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50214 上传时间:2023-05-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0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三年级地理试题之欧洲西部(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识地后析理一一地理 点;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试题高三地理试题欧洲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壮更尾皮的变化在建筑保温材料还没有普遍应用的时代,从大 西洋沿岸往东至俄罗斯,欧洲传统民居的墙壁在厚 度上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1 2题。1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传统民居墙壁逐渐变 厚的主要原因是()A.温差逐渐变小B.气候的海洋性越来越强C.太阳辐射逐渐减弱D.气候的大陆性越来越强2 .由英国南部至俄罗斯西部,自然带的变化所体现的规律是()A.由沿海向陆的变化 B.由赤道向两极的变化C.非地带性D.垂直地带性德国是欧洲西部的经济强国,对外贸易居本区第一位工业 高度现代化,工业中心多,分布密集

2、。据此回答34题。3 .关于德国工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化学、采煤、钢铁、纺织等B .德国工业生产所需的煤炭资源主要靠外国进口C.德国的工业在全国分布很不平衡D.德国南部的法兰克福已发展成为宇航、飞机制造和微电子 中心4 .有关德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A.首都是波恩B.法兰克福位于多瑙河畔,为德国最大的航空港C.汉堡是北部的工业中心,也是最大的海港D慕尼黑位于中部,新兴工业发达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 X以北为陆地,Y以南为陆地,XY之间为海洋,读图完成5X 40 NY P - 20 NQ - 一 0,20 C经度)7题。5,图中四地,年太阳有效辐射量最大的是()

3、A.X地 B.Y地 C.P地 D.Q地6、P地的大气环流形势是()A.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B.常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C.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D.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 7、当中南半岛农忙季节时,X、Y两地()A.出现炎热干燥天气B.Y地干燥,X地多雨C.都普遍吹偏西风D.正是甜菜收获季节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810题。8.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 土堞、水源 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 D.地形、河流9.10.11.12.13.14.15.16.17.18.19.乙地由于不合理濯流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

4、失B.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洪涝灾害甲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包括欧亚大陆桥西端扼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经济腹地覆盖整个欧洲A.B. C.D.下图为某国家局部地区及其河流两侧等高线、等潜水位线示意图,读图回答1113题:图中河流与黄河的共同特点是()A、冬季有结冰现象B、径流季节变化大C、均是夏季流量大D、含沙量大根据图息判断,此图反映的月份是A. 10月B. 7月份C. 4月D. 1月份关于图中圆周地区工业的说法,正确的是A.资本集中程度高,以轻工业为主B.是典型的分散型工业地区C.以高技术产业为主的新兴工业区D.以燥铁资源开采建立的工读图,完成1415题。图中箭头表示

5、两种不同矿产的运输方向,A.铜矿、石油B.石油、铁矿C.煤矿、铁矿D.铁矿、铜矿图中四地工业兴起的主导因素与序号组合正确的是A.原料一,知识和技术一B.煤铁资源丰富一,能源一C.知识和技术一,煤铁资源丰富一D.原料一,能源Y)下右图为某日欧洲西部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617题. 影响甲气压中心形成的因素是A.海陆分布 B.纬度 C.洋流 D.厄尔尼诺现象 该日甲地的天气状况最有可能是A.大风 B.阴雨 C.晴朗 D.低温 读世界某局部区域图,回答1819题。甲区域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与气候类型的组合正确的是A.大牧场放牧业地中海气候B.季风水田农业一一亚热带季风气候C.商品谷物农业一一温带海洋

6、性气候D.乳畜业温带海洋性气候鹿特丹港兴起的主要区位优势是52 N常年平均风向B.位于南半球,PQ为晨线A.位于莱茵河的入B.扼波罗的海航线要冲C.地处亚欧大陆桥东端D.西接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2021题。20 .对图甲和图乙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图甲多峡湾的原因是海浪的侵蚀作用 B.图乙所示地区地形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南北纵列分布C.图甲所在半岛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D.图乙比图甲的降水多,且分配均匀21 .两图所示地区河流的共同特征是:A.有多种补给水源 B.有较长的结冰期C.有凌汛D.含沙量大2008年10月24日,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在人 民大会堂开幕。中国国家

7、主席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 “亚欧携手,合作共意”的讲话。读亚欧四个区域 图,回答下面2224题。 I:业区巴化;i;匚二1居住区工业分布示意22 .上图中数码所示地与下列“常年平均风向”、“工业分布”示意图连线正确的是()A.一甲一A、一乙一B、一丙一C、一丁一DB.一丁一A、一丙一B、一乙一心 一甲一DC.一乙一B、一丙一C,一丁一D、一甲一AD.一丙一C、一乙一D、一甲一A、-T-B23 .中国与四国“合作共赢”,根据你掌握的地理知识,最不可能的是()A.国出口煤炭资源到中国 B.中国与国合作开发轻工业产品C.中国出口煤炭资源到国 D.中国从国进口铁矿石24 .下列关于图中四国说法不正确的是

8、()A.国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是乳畜业 B.国东北部与中部是中小企业集聚的新兴工业区C.国人口再生产类型是传统型 D.国人口总量大,城市化水平不高下面甲图中PQ为晨昏线,乙图是甲图中的对应河段及其附近的等潜水位线图,丙图中的 年径流量曲线图是从乙图中A、E两处测得的,读图回答2527题。25 .关于甲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北半球,PQ为昏线C. PQ间的实际距离约为20Km26 .关于河流EF段、CD段的说法,正确的是D.图中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小A. 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B. EF段流向为由北向南,C. 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D. EF段流向为由南向北,CD段河水补给潜水CD段河水潜水补给

9、河水CD段河水潜水补绐河水CD段河水补给潜水27 .比较a、b、c、d的数值大小A. abcd B. abc c图7为某沿海地区略图,P为河流,Y表示洋流。据此, 完成2830题。28 .洋流Y最有可能是A.加那利寒流B.北大西洋暖流C.千岛寒流D.墨西哥湾暖流29 . P河所在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最有可能是A.季风水田农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30 .下列关于G河所在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冬季寒冷干燥 B.夏季高温多雨 C.全年盛行西风D.冬季盛行西风31 . (30分)图9为世界某区域1月、7月等压线与主导风向示意图,那不勒斯、巴里的降水 量(mm)如图10所示。完成下

10、列问题。IS* 那不勒斯70605040302010am f30巴里图1口(1)调查发现位于卡昂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冬季远大于夏季,据图简析原因(4 分)(2)(3)(4)简述那不勒斯和巴里的降水差异,并解释其原因。(8分) 分析地中海对图示地区地中海气候的影响。(10分)面临的问题。面分)环地中海地区成为欧洲水果、蔬菜、花卉等“时鲜业”生产基地,简析其有利区位条件和参考答案:(1)冬季欧洲西部地区等压线较夏季密集,(2分)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气压梯度力)大,(2分) 风速快,发电量大。7月均 温CP)1月降水 量(E)了月降水3 斗降水量Crm年日照的数 C小时)R2012. 6

11、20. 751. 150. 6824 51975. 3Q1111-8. 423. 31. 242. 2193. 72975. 7.材料二: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和法国有关 专家经过考察,发现北部、贺桂麓地区的小气候 十分适合优质葡萄的生长。人民经过两年的辛勤 劳动,一起完成3万亩葡萄基地和防护林的建设。(1)读材料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走西口对Q地产生的影响。(4分)(2)读图,我国一条重要的河流流经Q地,请描述此河流在该河段的水文特征。(8分)(3)据图二、,表分析法国R地一月份均温比Q地高的主要原因。(6分)(4)与法国R地葡萄园相比,请说出贺拦麓地区发展葡萄种植有哪些有利条件?(6分)

12、参考答案:开发土池;带去了农耕技术:媛解了劳动力不足:促进了经济发展,文化交流.水量较大、季节变化大、主汛期为夏汛;有结冰期,有及汛:含沙量较小:水流平稳;(3KDR地海拔较低,冬季R地受来自海洋暖湿气流(西风)的影响,而Q地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R地处沿海,Q地处陆.有利条件:夏季高温,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劳动力丰富廉价冬天气温低,病虫害少土地租金低37. (26分)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樟木沟(中国境)南起中尼边境的樟木镇,北至喜马拉雅山脉通拉山口,位于聂拉木县境的通 拉山口自古以来是由通往南亚次大陆的门户,也是青藏高原与喜马拉雅山脉南坡高山峡谷地带 的分界,更是连接珠穆朗玛峰南坡和北坡的必经关隘。在库木沟西部的冈仁波齐神山在佛教徒 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樟木镇是樟木沟里最繁华的地段,往来樟木镇的以“三类人”居多。 图11是地区简图,图12是聂拉木县境樟木沟区域海拔示意图。图11图12(1)简述的地形特征。(6分)(2)说出地区可以开发利用的清洁能源,并任选一种分析其丰富的原因(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