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474372 上传时间:2024-02-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篇(精选) 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1这几天训练的确辛苦,让人觉得“只过一日,如过三秋”。让我感到最累的内容是正步和齐步走的分解训练。正步分解训练需要进行单独踢腿训练,齐步分解训练需要额外地摆正手型,胳膊的位置。这两项训练耗费的时间都很长,我的手臂大腿经常酸痛,还会让我经常回忆起高中军训时正步分解训练坚持不住倒地的“黑历史”。但同时,军训的苦和累也带给我新的成长。在军训中的苦与累比不上革命先辈与真正的军人受到的苦与累的百分之一。这让我更加敬畏革命先辈,更让我尊重真正的军人。另外,军训的苦与累让我更加乐观地面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困难,努力做到“世人笑我我自强,不负年少”。在这

2、次军训中,我也有一些特别的经历那就是,我“糊里糊涂”地被选进了精英连,然后接受了更高强度的训练。在精英连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训练项目是十分钟的军姿训练。教官要求脚跟向上,双腿并拢,臀部夹紧,收腹挺胸,脖子向后贴,下巴微抬,目光向上,肩膀自然下沉,五指并拢紧贴裤子。这十分钟里,我几乎每一刻都在脑子里捋这些要求,同时调动身体各种器官,努力达到要求。十分钟就像一个世纪一样长,当教官说“停”的时候,我整个身体都僵在那里了,但心里非常激动。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2曾几何时,从电视中看到检阅兵队时,军人们个个都雄纠纠,气昂昂,动作相当干脆、利落、漂亮,部队整齐得令人叹为观止。当时头脑中就想:怎么训练得这么优

3、秀?怎么做到步伐、手势一致,连口号都叫得雄浑有力呢?现在我们要为期十五天军训去体验军人生活,而对与我们学子来说属于一种新的生活。我们来到学校开始军训,让我们我们基本上适应了军营的紧张环境,生活状况,讲究规范的生活习惯,严明的纪律。刚开始,教官就教我们怎样军训是辛苦的,是能够锻炼毅力的他告诉我们要仔细作好每件事情不能马虎,部队里最重要地是服从,不能由自己的性格做,一切必须听从教官、领导的指令。刻苦认真,实事求是的锻炼。太阳炙热地烧烤着大地,大地像甲壳一样开裂,烤得人们像土地一样干瘪。人们吸着闷热的空气,吐出更炙热的浑浊气体。虽然环境如此,我们还是一丝不苟地站着军姿,练着跑步,一遍又一遍,幸运的是

4、我们中间还可以休息一会。军训只是逝去了我青春年华的一点点,但逐渐长达成熟的我更加渴望保有持久身的军训体验。军训磨练了我的意志,把我们的部分生活推到了极限,是我的精神随之焕然一新。它将会延伸到我人生的每个春夏与秋冬。军装最美丽,军歌最嘹亮,做军人最自豪,而军训的日子就像风雨过后的泥土,先辈洗刷,然后拙见沉淀直至溶入我生命的最底层。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3有位哲人说过:“无法回味的感觉才是最美妙的感觉。”对于军训,有些感觉真的不能言传,只能在淙淙的意会中回味。那味道,就如品一味很浓郁的茶,只有尝过的人才知晓其中的韵味。然后才能和有同样经历的人相视一笑,让美妙的感觉在彼此之间传递,就如同多少个读者就

5、有多少个哈姆雷特一样。军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越了其本身单纯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一种难能可贵的经历,写进我的记忆里,而成为不可磨灭的一部分,它已经化为了一种力量,成为了一种在困难时给我的动力,一种生命的支持力,支持着我走过人生旅途中的各种风雨,安抚着我敏感脆弱的内心。在此之中,军训留给我的回忆是同学们和学长学姐之间那浓浓的人情味。无论是炎炎天光下的一份清凉,又或是不识方位时的指点迷航。细小而见微,感念而识真情。在莞工,我看到了蓬勃的青春;看见了坚持的力量;看见了更好的自己。当风翩起安详的绿叶,当燕唤起惺忪的天空,训练场上回荡着的,是我们嘹亮的口号!这,就是我们的军训。这其中有苦也有甜,也有人说它

6、就是个炼钢炉,练出来的都是铁骨铮铮的男子汉,是不让须眉的巾帼英雄。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4弹指一挥间,动人心弦的军训第二日已经过去了一半,带去的是那飒爽的英姿、朗朗的笑声,留下的却是永远的怀念、心与心通融的温存和永不褪色的友谊。军训是很苦很累的,却又是很充实的。自踏入训练场的第一天,我就被教官铁的纪律和雷厉风行的作风所深深震撼。军训不但培养人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能磨练人的意志。苏轼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我们也当如此。想象中的军训充满教官的训斥;心目中的军训是紧张与艰苦的合奏;想象中的军训更是无常地响起那集合手哨音,还有那瓢泼大雨下的大集合、严格的训练;想象

7、中的军训生活成百上千次地浮此刻我的脑海,闪此刻我的眼前。但我还是满怀欣喜与信心地去拥抱我向往已久的军训。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这是一次人生体验,是一次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良机。一遍又一遍的动作,一句又一句不得违抗的命令,一套又一套令人生畏的纪律一天的军训最终把同学们原本种种完美的设想一一击碎,取而代之的是酸痛的四肢,这就是军训对我们身体素质、意志信念、组织纪律的考验。“不经一番烈日烤,哪得钢铁意志成”。其实在自我的人生路上,也应当印满一条自我脚步的路,即使那路到处布满了荆棘,即使那路每一步都是那样的泥泞、那样的坎坷,也得让自我去踩、去踏、去摸索、去行进!我想那样的路才是真实的自我写照,决无半点

8、虚假伪装之意。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5“十一连的都有,听口令,向右看齐!军姿拔起来,要有一种天下第一我最牛的自信和挺拔的气质!”熟悉的指令声在耳边响起,走齐站好,这是我们与教官之间最基本的默契。十一连,这个温暖的集体,就是我所在的连队。我们有一位可爱的教官,笑起来有种治愈人心的温暖力量,有一位认真的教官,她依靠含片润嗓,用尽管早已嘶哑的喉咙,发出一声声干脆响亮的号令,我们还有一位“爱变脸”的教官,休息时他总是幽默风趣,逗得我们捧腹大笑,但在训练时又一丝不苟,纠正每个人的动作细节。在短短几天我们和连队中的一百多个人已经产生一种凝聚力,我们都为了同一个目标竭尽全力。我们的动力就是集体荣誉感,这是我

9、们的信条,也是我们心照不宣的默契。我记得教官今天对我们说过的一句话,军训是培养和提升自己的气质和精神,不是为了谁。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也让我坚定意志,要认真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期待更好的自己,向光而生。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6大学军训就这样结束了,我的心中有许多感言!一、向往似乎是坐着七彩祥云而来,越来越接近心中的那片圣地,自己的梦想也即将实现,心中在呐喊:“我来了,军营!”和我向往的环境差不多。高山是屏障,军营前的山巍峨挺拔,似乎是为了保护,又或是为了见证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所创造的奇迹。绿树环合,清新而充满神秘。绿草根根挺拔,像是哨兵在坚守。这就是我向往的军营,七月的军营,处处洋溢着生机

10、,充满着惊喜。当梦想实现时,尤如是在品尝苦瓜的苦涩后,继而是在舌尖上那舞动的醇香。二、欣喜真正穿上迷彩服后,才觉得自己在军营生活是真的,虽然衣服不合体,但我心里美滋滋的,那绿、灰、青组成的衣服,是让我渴求已久的梦。见到教官们精神抖擞、文武双全,心里窃喜,是啊!我的梦想不是不切实际的,教官们的训练会让我初步体验军营生活的魅力!同时也结识了一帮好朋友,她们性格迥异,但就是这样才让人欣喜,集体生活是初次尝试,团结互助,不搞个人主义这些都是挑战,也是机遇和价值。三、充实每天被安排得井井有条,这里的生活严格而正规。烈日下的我们在享受着这漫妙的时刻。各种单兵演练的操作虽然开始难以适应,但来之前已经对自己发

11、出了警告:“不放弃,不掉队!”在燥热的九月,在最让我迷惘的九月,现在有了目标,生活得充实。这几天明白了生活充实实是种幸福。军训结束的心得体会大全7军训,在还没开始之前,恐怕对我来说就只有晒黑和辛苦这两个概念。而伴随着军训日子一天天过去的经历中,我似乎又收获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这个秋天的太阳比哪一年都热烈,即便校园内绿树成荫,却总也挡不住烈阳的照射。阳光不偏不倚地透过树叶洒在我们的脸庞,稚嫩的我们身着蓝色迷彩服,头戴蓝色帽子,整装待发,走着整齐的步伐,准备开始新的一天训练。操场上是整齐一致的步伐,阵阵秋风拂过发梢,汗水顺着脸颊滴落,炽热的阳光烘烤着我们。在教官一遍又一遍的悉心教导下,我们从最开

12、始站军姿摇摇晃晃到昂首挺胸,从蹲姿歪歪扭扭到坚直挺拔,从互不相识到团结一心。在这一训练过程中,我们被罚过,奖励过,痛苦过,也开心过,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酸甜苦辣,有着道不尽的无可奈何,但却慢慢懂得了这就是人生最难得的体验。这一次军训,让我懂得了何为“无规矩不成方圆”。教官教我们文明用语,礼仪礼貌,教我们整理内务,也许这对于他们而言并不难,但对于我们却不易。于我而言,在这场军训中,艰苦难熬。许多连都在练踢正步,走齐步以及踏步,整齐划一,每个连的口号声一声比一声大。反观我们连,歪歪扭扭的齐步,劈里啪啦的正步,似乎我们连永远都走不齐。但是二营三连的同学们丝毫不松懈,不放弃,调整好队伍又重新训练起来。即使练到腿脚酸痛,喉咙喊破,我们连也从来不会低头,而是一直勇往直前。在周五的会操表演上,我们一定能以最严肃,最认真的态度完成此次分列式的表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