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451053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7.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2.0时代的图书馆发展方向论文导读:一年多来,我们大踏步的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2.0时代:网络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2.0的新名词,例如Web 2.0、出版2.0、会议2.0、图书馆2.0等等。关键词:图书馆2.0,lib2.0一年多来,我们大踏步的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2.0时代:网络媒体上经常看到一些2.0的新名词,例如Web 2.0、出版2.0、会议2.0、图书馆2.0等等。图书馆在2.0时代的发展方向,图书馆2.0带给图书馆什么样的理念和技术,都有待我们去思考。论文检测。一、Web 2.0Web 2.0最初是在2004年由OReilly Media 公司与MediaLive Intern

2、ational 公司在一个头脑风暴会议上被提出来的,并且在2004年和2005年各召开了一次Web 2.0的会议。OReilly提出Web 2.0的特色是:l以Web作为平台;l运用群体的智慧;l由参与者共同创造网络效果;l通过带动分散的、独立的开发者将各个系统和网站组合成整体;l强调发展轻量型发展模式的内容和服务;l软件不断发行并升级的循环模式将终结;l软件的执行可以跨越单一的设备。Web 2.0强调的是互动,即使用者的参与与分享,而其核心的概念是以使用者为中心。Web 2.0并没有提出任何革命性的概念,它只是试图把既有的技术,既有的概念拼凑起来,提供一种时代性的诠释。关于Web 2.0的具

3、体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不过Paul Miller关于Web 1.0 和Web 2.0的区别有一句形象的概括:“Web 1.0 是将用户牵引到信息面前,而Web 2.0 则是直接将信息推送到用户手里” 1 。现阶段最常见的Web 2.0的应用有:简易信息聚合(RSS)、维基(Wikis)、博客(blogs)、社会性软件(social software) 等。二、图书馆2.0图书馆 2.0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2004年,但是真正基于Web 2.0概念的图书馆 2.0是在2005年9月出现的博客LibraryCrunch中提出并引起广泛关注的。大学图书馆学报于2006年第一期刊登了范并

4、思的文章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 2 后,国内关于图书馆2.0的讨论也如火如荼的展开。如同Web 2.0的发展一样,图书馆2.0的讨论在一开始也是众说纷纭,而且甚至存在许多争议,图书馆2.0是什么?是口号标语?是理念?是泡沫?是一种服务模式,还是思考方式或行为方式?图书馆2.0究竟是一种新理念还是些技术?由于一谈起图书馆2.0,必然会谈及Web 2.0及其应用,于是有人认为图书馆2.0是一种技术,而且似乎像玄而又玄、遥不可及。范并思指出:“图书馆2.0是web2.0在图书馆的应用,或者说是Web2.0的思想对人们研究与改进图书馆数字化服务的一种认识与思考。Web2.0的讨论支配着图书馆

5、2.0的讨论,它的基本理念和原理对我们认识图书馆2.0至关重要。”图书馆2.0是图书馆一种范式的转变,相对于以往的图书馆模式,它更关注用户的体验,更具有可用性、灵活性与交互性,这是图书馆长期以来追求的目标。英国的一家图书馆系统厂商Talis的白皮书Do Libraries Matter? The rise of Library 2.0系统而简洁的叙述了图书馆2.0的起源、理念以及Talis在图书馆2.0领域所从事的实践,并且给出图书馆2.0的四项原则 3 :1 图书馆无所不在(The library iseverywhere):图书馆2.0超越了无墙图书馆的观念,图书馆所提供的内容可在任何时间

6、复制到读者需要的任何地方,同时借助一些工具的应用,可以在任何网站上查询图书馆的馆藏情况。2 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barriers):图书馆2.0在信息的取得上没有障碍,并且允许和鼓励用户随时、随地、随意的使用和再使用这些资源。3 图书馆邀请参与(The library invitesparticipation):图书馆2.0鼓励用户对图书馆的资源提出意见和观点,通过参与互动,更好地了解用户的需求。4 图书馆使用灵活的单项优势系统(The library usesflexible, best-of-breed systems):图书馆2.0重新挑战传统的系统发展模

7、式,采用来自多个厂商的组合性系统。论文检测。要求图书馆与技术合作伙伴共同发展灵活的系统架构。可见,图书馆2.0与其说是一种技术,倒不如说是一种理念,此种理念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鼓励信息的共享及更好的整合。这是各个层面图书馆系统整体变化的一个架构。论文检测。图书馆2.0 的原则是试图去打破障碍,例如我们加在各项服务上面的障碍,在时间及地点上的障碍、以及我们固有作法上所带来的障碍。在以使用者为中心的典范中,我们的使用者不论在什么地方,使用何种方法,图书馆都能将信息、娱乐、知识送到他们的手中。在“Library 2.0” 4 一文中,Casey & Savastinuk指出“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

8、构建一个用户驱使下的2.0环境,虽然这并不是必需的。在我们是否有能力跟上图书馆用户需求变化的时候,Web 2.0技术扮演了一个及其重要的角色”。当Web 2.0与图书馆2.0的技术都具备时,最需要的就是新一代的图书馆员(librarian2.0)来实现了。然而如果做个形象地比喻,现在图书馆界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绝大部分的图书馆员仍然是处在librarian 1.0的阶段,更甚至百分之六十多的图书馆员连librarian0.98都达不到。因此在SirsiDynix的电子报刊中,Abram,Steplien给我们新一代的图书馆员提出如下16项要求 5 :l了解Web 2.0机会的力量;l了解Web 2

9、.0与图书馆2.0的主要工具;l将电子资源和印刷版式相结合;l不依赖工具,可以使用和把信息从手提电脑发送到用户个人阅览器;l采用OpenURL标准发展整合检索;l在特定背景下将人们和技术及信息联系在一起;l勇于抛开传统的分类和编目,选择用户导向的内容描述和分类方式;l采用非文本信息和图片,发展影响和声音信息;l理解“长尾”,利用新旧内容的效力;l关注使用内容资源的潜力;l提供用户与专家的链接,并让他们参与其中;l使用最先进的通讯工具来实现内容、专门技术、信息指导与用户的连接;l使用并开发先进的社会网络;l利用各种工具建立与所有人的连接关系;l鼓励用户开发内容并提供评论;l了解群体智慧及博客、维

10、基等新兴工具的发展与影响。竟然有16项之多,对我们广大图书馆员来说短时间内是很难全部做到的。但是由于Web2.0已经为商业和用户生活、工作及娱乐的转变打下基础,我们图书馆员应该敢于面对这次挑战,了解和运用新兴技术与工具,有能力、有见识地去影响这一新的转变并且保证我们职业地未来。MichaelStephens在TheCulture of Trust: One Year in the Life of Library 2.0 6 一文中指出我们要采用图书馆2.0的哲学,那就是:参与(Participatory)、开放(Open)、好玩(Playful)、透明(Transparent)。营造信任的文化

11、:鼓励馆员写博,建维基,并与他们的用户相结合;推倒所有的服务障碍:找出障碍,发现更好的方法来克服它,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鼓舞图书馆员的信心:做为图书馆员,在这个狂热的、被信息湮没的世界,我们扮演着为用户引导信息的不同角色。三、图书馆2.0实现图书馆2.0的概念是基于Web 2.0提出的,是Web 2.0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Web 2.0的技术比较复杂而且还在演化中,但也有不少成果出现,这为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拓展信息资源,延伸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和提升图书馆服务理念提供无限可能,举例如下:1 博客(blog)博客是按照时间顺序以文章的形式在网络上定期发表内容的一种方式,通过软件功能可以整合文字

12、以及图象的呈现并与其他博客内容链接。图书馆建立博客有助于员工内部工作交流,发布馆内新闻或提供专题信息。现在已有几个基于博客的图书馆网站,将整个图书馆网站变成了专题的博客群。2 维基(wikis)Wiki取其意形容使用工具容易编辑增删内容,可以很快完成的意思。维基是一种用户共同编辑、保存编辑历史、不断丰富与改进内容的系统,既能促进已有资源的应用,又能为图书馆增加新的资源,是一种特别适合团队合作的写作方式。图书馆建立参考维基,可以改变由馆员单向咨询解答的方式,鼓励师生对各项参考咨询与参考资源进行评论或参与咨询解答。厦门大学图书馆编目部就建立了维基版主页,并且实现其动态维护。3 简易信息聚合(RSS

13、)简易信息聚合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 是一种以XML为格式基础的内容传送系统。图书馆的现有信息,可以做成RSS Feed的XML文件供读者订阅,读者就可以通过RSS阅读器软件,如新浪点点通、博阅、看天下、周博通等在不登录站点的情况下也可以获取信息,如同使用信箱一样方便。最主要的是可以自主获取多馆、多中心、多国、多方面的相关信息,集中呈现在阅览器中,而且会自动更新。如馆务信息,书目信息都可以实现。除上述外,图书馆2.0还有大量由Web 2.0应用中借鉴来的理念,也仍有更多的应用有待发掘。图书馆2.0为我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参考文献1 Miller Paul.

14、 Web2.0:Building the new library. http:/www.ariadne.ac.uk/issue45/miller/2005-10-30.2范并思,胡小菁.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24(1):273 Chad K.and P.Miller.Do libraries matter?the rise of library2.0.2005-11-30.http:/ Casey and Savastinuk. Library 2.0.Library Journal.September 1,2006.http:/ Librarian2.0:Preparing for the 2.0 World.SirsiDynixOneSource Vol.2 Issue 1(Jan.2006)6.Michael Stephens.The Culture of Trust: One Yearin the Life of Library 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