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47823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小学科学《火山》教学设计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火山教学设计一、课前准备:1、饮料瓶、透明胶布、气球、针,水、红墨水、水槽等每组一套。2、教师(学生)准备关于火山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二、教与学的目标:1、学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和评价,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流意见。2、能用简单器材做火山喷发模拟实验。3、了解火山喷发现象;认识火山形成的原因;认识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包括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和好处。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知道火山爆发吗?请说一说你知道的有关信息。播放火山爆发时的视频,认识火山喷发时的现象。提问:看了这些视频资料,你有什么问题?学生发言(从学生的讲述中选取“火山是怎么回

2、事?”、“它是怎么形成的?”、“火山对人类有什么危害?”等几个问题。(二)探究新知2、分析有关现象,做出假设。提问:从这些现象中你对地球内部有哪些认识?(地层的构造)学生讨论。(地球表层有一层层的岩石,内部温度非常高,呈熔岩状态,压力非常大等。)提问:你认为火山是怎样形成的?学生做出假设,并对别人的看法发表意见。老师按学生的假设整理出几条意见。(地球内部的熔岩温度非常高,压力非常大,从地表板块裂缝处或薄弱处喷发出来,就形成了火山。)3、设计实验。各小组自行讨论:怎样利用桌上的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呢?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设计实验并汇报。4、 学生按自己的设计方法实验,教师巡回指导。要求:认

3、真观察实验现象,并做好记录。5、汇报、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及得出的结论。(学生可能作出的实验:先用气球装上水,再用针扎上小孔后的喷水现象模拟火山喷发,在饮料瓶一侧扎上一个小孔,用透明胶布粘住,瓶内灌上水,加入红墨水染红,拧紧盖子,用力挤压瓶身,水将透明胶布冲开,形成“火山喷发”。)6、讨论:通过实验,现在你们认为火山到底是怎样形成的?7、出示地壳变动,火山发生的课件,总结火山的成因。(三)、科学与生活8、讨论:火山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播放视频(影片烈火熔城片断。)学生讲述搜集的有关火山带给人们的灾难的资料。问:火山带给人类哪些益处呢?学生讨论:(形成地热资源,形成矿产,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等)(四)拓展活动9、布置课后活动。收集有关资料,办一份火山风景区旅游手抄报。 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