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77370 上传时间:2022-10-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式识别的第二次作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次作业(用了matlab)名字: 学号: 班级:原图片1.膨胀A=imread( 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 % 把图片读入B=0 1 0;1 1 1;0 1 0; % 设立构造元素C=imdilate(A,B); % 进行膨胀imshow(C) % 看看膨胀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 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膨胀1.jpg) %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照:(1.jpg)2.腐蚀A=imread(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 %把图片读入B=0 1

2、 0;1 1 1;0 1 0; %设立构造元素C=imerode(A,B); %进行腐蚀imshow(C) %看看腐蚀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腐蚀1.jpg) %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3.开运算A=imread(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 %把图片读入B=strel(disk,2); %运用strel函数来设立构造元素C=imopen(A,B); %进行开运算imshow(C) %看看开运算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

3、2开运算1.jpg) %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照(1.jpg)4.闭运算A=imread(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 %把图片读入B=strel(disk,2); %运用strel函数来设立构造元素C= imclose(A,B); %进行开运算imshow(C) %看看开运算后的图片效果imwrite(C,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闭运算1.jpg) %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照(1.jpg)5.边沿提取A=imread(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pics1,jpg); %

4、把图片读入B=edge(A,canny,0.04 0.10,1.5); %进行边沿提取imwrite(B,F:大 3数字图像解决本课程的资料第一次上机作业资料-2边沿提取1.jpg) %把图片保存到指定的目录下面参照(1.jpg)指纹图片也可以解签上述的代码来进行变换。第一种图片(三张中)第一种图片(三张中)的膨胀第一种图片(三张中)的腐蚀第一种图片(三张中)的开运算第一种图片(三张中)的闭运算本人用了matlab里面的函数来做了这次实验,虽然代码看上去简朴,但这些是我的心血带来的成果,请教师耐心的,慢慢地读我的程序报告。本人通过阅读教材和参照书(指的是-MATLAB便用详解-及工程应用基本,

5、开发)学会了不少有关图像解决的专用函数以及其用法,进行膨胀和腐蚀的时候,本人采用了“+”型的3*3构造元素(矩阵),带来的效果也蛮好,背面进行开运算和闭运算的时候,本人采用strel函数,具体地说采用disk型 2 (具体参数)了。一开始背面的参数采用5试试看效果怎么样,发现具体图片里的信息都丢了,完全变成白色了,因此,我就改了2试试,还算可以,差别不是那么很大,但是保存的信息量比采用5的时候多某些。通过本次实验,本人体会到了怎么样可以把图像解决应用到实践当中去。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好处。通过这一段的学习本人对阅读参照书方面和实验能力方面有所提高,本人毕竟是留学生(来自朝鲜的),因此在语言方面(所指的是阅读教材方面)有所障碍,但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勤奋做到了,谢谢,教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感受到科学的力量,让我结识到了付出代价我也可以跟中国同窗同样同样做的好,谢谢,教师对教育的执着和热爱,谢谢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