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47467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诊医师负责制度培训试题科室 姓名 分数 一、判断题(4分*23 共92分)1、 全院各有关科室医务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能够尽快入院治疗。( )2、对符合本科室收治标准的患者,告知患者及家属初步的诊断,若患者及家属做出住院决定,所有本院医师均可填写住院病人入院卡。( )3、患者出院应由主治及以上医师在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情况、家庭支持能力等,按照本科的具体要求决定。在评估病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需要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 )4、病情不宜出院而患者或家属要求自动出院者,医师应加以劝阻,充分说明继续治疗的重要性及自动出院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劝阻无效,应报请主治医师及以上人员

2、批准,由患者或其委托代理人签署相关知情同意文书后办理出院手续,方可离院。( )5、病房护士认真检查和整理出院病人病历,注销各种卡片,做好患者出院后的终末消毒工作。( )6、普通会诊,应邀医师应为主治医师以上(含主治医师)人员,要在6小时内完成。如需专科会诊的轻病员,可到专科检查。( )7、院外会诊一般情况下由科主任同被邀专家联系,必要时亦可由医务部负责联系有关医院。( )8、本院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但仍可以提出院外会诊。( )9、具有中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相应诊疗经验的主治医师方可接受院外会诊邀请。( )10、执行医嘱时要进行“三查七对”:摆好药后

3、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对床号、姓名、和服用药的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11、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沙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漏体腔内。( )12、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两人工作时要“双查双签”,一人工作时不需要重做一次。( )13、进行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接手术患者时,应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所带的术前、术中用药以及病历与资料。根据要求认真填写临朐县人民医院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 ( )14、主

4、管医师应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概要的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和必要。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安心的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 )15、限于本院技术设备条件,不能满足患者诊治需求的,由科室内讨论或由科主任提出,不需经医务部报请分管院长批准,只需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即可转院。( )16、新入院病人、转科、手术后病人的医嘱应在病人到达病房后1小时内开出,急诊病人、危重病人一般要求在60分钟内开出。( )17、只有在抢救、手术等紧急情况下医师可以下达口头医嘱,护士在执行口头时要确定患者姓名、医嘱内容并复述医嘱内容,经开医嘱医师确认及双人核查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后记录执行时间

5、并签名。( )18、知情是指患方在医疗活动中获取、知悉有关患者病情、诊疗措施、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费用开支等有关的诊疗信息。( )19、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授权他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时,被授权人可以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代理人受权代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前,应当签订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但不须存入病历。( )20、医方对于患者的疾病、病情轻重、预后等有关患者罹患疾病病情的内容,不需全面详细地向患方告知。( )21、凡第一个接待病员的科室和医师称为首诊科室和首诊医师。执行岗位职责制度,严格履行工作职责,不脱岗、不串岗、不推诿病人。( )22、临床科室的整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三级负责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即主治医师应对住院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应对主治医师的诊疗工作负责。( )23、主任、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至少1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等有关人员参加。住院期间,对一般病情的新入院患者的首次查房应在其入院72小时内完成。对危重患者,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应及时查房记录。( )二、简答题(1*8分 共8分)请简述死亡病例讨论制度的主要内容。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