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理论指导:湿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和临床意义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460615 上传时间:2023-10-25 格式:DOCX 页数:1 大小: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断理论指导:湿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和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诊断理论指导:湿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和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断理论指导:湿啰音发生机制、听诊特点、分类和临床意义(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吸气时气体通过气道内稀薄分泌物形成的水泡破裂声,故名水泡音;2)因分泌物粘着而陷闭的小支气管,于吸气时突然开放而重新充气产生的爆裂音。(2)湿啰音特点断续、短暂、连续多个,部位恒定,性质不变,见于吸气和呼气早期,吸气末明显,咳 嗽后可减轻或消失。(3)分类按气道腔径大小及腔内渗出物多少分为粗、中、细湿啰音(大、中、小水泡音)和捻发 音。 粗湿啰音:发生于气管、主支气管与空洞部位,出现于吸气早期;见于支气管扩张症、 肺水肿、肺脓肿或肺结核空洞。昏迷或濒死者因无力咯出气道内分泌物,于气管部位即可听 到,甚至不用听诊器亦可听到,谓之痰鸣。 中湿啰音:发生于中等大小支气管,多出现于吸气中期。见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 细湿啰音:发生于小支气管,出现于吸气后期。见于细支气管炎、肺炎、肺淤血、肺 梗死等; 捻发音:细致、均匀一致的湿啰音,似在耳边捻发。产生机制是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因 分泌物粘着陷闭,吸气末期被气流冲开而发生高调、高频细小爆裂音。见于肺炎早期和吸收 消散期、肺淤血等;久病卧床或正常老年人,于其肺底背部亦可闻及,但经数次深呼吸或咳 嗽后即可消失,此为生理性,无任何临床意义。(4)听诊分析:湿啰音的分布。湿啰音局限,提示该处局部病变,如肺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等;湿啰音位于两肺底,多见于心力衰竭肺淤血、支气管肺炎等;如湿啰音满布两肺,多见于急性肺水肿和严重的支气管肺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