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45796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考试)(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肥市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2题;共127分)1. (8分) (2017高一上雅安月考)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M星可能为( )木星土星水星金星A . B . C . D . (2) 图中M星属于( ) A . 近日行星B . 巨行星C . 类地行星D . 远日行星(3) 与M星相比,图中能反映出地球具有特殊性的原因是( ) A . M 星体积巨大B . 日地距离适中C . 地球有大气层D . 地球有液态水(4) 图中所示天体系统层次中的最低一级是( ) A . 地月系B . 太阳系C . 银河系D . 总星系2. (4分) (20

2、16高一上莆田期末) 读我国部分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 下列地区,年太阳总辐射量最贫乏的是( ) A . 四川盆地B . 珠江三角洲C . 长江三角洲D . 华北平原(2)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的能量来源A . B . C . D . 3. (2分) (2013高一上厦门月考) 太阳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 . 氧和氢B . 氢和氦C . 氢和氮D . 氧和氮4. (4分) (2016高三上河北期中) 读“地球表面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

3、图中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是( )A . AB . BC . CD . D(2) 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 . 大气逆辐射B . 太阳辐射C . 地面辐射D . 大气辐射5. (6分) 美国“猎户座”飞船于当地时间2014年12月5日07:05分,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2835N;8040W)发射成功,将承担火星探索重任火星大气压不足地球大气压的1%,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449据此回答下题(1) “猎户座”飞船发射时,北京时间是12月( )A . 4日12:05B . 4日20:05C . 5日12:05D . 5日20:05(2) “猎户座”飞船的任务将( )A . 脱离了太

4、阳系B . 穿过木星轨道C . 受太阳辐射影响D . 探测到火星生命(3) 与火星相比,地球上( )A . 昼夜温差小B . 表面温度低C . 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交角小D . 正午太阳高度角大6. (4分) (2017高一上肇庆期中) 美国国家科学院预言:在2014年的某一天,美国北部的一些城市,在五彩斑斓的极光光幕过后,电网会突然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会停电,一分半钟之后,这个大停电现象将会遍及美国整个东部地区,甚至整个欧洲以及中国、日本等区域也会同样经历这样的灾难,而这场灾难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喷嚏”。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 材料中所述的太阳打了强烈的“喷嚏”极有可能

5、是( ) A . 太阳耀斑爆发B . 紫外线辐射增强C . 太阳辐射增强D . 太阳辐射减弱(2) 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明显影响不包括( ) A . 无线电短波通讯中断B . 信鸽丢失C . 指南针失灵D . 地球公转速度变快7. (2分) 下图是甘肃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内“石鸟”的照片。读图完成下列问题。该景观( )A . 反映荒漠自然景观特征B . 由地壳水平运动而形成C . 形成受冰川侵蚀的影响D . 岩浆岩的特点表现明显8. (4分) 读“6月某日,M、P两地的太阳高度角示意图”, 完成下列问题。(1) 关于两地方向的判断正确的是( )A . M在东南方向B . M在西北方向C .

6、M在东北方向D . M在西南方向(2) 关于图中、两地共同点的叙述,最有可能的是( )A . 区时相同B . 同在西半球C . 线速度相同D . 同在大陆西侧9. (2分) “大洋一号”第22航次自2010年12月8日从广州启航往西航行,于2011年11月1日返回青岛,完成我国最大规模环球大洋科考,图 为此次科考的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题。“大洋一号”航行期间A . 启航时非洲大草原上的动物正向北迁徙B . 1月在开普敦靠岸停留期间,当地气候炎热干燥C . 途经南海时,吹东南风D . 科考路线依次经过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10. (2分) (2017高一上辽源月考) 我国某企业于北京时间201

7、2年3月1日8时召开电话会议,其在圣保罗(23.95S,46.64W)分支机构的人员参加会议的当地时间为( ) A . 2012年3月1日19时B . 2012年3月2日8时C . 2012年2月29日21时D . 2012年2月28日21时11. (2分) (2017高一上江海月考)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24小时B .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C . 地球自转360为一个昼夜交替周期D . 地球自转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12. (4分) (2017高一下河北月考) 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回答下列各

8、题。(1) 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的证据是( )A . 日月升落B . 极昼极夜C . 月相变化D . 四季转换(2) 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 )A . 23小时56分B . 24小时零4分C . 24小时56分D . 24小时13. (4分) (2016高一上绍兴期中) 在喀斯特地区的溶洞中,经常可以看到碳酸钙的“钙华梯田”。读某地“钙华梯田”景观图,完成小题。(1) 组成钙华梯田的岩石类型按成因属于( )A . 石灰岩B . 岩浆岩C . 沉积岩D . 变质岩(2) 形成钙华梯田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风力沉积B . 流水沉积C . 冰川沉积D . 海浪

9、沉积14. (4分) (2016高一上邢台月考) 科学家在中国安徽发现一具23亿年前陆上胎生鱼龙化石,下图为鱼龙化石照片和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 鱼龙化石所属的岩石类型是( )A . 岩浆岩B . 变质岩C . 沉积岩D . 花岗岩(2) 鱼龙化石所属岩石形成过程中所受地质作用对应右图中的( )A . B . C . D . 15. (4分) (2016南京模拟) 北京时间2015年9月17日6时54分,智利西海岸发生83级地震,此次地震震源深度为125千米。(1) 智利多地震的原因是( )A . 位于安第斯山区B . 位于海岭附近C . 处于板块消亡边界D . 处于太平

10、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2) 可以动态监测此次地震造成灾害程度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 . GPSB . RSC . GISD . 数字地球16. (15分) (2019乌鲁木齐模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地处南美洲东北部的罗赖马山是一座边缘陡峭、顶部平坦的桌状山地,海拔高达2810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它是南美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山顶倾下大大小小七十多条瀑布,被称为“瀑布之乡”。山顶景观不同于周边,山麓气温高达30时,山顶只有10左右。材料二 下左图为罗赖马山位置示意图,下右图为罗赖马山景观图。(1) 分析该山地独特地貌的形成过程。 (2) 分析罗赖马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

11、因。 (3) 简述山顶的气温特点及形成原因。 17. (2分) 右下图表示冰岛南部埃亚菲亚德拉冰川附近火山喷发。左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此次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属于右上图中的(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18. (2分) 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图中箭头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B . 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C . 三大类岩石不能直接转化为岩浆D . 岩浆岩只有在外力条件下,才能形成变质岩19. (6分) (2013高一上徐水月考) 图为“某地天气系统和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1) 关于乙地天气的叙述,正

12、确的是( )A . 受冷锋影响,气温将降低B . 受暖锋影响,气温将升高C . 受冷锋影响,气压将降低D . 受暖锋影响,气压将升高(2) 有关地质、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示地区地质构造为褶皱B . 乙地背斜成山C . 丙地向斜成谷D . 丙、丁之间有断层(3) 受侵蚀作用影响最强的地区是( )A . 甲B . 乙C . 丙D . 丁20. (4分) (2017高二上嘉兴月考) 读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 地气系统中存在热量收支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地球热量收支平衡:=+B . 大气热量收入为C . 地面热量的支出包括D . 大气热量支出为(2) 图中( ) A . 大气中灰尘数量和颗粒越大,越多B . 大气中的云层越厚,越小C . 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越大,越少D . 地表冰雪覆盖越大,越少21. (2分) 下列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按其内在联系正确的是( )A . 日出前的黎明和日落后的黄昏天空仍然明亮大气的反射作用B . 早春和晚秋多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