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50745 上传时间:2023-06-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乡不离党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离乡不离党 离家不离岗“四个三”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石屏县宝秀镇党委 【概况】 石屏县宝秀镇辖20个村委会,142个自然村,总人口52491人。有23个党总支、139个党支部,2154名党员。其中有流动党员278名,占全县流动党员数的45%。学习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宝秀镇党委从流动党员多的实际出发,围绕“不让一名党员流失、不让一名党员掉队”的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实现了学习实践活动全员覆盖的目标。 【亮点】 一、摸底调查“三到人”,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镇党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高度重视流动党员信息采集和管理服务等工作,2009年8月学习实践活动

2、还未启动时,就召开专题会议,对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摸底排查“三到人”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一是排摸到人。整合各方资源,把组织办、派出所、卫生院、民政、村委会、村民小组等有关单位人员充实到摸底调查工作组和督查组中来,镇、村、组三级联动,采取进家走访、亲戚传话、好友联系、公布流动党员服务专用电话等途径,确保底数摸清、情况摸准、无空白点。二是核实到人。调查组进村入户、到田间地头,到工厂车间,对流动党员的去向、联系方式、外出时间、返乡时间、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参与党内活动情况和思想行为表现、从业状况和收入情况进行仔细核查,全面掌握全镇流动党员的基本情况,确保横到边、纵到底,不留

3、死角。督察组认真履行督查责任,确保调查组的核实不漏一人,真实全面。三是落实到人。镇党委和各支部分别建立流动党员登记台账、流动党员月报制度,明确流动党员监督员,实时掌握流动党员动向和学习进度,做到“底子清、情况明”,使流动党员“离家离乡不离党”,为组织流动党员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服务管理“三设岗”,确保流动党员“有家”又“有岗” 结合学习实践活动,建立覆盖全镇的流动党员服务站(点)。村委会服务站以村总支书记为站长,站内设有宣传学习岗、联系服务岗等岗位,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服务和监督。目前,全镇共建立21个流动党员服务站(点),有效为流动党员找到了“家”。同时各服务站(

4、点)为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和作用发挥,积极开展流动党员“设岗定责”工作:一是定岗。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各村实际,以按需设岗、因事设岗的原则,主要设立了招商引资岗、劳务输出岗、致富信息岗、解难帮困岗、技术辅导岗、模范经营岗、献计献策岗、回乡创业岗等岗位。岗位设置后,通过召开党员大会、群众参与讨论等形式,确定每一岗位的具体工作职责。二是择岗。利用流动党员返乡探亲之际,召开流动党员会,通报岗位名称、岗位特点和岗位职责,再由流动党员个人结合自身的年龄、文化、体能、特长及居住地等实际情况,向村党支部提出岗位申请。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发展意识强、思想观念新、致富信息灵、就业路子广等优势,为带动家乡经济发

5、展作出积极贡献。三是明岗。通过各村党务公开栏、黑板报或召开会议等形式向党员和群众进行公布,主动接受群众监督。目前,已有126名流动党员通过申请走上了岗位,以各种方式为家乡提供致富信息和投资意向,成为宝秀镇农村经济发展的桥梁和纽带。 三、提高素质“三培训”,确保流动党员“想为”更“能为” 一是党员流动服务站(点)逐步建立健全流动党员的学习、思想汇报、党费缴纳等有关制度,做好党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把流动党员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加强对流动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使流动党员时刻都能“亮身份”、“讲奉献”,树立共产党员的良好形象。在学习实践活动中,灵活组织流动党员的学习实践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

6、能集中的集中学习,不能集中的,专门派人送、邮寄、托运或委托他人,及时把学习资料转交给流动党员;采取“一助一”、“一带一”、“一带几”、“网络学”、“短信学”、“发放流动党员小读本自学”等方式开展学习。目前,全镇278名流动党员已全部参与到学习实践活动中来,真正做到了流动党员“不漏学”、“不掉队”。二是把流动党员纳入“阳光工程”、“农函大”、“远程教育”等培训,对他们进行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各种技能知识的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实用技术和常用法律法规知识。结合实186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参加县、镇举办的各种就业技术培训班。据统计,全镇外出务工的流动党员中,掌趣一门及以上技术的党员达l86名,占全镇流动

7、党员数的67%。通过技术培训,他们年平均工资收入比没接受培训前增加3600元,增加幅度达37%。三是找准时机精心组织培训。主要是抓住两个时机搞好教育培训。一抓行前教育。党员外出前,由支部指定专人进行交谈,了解外出的去向,互相告知联系方式,做好记录。并对党员提出外出期间的要求,要求他们外出不忘学习,通过自学各种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二抓返多时机。在农忙和春节期间返乡流动党员较多,宝秀镇制订培训计划,对返乡流动党员进行培训。部分党支部还针对返乡党员时间少等情况,对返多流动党员进行夜访等方式进行教育培训,确保每一位流动党员都能接受培训。四、沟通联系“三关怀”,确保流动党员“安心”也”热心”一是建立

8、健全党员服务机制。以党员服务站(点)为“根据地”,建立键全登记、联系汇报、走访慰问等制度,变管理为服务,建立流动党员的基本信息库,对流动党员做到知去向、知现状、知思想对持有活动证的外来党员,经流入地党组织验证后,将其编入辖区党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二是建立健全组织帮扶机制针对流动党员最为关心的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积极协调民政、教育、卫生等部门进行帮扶,为流动党员打“安心剂”。2009年以来,以现金或实物慰问贫困流动党员家庭留守老人17人,解决3名留守儿童的就读问题。春节、“七一”前,镇党委在流动党员中大力开展“四个送上”活动,即:送上一封公开信、送上一份联系卡、送上一本维权小常识、送上一声节日

9、的问候。三是建立健全流动党员引导示范机制。把教育管理与促进流动党员发挥作用结合起来,增强管理服务工作的号召力和生命力。镇党委积极组织流动党员开展“重温入党誓词”、“结对帮扶送温暖”活动和“展示党员新作为、建设美好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为宝秀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真正发挥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打造“群众满意工程”。据统计,2009年61O月份,流动党员为家乡群众提供各种致富项目信息、农产品市场信息34条。吴营村农民党员胡光兴,在自己创业的同时,不忘带动群众就业。多年来,先后带动本村及周围群众300多人次到个旧等地的建筑工地打工,跟随他外出务工的人每个月都能增加1200元左右的收入。另

10、外,针对金融危机以来流动党员陆续返乡的情况,镇党委通过召开座谈会、进村走访等形式,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为他们解决困难,并积极为他们回乡创业协调土地、项目、资金等。截至目前,已发放贷款24万元,帮助6名回乡流动党员成功创业,间接带动本地就业15人。 【启示】 一、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牢牢把握“保障党员权利、履行党员义务”这一根本 加强与流入地党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开展“共建共管”,实行流动党员双重管理、服务,使流动党员在党内生活中行使权利,展现自身价值。与此同时,引导流动党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积极参加党内活动和社会公益事业建设,带头致富、引领乡亲共同致富。 二、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始终坚持“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作用”这一核心 通过会议培训、民主生活会、主题教育活动、典型引路、结对帮扶等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和教育形式,引导流动党员时刻注意树立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必须始终紧扣“促进两地经济社会发展”这一目标 利用流动党员的人才资源和自身的平台优势,广泛宣传推广本地的投资政策、优良环境和招商引资项目,发挥在推动“两地”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交流互动方面具有的独特作用。同时,引导经验丰富、事业有成、爱乡情切的流动党员返乡创业,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