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480212 上传时间:2023-07-2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问题的调查摘要: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民族教育的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标志, 没有民族教育的发展就不能说我国实现了教育公平。新中国成立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 实施了一系列倾斜政策, 采取了诸多重大措施, 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大大缩小了少数民族教育与其他地区教育发展的差距, 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少数民族教育发展模式,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由于历史、自然、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等原因, 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 当前还需要坚持政策。加大支持力度, 进一步加快少数民族教育发展。 关键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当

2、今少数民族的教育与共同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中国的问题,它关系到我国的现实利益及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的基础是有限的,教育日益发达完善的中国教育平台,面对多民族教育的尽快发展,没有了少数民族自身教育的发展,全国的教育发展和经济必将受到严重的影响。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多数地处偏僻,自然环境恶劣,经济相对滞后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教育上存在的问题仍然相当突出。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 不断发展少数民族教育事业, 提高人民素质, 使少数民族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才能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强国。一、提高民族地区教育之必要(一)中国的民族特点鲜明,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我国有12.4 亿多

3、人,其中55个民族共1亿多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1%,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无论是古代封建统治者的夷夏观,还是资产阶级的民族观和民族政策,都解决不了中国的民族问题,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中国的民族问题列入宪法,使民族问题得到了进一步的解决,其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发展民族教育,从民族自身强大、健壮起来,同其他民族站在同一起点,共同努力,共同发展。(二)民族地区,作为一个特殊的区域有自己的优势,但不足更是毋庸置疑,像甘南藏族自治州,大部分以藏族为主,这里的少数民族有游牧民、半农半牧,少部分人居住在城市接受着先进的教育,而大多数人以继承父辈们的工作为主,虽然国家的普九政策全面落实,但他们的思想还没有改观

4、,他们仍然想着读书只是为了多识几个字,而没有把受教育作为自己人身品格修养的依据,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为了未来的生活和希望而思索人生的学习者,这就促使我们必须通过教育,让教育来作为辅助,使他们为民族事业的发展而努力。(三)国家两免一补政策是近年来我国政策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就学实施的一项资助政策,国家在普九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地为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进行优待政策,这就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有了被人呵护的意识,大部分民族地区的学生比汉族学生更发奋努力,但也有一部分借着国家的光,不思进取。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从教育着手,从自身强大起来,从意识上坚强起来。与各民族的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东智才让

5、.浅议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01)二、民族发展存在着的差距(一)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了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这一发展过程很不平衡,地区之间,民族之间的发展差距依然明显,发展上存在着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还将长期存在。(二)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许多少数民族群众尚未摆脱贫困,从本世纪初以来的统计数据看,民族地区的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4到5个百分点。(三)民族地区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落后,教育获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投入依然不足,办学条件差,学生上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到2007年,全国未实现普九的县约有40个,基本上都在民族地

6、区,在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方面,民族地区也是发展滞后,各民族地区几乎没有知名大学生,民族语言文字出版物、广播电视节目也存在数量有限、质量不高、信息滞后等问题。教育和文化等公共服务方面的差距也呈扩大趋势。(四)随着经济的发展,民族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但相对于东部地区,增速偏慢,而财政支出不断加大,故地方财政自给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财力困难,难以支持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财政支持经济建设、调控经济运行的力度不足。三、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现状目前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现状为:(一)建立起了完整的民族教育体系,据统计,本世纪初民族自治地方建立了学校84000余所,其中全国共有独有设置的民族学院(

7、大学)13 所民族小学20000多所,民族职业中学100多所。(二)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少数民族专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各类民族高等学校具备了以本科为主,兼有干部培训、预科,招收留学生、研究生的多层次,多类型办学的能力。(三)民族语文教育和双语教学有了积极的进展。目前全国有13各省自治区的1万余所学校使用多种民族语言或双语授课,在校生达到600多万人,有10个省自治区建立了相应的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出版机构,每年编译出版中小学各科教材近3500种,总印数达1亿多册。 王嘉毅,祁进玉.教育公平与少数民族教育发展:实施倾斜政策,促进少数民族教育快速发展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

8、)(四)提倡少数民族妇女要接受良好的教育。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妇女得到更多的良好的教育是发展教育的关键性因素之一。使得妇女能够更好地扮演好母亲的角色,并乐意在孩子的健康和教育方面花费较多的力量;在男女平等也有很大帮助,对少数民族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进行根本上的清除。四、少数民族教育发展问题虽然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由于其先天不足和其他原因,发展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一)经济落后,少数民族地区对教育需求日益上涨的愿望难以实现经济的滞后与贫困,必然导致了教育的落后,教育的落后又必然制约经济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必然导致教育投资和人才出路的困境。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属“老、少、边

9、、穷”地区,由于历史原因和其它原因,仍处于工业化进程的初期,在现代化建设上还处在起步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和粗放式的“资源开发型”发展模式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日益上涨,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愈来愈深入人心,但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与内地和全国相比仍然偏低。不少农牧民的孩子因家庭无力支付书学费而辍学、失学,这必然对促进教育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改善民族地区的整体环境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刘艳,王德清.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的问题及对策思考以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为个案考察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01)(二)教育投入不

10、足,影响教育发展的需求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是困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最大难题。要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现状,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加大教育投入是最主要的途径。虽然“九五”期间针对民族地区行动计划的实施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经费投入总量有了较大幅度增加, 但因为教育经费历史欠账太多, 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太低, 且教育经费的增长主要用于教师工资和政策性补贴,而民族教育规模却十分巨大。民族地区属于贫困地区,生产力水平低,经济不发达,财政收入少,绝大部分县财政赤字,人口总体收入不高,许多地方还处于非常贫困的状态,这又制约着藏区对民族教育的投入。由于教育的投入不足,教育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11、。办学经费不足,配套资金欠缺,导致办学条件难以改善,校舍简陋,学校危房面积大,教师学生住宿条件差等基本问题、困难得不到较好的解决,这些都势必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教育工作者积极性的发挥。曹萍, 梁积江.试论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 民族教育研究, 2009,(04)(三)思想观念落后,不能适应体制转换的发展民族教育落后,除了经济困难等客观因素,还存在农牧民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对当前市场经济下体制转换的认识不够产生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目前,民族地区教育产业化尚不具备条件,教育经济效益差,社会效益也相对不高,加上当前大中专学校并轨招生,学生自费读书,毕业分配制度改革,

12、就业门路严重缺乏等现实问题,造成部分农牧民一时难以承受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教育面临急剧滑坡,中小学学生入学率,尤其是初中升高中入学率依然较低。一些地方出现了学生“不愿读书”,“无钱读书”,“读不完书”的情况。(四)教师队伍,量少、质差、结构不合理从数量上看,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总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综合素质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依然还远远不能适应民族教育发展的需要,尤其是民族地区“普九”的需要。从质量上看,问题更是非常之多。代课教师量大质低,并且教师学科不配套,素质教育得不到有效进行。代课教师大都未经过专业训练,自身学历不高,文化素质教低。数学、物理、化学、英语以及音、体、美、计算机老师等严重不足

13、,民族地区“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学。教师观念落后,知识结构陈旧。由于少数民族地区大都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教师知识面相对狭窄,尤其缺乏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大多数教师在知识的广度、深度上还仅限于自己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还是经验主义。(五)教育整体结构不合理,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族地区教育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凸现出来。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办学思想的影响, 民族地区的教育重点一直在基础教育上,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至今尚存在着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的单一结构,未能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格局;另外,长期以来,民族地区教育

14、只是照搬内地教育模式,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部分,忽视了民族教育的民族性,教学内容缺乏地方特色,导致教育结构、人才模式和质量与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需要不相适应。五、改善民族教育之对策(一)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各级政府领导要给予充分的思想重视,加快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教育问题,而且是重大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是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大事,各级政府要把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纳入社会整体发展的规划中,时刻不忘抓民族教育,同时还要认识到教育是一个周期性比较长的事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周期性更长,更要花大力气去发展,当地领导干部必

15、须改变原有的不利于教育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从长计议,把教育发展当作头等大事,更重要的是对当地民族群众做好宣传工作, 使他们认识到“科教”对“兴农”的重要性,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二)努力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班质发展教育最终要靠教师, 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振兴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关键。从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现状来看, 一是民办转公办的教师比例较大,且这部分教师年龄偏大, 提高自身素质的积极性相对减退。二是教师学历层次相对较低。三是教师使用现代教学媒体的能力还相对较弱, 教师教学的“ 土方法” 还普遍存在。因此, 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就必须着重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

16、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立教师定期学习制度和师德师风评价制度, 积极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等各方面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进行监督和评议活动, 坚持从严治校, 从严治师。二是全面推进教师资格制度。首先控制总量, 调整结构, 按照新的编制标准, 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 控制中小学教职工总量,规范学校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其次对现有教师资格进行重新认定, 实行教师资格准入制度, 严把入口关。三是深化以人事制度改革为主的中小学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重点推行“三制” 改革, 即全面推行教师全员聘用制;积极推行校长负责制;积极推行教师结构工资制,“强化职责, 以岗定薪, 按劳取酬”,真正体现能者多劳,优劳优酬。四是拓宽师资培养途径, 大力抓好教师队伍的培养。狠抓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 着力培养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水平不高和学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