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450733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122 大小:2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_第1页
第1页 / 共122页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_第2页
第2页 / 共122页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_第3页
第3页 / 共122页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_第4页
第4页 / 共122页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_第5页
第5页 / 共1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 (1)(1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01“中学生家庭抗拒行为与争取独立的探索”实例研究分析07“协助中学生形成良好性格的途径”实例研究分析11“克服学德无助的失落情绪及自信心的培养”实例研究分析21“浅谈高中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情绪”实例研究分析27“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实例研究分析38“走出早恋误区和克服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实例研究分析48“中学生前途命运观初探”实例研究分析63附录:在学生中展开自我完善活动67附录2:“暴力”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79附录3:协助中学生形成良好性格的途径82附录4:准确对待学生的情绪发泄89附录5:克服学德无助的失落情绪及学生自信心的培养91附录6:浅谈高

2、中学生学习中的焦虑情绪98附录7:青少年学生情感特点与教育103附录8:走出“早恋”误区和克服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110附录9:学生情况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比较分析报告122附录8:走出“早恋”误区和克服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110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中学生家庭抗拒行为与争取独立的探索73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一、课程展开背景当代的教育理念是注重个体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正是在这种思想体系中构建的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最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它的实施大来说之,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提升人民健康水平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建设型人才有积极意义;小来说之,对于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十分

3、重要。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很早就注意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我国,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教育界注重,真正纳入课堂教学之中则是在本世纪以北京沿海发达地区及内陆大中城市的重点中学为主。不过,偏远山区的中学生仍然在重压、困惑 、焦虑、孤独、无助中煎熬,他们需要协助、关爱、沟通、理解。做为一所农村中学,除了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外,更应该担负起关爱学生心理健康的重任。所以,我校根据实际并结合学生的年龄、身心特点,确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 二、课程展开意义和目的1、转化后进生。我们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在实践中转变学生的学习理念,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转化后进

4、生开始,逐步展开。2、开创新局面。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突出可操作性,参与性,趣味性。注重群体与个体,共性与个性。让学生在平等、自由、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宣泄情绪,解决困惑,增强自信和心理承受水平,学生能剖析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乐园。三、课程学习的基本内容1、如何树立准确的前途、命运观2、如何克服学德无助的失落情绪3、农村中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培养4、未成年人暴力行为的前期预测与帮扶教育5、走出早恋的误区6、如何克服与异性交往的心理障碍7、如何消除学习中的焦虑8、情感特点与教育9、如何形成良好的个性四、学校对课程展开的组织和支持1、学校大力支持,确保课程展开顺利实施心理健

5、康教育是一个教师持续调适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过程,需要持续学习、持续总结;也是一个抱着求真求是的态度持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项工作自展开以来得到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首先得到了学校在人力和资金上的大力支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开始,从校长到其他领导都非常重视,2004年学校组织选拔了经验丰富、有研究水平的老师担任各子课程的研究工作,协助制定了实施方案,从实验的目的、意义、措施,到实验的形式、内容等,都作了具体地安排。学校先后投入研究资金5000多元作为研究经费。其次是对实践教学理解到位。课程展开中,我们进一步理解到,教学目的不但仅在于转变学生,还在于教师观点的转变,更重要的是

6、着眼于教师的教育水平发展。学校要求课程组不但仅要明白怎样组织教学,还要明白树立什么样的课程意识和课程理念,从而解决课程根本性、指导性、方向性问题。第三是课程经费和资料到位。课程启动后,学校保证课程组购买编印各种资料和各项活动经费,教务处为课程活动制作各种音像光盘50多盘,并充分地利用学校电教网络系统下载央视一套心理访谈节目用作教师培训,有效保证了活动的顺利实施,提升了活动质量。2、教师培训扎实,确保了课程教学的质量。课程组成立以后,课程组教师专业知识薄弱和课程实践经验缺乏是制约整个课程研究活动的瓶颈,提升课程组教师心理知识水平和课程实践水平是我们的当务之急。课程展开给了我们一个培训的机会,我们

7、紧紧抓住这个机遇,用较长的一段时间,集中精力,从实入手,从严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地实行了课程组成员的培训工作,并把培训活动贯穿于课程教学全过程。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发展心理学、学校心理咨询、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测量、教育科研课程研究方法、心理健康个案放行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资料的获取和处理方法等方面;在培训方式上,采取个人自学、理论辅导、集体讨论、收视心理访谈及中学生心理教育专题片,实行个案观摩,心理教育实践演练等方式。五、课程展开途径准确、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活动主要通过以下五个途径实行:1、人性化管理,促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后,学校行政管理决策层以“人的本质都是好的,人有很大潜能

8、,每个人都愿意积极进取”为宗旨,建立了自上而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新理念和心理教育管理体系,创设科学的教育管理气氛促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2、优化环境,促动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地处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我们实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绿色场所。据心理学专家指出:天气、空气质量、噪音、拥挤、色彩都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我校领导着眼于学生身心健康,早在2000年就致力于绿色学校的建设,先后受到县、市、省、国家的奖励,被确立为国家级绿色学校,当前学校环境宁静优雅,脚下有小河,眼前有瀑布、潭水、竹林簇拥,头顶楸树、杨树上有学生亲手编制的鸟笼,小鸟啁啾,莺哥燕舞,置身其中,使人身心放松,情绪安宁,心理健康教育“润物细

9、无声”的展开。3、展开家长学校,促动中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是人的第一生存环境,家长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是巨大的。我校地处山区,偏僻落后,群众文化素质不高,经过调查85%的家长对孩子都采用粗暴、单一的管制型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在青春期心理健康课程组的建议下,学校大力支持下,于2001年成立了家长学校,2005年被确立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至今共举办了40多次家长培训活动,共培训家长8000多人次。培训活动内容充实,形式灵活多样,采用专题讲座、学生与家长对面交流、专题记录片等方式使家长提升了自身文化素质,理解了孩子心理特点,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方法,为学生身心健康开辟了空间,促动了心理

10、教育的展开。4、学科渗透,全面发展。各科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和教师占据时空最多的场所,它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了课程研究的教师在本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又负责本年级组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拉近了同事间的关系,创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年级组老师在课程组老师的影响下,理解到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在学科教学中,又渗透了心理分析与教育。学科渗透使心理健康教育呈支状化推动。5、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课堂。本课程立项后,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特别课堂,由课程组成员担任组织教学,每双周晚7:308:00对学生实行系统的心理知识辅导。在实施心理教育进程中,通常采用的方法有:1、谈话

11、法。教师主动找教育对象谈心,理解其心理,寻找协助学生走出心理障碍的一种教育。2、观察法。在教育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从侧面理解他们的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3、个案研究法。对于教育对象全面的理解(包括家庭成员、经济状况、亲属关系等),长期跟踪、分析、研究的方法。4、他人评价法。通过他人对教育对象的评价,教育对象客观的理解自我、理解他人、理解社会的方法。5、创设情景法。在一定的情景气氛中,让教育对象实行情感、心理体验,进一步实行自我行为评价的一种方法。6、心理验证法。通过活动利用教具来验证其心理是否有问题。7、心理咨询法。这是通常所采用的方法,老师使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给学生以启发、协助和教育

12、,促动其健康发展。8、赏识教育法。有意对学生的点滴优点去肯定,增强学生自信心。六、课程展开成就显著一是课程展开极大促动了后进生转化工作。后进生多有水准不等的心理问题,通过该项课程的展开,我们从心理入手,从根上治病,走近后进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极大促动了他们的健康发展。二是通过实践,指导大量学生克服了心理障碍,全身心投入学习,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校风。主要表达在:1、学生能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增强了学习自信心,各科成绩明显提升;2、学生能从实际出发,树立准确的前途、命运观。上网学生大为减少,有的学生为上大学在拼搏,有的为将来更好的谋生在拼搏,校园到处是忙碌进取的身影。3、学生形成了良好的道德

13、品质。两年来,学校打架斗殴的现象极大减少,学生知书达理,团结友爱,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和谐气氛。4、学生能准确理解自己,理解他人与社会,能准确处理与他人特别是异性的关系。形成了积极乐观、活泼向上的个性。5、学生有了自我心理健康保护意识,心理出现障碍能即时寻找途径消除。6、周边群众文化素质得到提升,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家长学校自成立以来,共举办家长培训班四十次,培训家长8000多人,每一个在校学生的家长都接受过心理健康教育培训。7、学校形成了人性化教学的特色。在研究实践中,我们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在学生中展开自我完善活动 (赵维桢)中学生家庭抗拒行为与争取独立的探索(张伟虹)“暴

14、力”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对策(赵英龙)协助中学生形成良好性格的途径(邵鸿娟)准确对待学生的情绪发泄(赵维桢)协助学生克服学德无助的失落情绪及自信心的培养(赵英龙)浅谈高中生学习中的焦虑情绪(马亚妮)青少年情感特点与教育(范春会):9、协助中学生走出早恋误区(赵莹莉)10、正宁四中学生情况与瑞文标准推理测验成绩比较分析(魏冯选)11、如何协助学生树立准确的前途命运观(巩正宁)12、教育现代化几个问题的思考(赵维桢)13、心理健康教育召唤办好家长学校(魏冯选)14、成长的启示(赵维桢)总之,心理健康教育和后进生转化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持续调适自己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的过程,需要持续学习、持续总结;也是一

15、个抱着求真求实的态度持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要提升理解、不懈努力,在实践中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培养出一批擅长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提升学生的综合心理素质,为将来更好的搞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课程资源一 “中学生家庭抗拒行为与争取独立的探索”实例研究分析:正宁四中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 张伟虹个案(一):张某,女,14岁,父母中专学历,聪明活泼,性格开朗。在家一向懂事,有礼貌,自愿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有一次,爸爸不在家,妈妈做饭没有水,等待张某回家到单位对面的水房抬水,而张某放学后,没告诉妈妈,跟同学玩去了。妈妈左等右等不见人,张回家后,妈妈就把气泼到她的身上,指责她,张不愿接受妈妈的责斥,顶了嘴,妈妈一气之下打了她,事后她哭着走出了家,一天没回去。分析:这种抗拒行为属于无意义抗拒行为,张X与妈妈争执的结果对于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