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31452163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制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件工艺流程及技术特点1、生产工艺流程:1.1弯头工艺流程原材料复检下 料推制成型平口盘头整形热处理坡口加工外表处理无损探伤几何检验油漆标识资料确认包装入库发货1.2热压三通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复检下 料整形压制成型热处理端面加工工外表处理无损检测几何检验油漆标识资料确认包装入库发货1.3钢板制对焊三通工艺流程材料检验直缝焊接卷板成型下 料压制成型整型处理三通盘头超声探伤端面加工外表处理无损检测热处理成品检验储存发运标记包装1.4热压大小头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复检下 料整形压制成型热处理端面加工工外表处理无损检测几何检验油漆标识资料确认包装入库发货1.5中频推制弯管生产工艺流程包装发运资料确

2、认成品检验无损检测加工坡口热处理盘头整型切割下料原材料复检平口推制成型外表处理2、生产过程中关键工序的控制:2.1 材料2.1.1材料选用1冶炼方式:原材料按相应标准规定的方法进展冶炼,必须为镇静钢且具有要求的热处理状态。2选用制作管件材料的外表,应无缺陷、油脂、过多的锈迹、焊渣或其它异物。3材料标志清楚、完整符合工程工程有关条款的技术要求。4原材料应有证明书,其检验工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订货要求。无标记、无批号、无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说明书工程不全的钢材不能使用。2.1.2材料尺寸。制造管件选用管材应根据管件几何尺寸及设计计算选择长度、外径、宽度及壁厚。2.1.3材料的检验1) 外表及尺寸检

3、验:原材料的外表应平整、光滑、厚度均匀,不得有超过标准要求的凹坑、重皮、裂纹、油污、腐蚀和其它污物。外表尺寸检验、除锈后的材料进展外表及尺寸检查。2) 原材料应有证明书,其检验工程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或订货要求。无标记、无批号、无质量证明书或质量说明书工程不全的钢材不能使用。3) 材料按炉号进展化学分析,原材料的化学成分最大百分含量应符合相应标准及本工程技术规格书的要求4) 原材料的力学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及本工程技术规格书的要求5) 对于复检不合格的原材料应予退回,不允许用于管件制作。材料的追溯性标识清楚,在制造过程中,原材料的炉号、批号以及所用材料部位及过程编号等均应有追溯性记录。2.2下料

4、2.2.1下料方法主要是机械切割,切割后应用机械方法清理切割面至露出金属光泽。2.2.2下料操作人员应熟悉切割设备的性能和操作规,按规定画样、切割。切割时应根据操作工技能和设备不同留一定的切割量。下料管材外表清理除锈后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不应有重皮、裂纹等严重缺陷。2.2.3在下料后的坯料上将原材料上的标识容进展移植。2.3管件成型2.3.1弯头生产作业指导书2.3.1.1 先启动中频电源将推制芯棒加热到规定温度以上,将推制弯头用坯管放在推制机芯棒上启动液压推进装置推动坯管随芯棒外形而变化。2根据坯管的材质和规格不同按相应工艺规定的温度和推速控制推制过程中的感应套加热温度和液压系统的推进速

5、度。2推制成型后的弯头半成品在热态下放在胎具中用压力机进展整形处理。2推制弯头在整形完成后根据半成品的情况和成品要求的外形尺寸进展盘口处理,盘口后留有5-15mm的加工余量。2.3.2热压三通生产作业指导书2.3.2.1热压前准备2.3.2.1.1操作人员应学习相关工艺文件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工艺过程。2.3.2.1.2操作人员应按工艺卡要求和下料尺寸对坯管进展检查并标记,坯管装炉前表面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铜、锡、铝等,不应有重皮、裂纹等缺陷。2.3.2.1.3准备好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的各类器具。装炉:将坯管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其垫高距炉台200mm以上,两坯管之间间隔100mm以上。2

6、.3.2.2坯管压扁:加热温度详见工艺卡,恒温5分钟出炉在压力机下把坯管压扁成椭圆形,对于变形量小的支管/主管1/3压扁管可采用冷压制。2.3.2.3压制鼓包2.3.2.4开孔拔制: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在支管顶端划线开椭圆孔,对开孔处进展拔制成型。拔制应由小到大逐级进展直至支口到达要求尺寸,拔制过程中应用测温仪对工件温度进展监测,当工件温度低于工艺要求温度时应将工件装炉重新加热。2.3.2.5整型处理: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进炉加热,加热至规定温度后保温规定时间后,出炉后进展整型。2.3.3钢板制对焊热压三通生产作业指导书2.3.3.1卷板成型。选择适宜的板材尺寸切割后按图纸加工成筒状,材料及加

7、工尺寸见卷管图。2. 3.3.2卷管焊接(按焊接工艺卡)。a) 对卷管成型后进展机械坡口和修整,并对坡口处进展分层检测。b) 对坡口完好的卷管按焊接工艺规程进展焊接,焊接应由持证焊工操作且焊工应经过焊接工艺评定。2. 3.3.3热压前准备2. 3.3.3.1操作人员应学习相关工艺文件并熟悉设备的操作方法及工艺过程。2. 3.3.3.2操作人员应按工艺卡要求和下料尺寸对卷管进展检查并标记,坯管装炉前外表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铜、锡、铝等,不应有重皮、裂纹等缺陷。2. 3.3.3.3准备好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的各类器具。装炉:将卷管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其垫高距炉台200mm以上,两卷管之间间隔10

8、0mm以上。2. 3.3.3.4坯管压扁:加热温度根据不同材料参见压制工艺卡。2. 3.3.3.5压制鼓包:将压扁后的坯管进炉加热,加热温度根据不同材料参见压制工艺卡每次压制都要在胎具上涂抹润滑剂以得到光滑的成型面。在连续成型过程中,工件外表到达规定温度后,恒温10分钟即可出炉压制。2. 3.3.3.6开孔拔制: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在支管顶端划线开椭圆孔,拔制应由小到大逐级进展直至支口到达要求尺寸,拔制过程中应用测温仪对工件温度进展监测,当工件温度低于工艺要求温度时应将工件装炉重新加热。2. 3.3.3.7整型处理:将具有三通形状的工件进炉加热,加热至一定后保温规定时间后,出炉后进展整型。2.

9、3.4热压大小头生产作业指导书2.3.4.1去除炉水、锈及其它杂物。注意不同材质的坯料不能放在同一炉加热。2.3.4.2装炉。2.3.4.2.1采用天然气或电加热炉,加热炉应经过有效加热区测定,各仪器、仪表均处在有效检定期,加热炉的控温精度要求为10;2.3.4.2.2装炉前将坯料上的标识做好移植记录,必要时绘制装料位置图。2.3.4.2.3将坯料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其垫高距炉台200mm以上,两坯料之间间隔100mm以上,坯料不得与炉壁接触。2.3.4.3坯料加热2.3.4.3.1加热过程应使用可连续记录加热温度的记录仪记录加温温度曲线,最高加热温度详见工艺卡。2.3.4.4压制成型2.

10、3.4.4.1管件料坯在加热炉保温规定时间后出炉进展压制。坯料出炉后要尽快的移到胎具上进展压制,要求始压温度详见工艺卡。压制过程中要用红外测温仪或光学高温计对压制温度进展监测,当温度超出规定时应终止压制。2.3.4.4.2热挤压异径管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少压制次数即减少加热的次数。2.3.4.4.3坯料冷却后将原标识移植回坯料本体。2.3.4.5整型处理:对形状不符合要求的压制坯料应当整形校正。校正如使用支撑物不允许焊接在工件上。2.3.4.6大小头整型后进展外表质量、尺寸检查。2.3.5钢板制对焊大小头生产作业指导书2.3.5.1钢板卷制焊接2.3.5.1.1将下好的坯片吊装到卷板

11、机上进展大小头的卷制加工。加工可用导轮也可通过调整下杠间隙进展。2.3.5.1.2坯管卷制成型后进展外表及尺寸检查,对于成型后多余的局部应切割掉,当不符合要求时,应在组片前进展矫正。2.3.5.1.3所有焊缝包括返修焊缝应由考核合格的焊工按照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完成。焊接工艺评定按照4708进展,焊工考试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规则进展。2.3.5.1.4卷管完毕后按焊接工艺卡进展焊接。2.3.5.1.5焊后的卷管焊缝进展清理修磨,再进展UT探伤检测,按/T47302005相关要求到达级合格。焊缝缺陷可采用打磨的方法进展修理,但不应产生沟、槽,去除的厚度不应超过直管段公称厚度的6.5

12、,同一位置的焊缝返修不允许超过2次。2.3.5.2热压大小头2.3.5.2.1去除炉水、锈及其它杂物。注意不同材质的坯料不能放在同一炉加热。2.3.5.2.2装炉。将坯料放在加热炉中用耐火材料将坯管垫高距离炉台200mm以上,两坯料之间间隔100mm,以便使坯料能够受热均匀。2.3.5.2.3检查加热炉通风系统及炉台,炉门运行装置是否顺畅。检查燃料是否充足。2.3.5.2.4台车推进炉防止坯料与炉体接触。关闭炉门检查炉门的密封是否良好。2.3.5.2.5开启风路,点燃加热炉,检查记录仪监测升温情况。控制温度升速不能超过200/小时。2.3.5.2.6加热过程中经常检查风路,燃料供给系统的运行情

13、况,根据记录仪的显示情况对燃料供给量进展随时调节,力求炉温度均衡。2.3.5.2.7当温度升至根据材料不同参见具体工艺卡时,适当减小风量,使温度控制在一定温度围保温根据材料不同参见具体工艺卡,连续炉恒温时间根据材料不同参见具体工艺卡。2.3.5.2.8先关闭风路与燃料供给系统,翻开炉门迅速开出台车,用叉车将坯料取出放到胎具规定的位置上,开启压力进展压制。2.3.6中频推制弯管生产作业指导书2.3.6.1弯前准备2.3.6.1.1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的技术性能、工艺过程。2.3.6.1.2弯管操作人员应按工艺卡要求和弯管尺寸对钢管进展检查和准备,钢管外表清理除锈后不允许有低熔点金属污染铜、锡、铝等

14、,不应有重皮、裂纹等严重缺陷。2.3.6.1.3将钢管纵焊缝放置在弧距壁厚根本不变的中性线10区域,弯管不允许对接。2.3.6.1.4弯管在下料时,各部位尺寸应测量准确,并在管材上标记。2.3.6.1.5准备好在工作过程中需用的各类器具,监测弯管加热温度的温度显示器动态温度测量用光学高温计。2.3.6.1.6将摇臂转0位,夹具准确放在所要求的弯曲半径处,该值应考虑材料的回弹变化量,并在材料上划线做点。2.3.6.1.7操作工应检查弯管机的主机、辅机、水泵、油泵、空压机,纯水装置等,应正常完好处于备用状态。2.3.6.1.8弯管前检查弯管机四周,不得有阻碍弯管机 运行的障碍物,环境应保持干净整洁

15、。2.3.6.1.9检查感应圈与钢管间隙应均匀,应控制在203mm之间。2.3.6.1.10应准备应付停电等意外情况的应急措施。2.3.6.2弯制过程2.3.6.2.1开启冷却水系统,检查感应圈喷水情况准备好通针。2.3.6.2.2开启中频电源,并检查调整。中频启动后,液压推制系统启动,(弯制温度应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及临界温度值确定最正确加热温度)开场热煨制。2.3.6.2.3调整液压推进装置控制推速、外弧侧喷水角度、弧侧喷水角度、中性区喷水角度及加热带宽度等参数。随时调整水泵压力,控制喷水量和冷却速度。2.3.6.2.4弯制开场初期,应密切注意推进速度和加热 温度,功率升降推速增减,均要与温度密切配合,使三者实现最正确匹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