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78236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吕梁市文水县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 (2016八下永德期中) 根据提示填空常言道“春雨贵如油”,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和草的两句诗是 天街小雨润如酥,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 , _。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表现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_ , _。朋友远行,你借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两句诗送别则略显伤感;不妨借用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 , _。来表达一种豪迈的情怀。赤壁中议论感慨,不以成败论英雄的政治见解和独到的史识的

2、句子是_ , _。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 (2017九上简阳月考) 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回答问题。成长的历程镌刻着太多的怀想,红了樱桃,绿了芭蕉。在月光似水的夜晚,我们静听心灵流淌的声音,回望花季q丽的岁月。在成长的旅途中,有刻骨铭心的故事,有感人肺腹的真情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1) 根椐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q_丽镌刻(2) 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 文中运用了_的修辞方法。 (4) 文中“成长如一串串跳动的音符,让生活如歌般委婉;成长如一张

3、张泛黄的照片,将生命的轨迹清晰定格。”形象的写出了成长的忧愁与快乐,请你仿写一句。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2分)3. (2分) (2018七下东台月考) 名著阅读,根据提示填空和选择正确答案。 (1) 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最尊敬下列哪一位先生?( ) A . 刘四爷B . 杨先生C . 夏先生D . 曹先生(2) 祥子最大的梦想是_。可是历经了三起三落,第一辆被_ 抢走,准备买第二辆车的钱被_抢走,第三辆因_而被卖掉。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4. (7分) (2018湖州模拟) 六月,毕业季。蔷薇花盛开,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一地的回忆。学校组织毕业演出,序曲部分,播放师生三

4、年来学习生活的视频,请你写一段解说词,作为画外音。(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手法,不少于100字) 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2分)5. (18分) 阅读倾斜65度的阳光一文完成后面小题。倾斜65度的阳光孙道荣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阴雨连续了十来天,天空终于放晴了,这多雨的城市啊!他急匆匆走到我身边,向我请假,回家去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左右,请上半个小时假,回家转转。我对他的家庭情况了解并不多,只知道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他是个孤儿,是奶奶一手将他带大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

5、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朗的日子?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从家里转下来,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骑着车,拐进一条小巷,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下。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他说:“我家就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上到二搂,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黯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林啊,你回来了?”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也顺路来看看您。”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然后,又回到房间,搀扶着一位老太

6、太,慢慢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笑。他把奶奶搀到阳台上,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奶奶身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说:“老天终于放晴了,今天的太阳真好啊!”他仔细地帮奶奶压好被子又附在奶奶耳边说:“奶奶,天气预报说,后面几天都是晴天呢。等会您自己回房间时,小心一点啊。”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2点半到3点半这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65度角。他说,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天

7、放晴,有太阳,他就会回家,帮奶奶在阳台上放好躺椅,铺好被子,然后把奶奶搀到阳台上,躺着晒晒太阳。原来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其实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老楼,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散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放晴,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那么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

8、奶奶刚退休,帮附近的人家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2点钟,让她回一趟家。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他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从他身上,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的霉旧灰暗气息。他说,奶奶把所有能照到他们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啊!他坚定地挥挥手说:“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套能经常晒到阳光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我相信他能做到。回头,前面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居民楼。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1)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2) 指出选文第段划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 选文段中我为

9、什么“重重的”拍拍他的肩膀?(4) 你怎样理解段划线句子的含义?6. (14分) (2017八下龙华月考)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我的梦想莫言最早发现我有一点文学才能的,是一个姓张的高个子老师。他教我们语文,是我们的班主任。他的脸上有很多粉刺,眼睛很大,脖子很长,很凶。他一瞪眼,我就想小便。有一次他在课堂上训我,我不知不觉中竟尿在教室里。他很生气,骂道:“你这熊孩子,怎么能随地小便呢?”我哭着说:“老师,我不是故意的”大约8岁的时候,我在村里小学读三年级,因为生活的自理能力很差,加之上学时年龄较小,母亲给我缝的还是开裆裤。为此,常遭到同学的嘲笑。张老师到我家去做家访,建议母亲给我缝上裤裆。我

10、母亲不太情愿地接受了他的建议。缝上裤裆后,因为经常把腰带结成死疙瘩,出了不少笑话。后来,大哥把一条牙环坏了的洋腰带送我,结果出丑更多。一是,六一儿童节在全校大会上背诵课文时掉了裤子,引得众人大哗;二是,我到办公室去给张老师送作业,那个与张老师坐对面的姓尚的女老师非要我跟她打乒乓球,一打,裤子就掉了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腰带和裤裆始终是个恼人的问题。大概是上四年级的时候,我写了一篇关于五一劳动节学校开运动会的作文,张老师大为赞赏。后来,我又写了许多作文,都被老师拿到课堂上念,有的还抄到学校的黑板报上,有一篇还被附近的中学拿去当作范文学习。有了这样的成绩,我的腰带和裤裆问题也就变成了一个可爱的问题

11、。后来我当了兵,提了干,探家时偶翻箱子,翻出了四年级时的作文簿,那上边有张老师用红笔写下的大段批语,很是感人。因为文革,我与张老师闹翻了脸。我被开除回家,碰到张老师就低头躲过,心里冷若冰霜。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那本作文簿被我的侄子擦了屁股,如果保留下来,没准还能被将来的什么馆收购了去呢。11岁时,我辍学当了放牛娃后,经常会忆起作文的辉煌。村里有一个被遣返回家劳改的“右派”,他是山东师范学院中文系的毕业生,当过中学语文教师。我们是一个生产队,经常在一起劳动。他给我灌输了许多关于作家和小说的知识。什么神童作家初中的作文就被选进了高中教材啦,什么作家下乡自带高级水啦,什么作家读高中时就攒了稿

12、费三万元啦,什么有一个大麻子作家坐在火车上见到他的情人在铁道边上行走,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结果把腿摔断了他帮我编织着作家梦。我问他:“叔,只要能写出一本书,是不是就不用放牛了?”他说:“岂止是不用放牛!”然后,他就给我讲了丁玲的“一本书主义”,讲了那些名作家一天三顿吃饺子的事。大概从那时起,我就梦想着当一个作家了。别的不说,那一天三顿吃饺子,实在是太诱人了。1973年, 18岁的我就跟着村里人去昌邑县挖胶莱河。冰天雪地,三个县的几十万民工集合在一起,人山人海,红旗猎猎,指挥部的高音喇叭一遍遍播放着湖南民歌浏阳河,那情那景真让我感到心潮澎湃。夜里,躺在地窖子里,就想写小说。挖完河回家,脸上脱去一

13、层皮,自觉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跟母亲要了五毛钱,去供销社买了一瓶墨水,一个笔记本,趴在炕上,就开始写。书名就叫胶莱河畔。第一行字是黑体,引用毛泽东的话: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第一章的回目也紧跟着有了:元宵节支部开大会,老地主阴谋断马腿。故事是这样的:元宵节那天早晨,民兵连长赵红卫吃了两个地瓜,喝了两碗红黏粥,匆匆忙忙去大队部开会,研究挖胶莱河的问题。老支书宣布开会,首先学毛主席语录,然后传达公社革委关于挖河的决定。那部小说写了不到一章就扔下了,原因早已记不清。如果说我的小说处女作,这篇应该是。1978年,我23岁,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光荣的战士。当了兵,吃饱了穿暖了,作家梦就愈做愈猖狂。我在黄县站岗时

14、,写了一篇妈妈的故事,写一个地主的女儿(妈妈)爱上了八路军的武工队长,离家出走,最后带着队伍杀回来,打死了自己当汉奸的爹,但文革中“妈妈”却因为家庭出身为地主,被斗而死。这篇小说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天天盼着稿费来了买手表时,稿子却被退了回来。后来又写了一个话剧离婚,写与“四人帮”斗争的事,又寄给解放军文艺。当我盼望着稿费来了买块手表时,稿子又被退了回来。但这次文艺社的编辑用钢笔给我写了退稿信,那潇洒的字体至今还在我的脑海里摇头摆尾。信的大意是:刊物版面有限,像这样的大型话剧,最好能寄给出版社或是剧院。信的落款处还盖上了一个鲜红的公章。我把这封信给教导员看了,他拍着我的肩膀说:“行啊,小伙子,折

15、腾得解放军文艺社都不敢发表了!”我至今也不知道他是讽刺我还是夸奖我。后来,我调到保定,为了解决提干问题,当了政治教员。因基础太差,只好天天死背教科书。文学的事就暂时放下了。一年后,把那几本教材背熟溜了,上课不用拿讲稿了,文学梦便死灰复燃。我写了许多,专找那些地区级的小刊物投寄。终于,1981年秋天,我的小说春夜雨霏霏在保定市的莲池发表了。(选自读者2011年第16期)(1) 作者为了实现自己的写作梦想坚持创作,从不懈怠。请你简要概括作者18岁、23岁时创作的经历。18岁时_。23岁时_。(2) 本文突出的写作特点是巧用年龄阶段组织材料。你觉得这种方法巧在哪里?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3) 结合文章第段中“重读那些批语,心中感慨很多”,说一说当时作者具体有哪些感慨?(4) 文章第段中“但这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