引到西奈半岛少有 人烟的沙漠地带,在那里开辟新的家园。“新河谷工程”也已动工。根据规划,政府将用20 年的时间, 开挖 850公里的水渠,将尼罗河水引入西南部沙漠腹地。埃及有位学者曾说过:“建造阿斯旺大坝的埃及总统纳赛尔是位伟人,但是拆除阿斯旺大坝的人,要比纳 赛尔更伟大。”在今天的埃及,我们可以这样说“因势利导阿斯旺大坝、修建更美好的家园的埃及 人民,与修建阿斯旺大坝的人一样伟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