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31459039 上传时间:2024-01-26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热门物理说课稿3篇 物理说课稿 篇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通过阅读“气候与热污染”,了解利用比热容解释海边与沙漠昼夜温差问题并了解一下“热岛效应”。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有关计算。教学难点:理解比热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释有关现象。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演绎法。教学用具: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烧杯、电热水器。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学生阅读教材前面的“想想议议

2、”,在学生理解“水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的基础上,让学生讨论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之间的关系。二、进行新课(1)演示实验:出示盛有等质量的水和煤油的两只烧杯,但我们明显地看出两者的体积不相同,这是为什么?(请学生回答)不同的物质其密度不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介绍电加热器(俗称:“热得快”),强调电加热器每一秒钟放出的热量是一定的,两个电加热器是相同的,在相同的时间里它们放出的热量也是相等的。请两名同学帮助观察温度计,并随时报告温度。实验结果:煤油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煤

3、油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的热量比煤油多。(2)比热容: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这跟我们在测量物体质量时,遇到的情况相似;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同。当时为表示物质的这一特性,引入了密度的概念棗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样表示上述实验所反映的物质特性呢?(启发学生讨论,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比热容的概念)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简称比热。比热是通过比较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升1时吸收的热量,来表示各种物质的不同性质。(3)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

4、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如果某物质的比热是a焦/(千克),它是说单位质量为一千克的该种物质,每升高1时(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a焦。(4)比热表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各种物质都有自己的比热。物理学中,常把由实验测定的物质的比热,列成表格,便于查找。课本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比热,请同学们查出铝的比热及它的单位。你能具体地说明铝的比热的物理意义吗?(提问)从表中还可以看出,各物质中,水的比热最大。这就意味着,在同样受热或冷却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要小些。水的这个特征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在受太阳照射条件相同时,白天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温升慢,夜晚沿海地区温度降低

5、也少。所以一天之中,沿海地区温度变化小,内陆地区温度变化大。在一年之中,夏季内陆比沿海炎热,冬季内陆比沿海寒冷。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分析课本,说明利用水取暖和汽车发动机散热器的原理)三、小结:通过一些具体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热的概念。四、布置作业: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 物理说课稿 篇2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这节课既是上一节课学习的安培力的延续,又是后面要学习的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基础,它是这一章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本章的重点,同时也是与力学进行综合的完美切入点。我在

6、设计本节课时通过实验演示和理论推导两种途径让学生去学习、理解洛伦兹力,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深层次的的科学探究的方法。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洛伦兹力,会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2)知道洛伦兹力大小的推导过程;3)会利用本节课学的知识简单解释电视显像管的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安培力微观本质的猜测,培养学生的联想和猜测能力;2)通过推导洛伦兹力的公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3)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研究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能力。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洛伦兹力方向的判断方法和洛伦兹力大小计算。2.难点:洛伦兹力

7、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四教学方法:1.教法:主要以多媒体模拟实验法、演示实验法、问题启发式教学法、实验启发式教学法。2. 观察实验法、理论推导法、对比学习法。五教学过程设计:1.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由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而电流又是由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引出这个力可能是磁场作用在运动电荷上的,那么运动电荷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吗?用电子射线管实验来加以验证,结论:磁场对运动的电子有力的作用从而引出新课。2.提出问题: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安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洛伦兹力安培力与洛伦兹力存在什么关系?3.演示动画电荷的定向移动及其受力情况与电流受力情况【设计意图】微观的电荷是肉眼观察不到的,学

8、生缺乏感官认知,通过多媒体的辅助手段给学生感官认知,可一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4.分析:安培力是洛伦兹力的宏观表现,洛仑兹力是安培力的微观本质5提出问题:如何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由学生分析(必要时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给出判断洛伦兹力方向的方法是-左手定则。6用实验验证电子束的偏转是否遵循左手定则7讨论洛伦兹力的方向与速度和磁场方向的关系8由例题求解引出B垂直于V时洛伦兹力的表达式,进一步分析B与V不垂直时洛伦兹力的表达式,分析影响洛伦兹力的因素。9通过动画演示,介绍洛伦兹力的具体应有:电视机显像管中电子束在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偏转,演示电子束在磁场的的偏来说明,进一步演示“行扫描”和“场扫描”,并由

9、此说明荧光屏发光的原因。10课堂练习11小结12布置检测题,通过其来检测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物理说课稿 篇3 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这一章讲述动量的概念,并结合牛顿定律推导出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体现了力在时间上的累积效果。为解决力学问题开辟了新的途径,尤其是打击和碰撞的问题。这一章可视为牛顿力学的进一步展开,为力学的重点章。动量定理为本章第二节,是第一节动量和冲量的延续,同时又为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在本章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同时动量定理的知识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这部分知识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2.本节教学重点(1)动量定

10、理的推导和对动量定理的理解;(2)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一维情况下的定量分析。3.教学难点动量定理的矢量性,在实际问题中的正确应用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量定理规律的学习过程,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认识物理实验、物理模型和传感器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通过学习用动量定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质疑、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将物理知识应用于生

11、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勇于探索与日常生活有关的物理问题。(2)了解并体会物理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关注并思考与物理学相关的热点问题,有可持续发展的意识,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3)关心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二、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方式要求逐步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因此在教学中需以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补充录像资料以及瓦碎蛋全的演示实验、模拟建筑工人安全带的演示实验录像:排球击球动作要快、铸铁打磨时速度要快;篮球接球手臂后缩、跳高运动员落地垫厚垫子、体操运动员落地都要屈

12、膝,图片:勇气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过程的一组图片,易碎品运输过程。三、教学方法应用实验导入法、启发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讨论来探究动量定理。四、教学程序本节课分为四个环节,演示实验创设问题情景;建立模型共同探究;定性和定量应用动量定理。第一环节:创设情景为了保证建筑工人高空作业时人身安全,我们选用什么样的安全带比较好。结实的钢绳还是结实的弹性绳?演示实验:模拟建筑工人从高空坠落分别系弹性绳和无弹性绳的对比演示实验(要挑选软度合适的橡皮泥做实验)(两次物体都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两次绳长相同)实验现象:用弹性绳的那次橡皮泥完好无损,另一次橡皮泥被铁丝切成两半,断面非常整齐,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第二环

13、节:建立模型推导动量定理此时,学生有了对力、时间、动量、冲量的初步感性认识,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提高到理性认识。引导学生建立模型,物体的运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物体自由下落同样的高度,获得同样的动量,第二阶段,经过一定的时间动量减为零讨论第二阶段过程中,力的冲量和物体动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结论:动量变化相同时,时间长,力小推广,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杯子落到水泥地上碎,落到地毯上就不碎;从高处落地都要屈膝;跳远前要松沙坑这些说明动量和冲量之间一定是有联系的,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么?设一个物体以速度v1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运动,在同方向水平恒力F作用下,经过时间t,速度变为v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14、Ft=mv2-mv1.变力作用下动量定理还成立吗?利用传感力和速度传感器当场测数据,让小车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向固定的力传感器运动,测出小车撞击传感过程中小车受到外力-时间图像,速度传感器测出次过程中的速度-时间图像。分析数据发现:碰撞过程中外力的总冲量与碰撞前后动量的变化几乎一样。所以,变力作用下,动量定理也成立。第三环节:定性应用为了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中从实践到理论,再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研究方法。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技术联系起来。首先围绕定理Ft=P分情况进行讨论。 我们经常用鸡蛋碰石头来形容自不量力,你有没有办法让鸡蛋不碎吗?演示实验:瓦碎蛋全(也可以放录像)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例子说明,动量变化相同时,时间短,力大;时间长,力小。如:图片(图5)中的现象铁锤钉钉子,冲床冲压钢板第四环节:定量应用例:一高空作业的工人体重600N,系一条长为L=5m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间t=1s,则安全带的受的冲力是多大?(g取10m/s2)【分析与解答】依题意作图,如图所示,人跌落时为自由下落,设刚要拉紧安全带时的速度为v1,则v12=2gL,即v1=经缓冲时间t=1s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