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31450228 上传时间:2023-06-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版行动导向教学法六步骤项目教学法在机电专业中应用汇编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机电专业;应用 长期来,职高专业课的教与学依然存在着“学生没兴趣,教师很茫然”的状况。如何摆脱传统的僵化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培养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是值得职高专业课教师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项目教学法是以实际的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 一 、项目教学法的具体特征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最大的区别是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的

2、模式,即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它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项目的选取是学习的关键,选取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的对象为材料,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能调动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提供学习资源、创设学习环境是教师最主要的工作,以学生完成项目的质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自己完成项目任务,而不是教学目标。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 根据项目教学的教法思路和教学设计原则,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步骤可分为如下六步 确定项目任务。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项目任务

3、同学员一起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任务分解。由学员制订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将工作程序分解成可行的模块,保证项目的完成。 操作示范。在教学过程中,操作示范十分重要。学生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先模仿再提高,对元件的测量、整形、焊接等内容都必须有规范的演示,才能有较好的效果。 项目实践。每个学生都要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和相应的任务,通过大量可行的任务,引导学生有兴趣地参与自主学习。 团队协作。项目教学中不是教师包揽解决所有问题,而要组成学习小组,开展组内交流、互助,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项目。 学习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直接由完成项目的质量情况来衡量,包括教师评价、学习小组评价和自评三部

4、分。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根据项目教学法的具体要求,试以机电专业电视机课程为例,说明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首先将电视机组装这一项目分解成八个模块,然后将模块又分解为任务,具体如下 识图训练模块让学生能根据原理图快速找出相应的元件,识别元件名称、型号、数值、规格等内容,并了解电路的结构、功能和大致位置。 电阻器训练模块通过对电阻器进行识别、测量、整形、组装、焊接、检查等操作,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快速识别色环电阻的阻值,并用万用表进行核对,小组内进行交换检查。 晶体二极管训练模块通过对晶体二极管的识别、测量、整形、组装、焊接、检查等训练,让学生掌握二极管的型号、测量方法、质量判别、极性判别、焊

5、接要点等内容。 晶体三极管训练模块通过对晶体三极管的识别、测量、整形、组装、焊接、检查等操作,让学生掌握三极管的型号、测量方法、质量判别、极性判别、焊接要点等内容。 集成电路训练通过对主集成块、伴音集成块的识别、组装、焊接等训练,要求学生掌握集成电路引脚顺序、焊接技巧等。 电容器训练模块通过对瓷片电容、绦纶电容、电解电容等进行识别、整形、组装、焊接、检查,让学生掌握电容器的相关知识。 其它配件组装训练模块对电位器、插头、排线、按钮、开关、高压包、高频头等配件的识别、组装,掌握配件组装的相关要求。 通电调试训练模块在整机装配完成以后,衡量装配过程是否成功,最直观的就是能否通电成功,然后进行正确调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项目完成后,先由学生自己总结实习心得,完成实习报告;再进行组内互评,推选优秀作品;最后由老师评选优秀作品,对学生进行鼓励。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一定能够把项目教学法这种新的教育模式广泛应用到职高的专业课教学中,为新时期的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我们*。 参考文献 1葛金印.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202x- 2陈其纯.电子线路M.高等教育出版社. (责任编辑 付淑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