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471418 上传时间:2022-08-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基础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读儿歌,圈一圈。彩虹雨过天晴白云飘,蓝天架起彩虹桥。赤橙黄绿青蓝紫,数数颜色有七道。把儿歌中是后鼻韵母的字用“_”圈出来。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端 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答:_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答:_3. 读一读,回答问题。树真好树真好,树真好。挡住大风,不让沙跑;留下雨水,留住肥料;留下香花,留下绿草。树真好,树真好。春来花满树,夏来绿荫罩,

2、秋来一树红,冬来穿白袍。树真好,树真好,有树的山河最美妙!(1)大树有哪些作用?用波浪线画出来。(2)树在四季中有哪些美景?用“_”画出来。(3)树还有哪些好?请你也来说一说。_4. 填一填,做一做。江南江(jin)南(nn)可(k)采(ci)莲(lin),莲(lin)叶(y)何(h)田(tin)田(tin)鱼(y)戏(x)莲(lin)叶(y)间(jin):鱼(y)戏(x)莲(lin)叶(y)( ),鱼(y)戏(x)莲(lin)叶(y)( ),鱼(y)戏(x)莲(lin)叶(y)( ),鱼(y)戏(x)莲(lin)叶(y)( )。1将古诗补充完整。2鱼儿在哪里嬉戏?用“_”画出来。3诗中描写的

3、是( )季江南的景色。A春B夏C秋D冬5. 读儿歌,完成练习。动物尾巴佚名鱼儿的尾巴像船舵,掌握方向好游泳。燕子的尾巴像剪刀,飞行方向把握好。猴子的尾巴像钩子,钩在树上打秋千。啄木鸟的尾巴像铆钉,铆在树上好啄虫。1数一数,儿歌中有(_)个逗号,(_)个句号,介绍了(_)种小动物的尾巴。2读一读,连一连。3用“_”画出啄木鸟尾巴的用处。4你还知道其他动物尾巴的用处吗?试着写两个。_6. 读一读,填一填。四季花春天to _花开满园。夏天h_花池中连。秋天j_花齐争艳。冬天mi _花傲严寒。(1)一年四季分别是、。(2)根据拼音,写出这四种花,分别是花、花、花、花。7. 重点段落品析。明月,疑是霜,

4、举头望,低头。(1)把诗句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8. 把古诗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春晓唐孟浩然春眠_觉晓,处处闻啼_。夜来_声,花落知_。1把古诗补充完整。2从“春晓”这个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描写的是_(季节)的情景。9.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两首诗中的“客”和“君”各指的是谁?_(2)两首诗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有何异同?_(3)“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描绘了一幅什么画面?_(4)“何当共剪西窗烛

5、,却话巴山夜雨时”描绘了怎样的情景?_(5)你最喜欢两首诗中的哪一句?说明理由。_10. 填一填,答一答。画1把古诗补充完整。2“画”字的笔顺是_。3画这首诗中,表示“人走近了,小鸟也不惊慌,不会飞走”的诗句是( )。A春去花还在B人来鸟不惊11. 按课文花朵填空。星星,是夜空的花朵。焰火,是节日的花朵。我们,是祖国的花朵。(1)课文一共有句话。(2)连一连。焰火 A.祖国的花朵星星 B.节日的花朵我们 C.夜空的花朵12. 读一读,完成练习。小玉粗心又大意。画只猫咪长猪蹄,画只青蛙长胡须。最后做道算术题,五加一来等于七。你说可气不可气?(1)用“”把儿歌中的整体认读音节圈出来。(相同的音节只

6、圈一次)(2)把儿歌中的三拼音节画上横线。(相同的音节只画一次)13. 读标调歌,完成标调练习。a o e,i u ,标调时,按顺序。有()不放过,没a找()、()。()上标调去掉点,()()并排标后边。(1)将儿歌补充完整。(2)请给下面的音节标调。(只标四声)mao(_)hou(_)gui(_)14. 读古诗,回答问题。石灰吟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石灰吟中“吟”字的意思是。(2)诗中采用了的修辞手法。(3)诗的最后两句赞颂了什么精神?_(4)出自这首的成语有、_15.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眠不觉晓,闻啼鸟。夜风雨,落少。1把古诗补充完整。2这首诗的题目是()A.村居 B.春晓3“闻”的意思是()A.见到 B.想到 C.看到 D.听到4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