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31449251 上传时间:2023-03-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当今世界是一个加速变化的世界,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更强调灵活性和应对变化的能力。而随着企业商业模式、业务流程迅速改变,对企业管理软件的支撑提出了更多挑战,企业需要软件有更强的适应变化的能力。因此,企业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信息资源的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生产经营、管理决策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本文就基于企业管理信息化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标签: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引言: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我国企业逐渐走向集团化、多元化、产业链化、国际化,在此大转型背景下,面对激烈

2、竞争,需要提高对各种变化的反应速度,需要提升管理水平。而管理信息化作为满足这些需要的支持手段,是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企业的布局和战略合作也出现了各种产业链的全面整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具备集团化管理、多组织协同、产业链协同、国际化运营、随需而变的能力。一、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涵义所谓的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管理的各个活动环节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的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工作流集成和整合,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过程。而企业信息化内涵就是以减少不确定性为目标,以提高信息能力为核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企

3、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进行改造和变革,其最终目标是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这种信息化是将企业中整个生产过程、经营管理流程以及其他业务等,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加工形成新的信息资源,使企业各个部门都能掌握业务信息动态,以作出有利于企业生产优化的科学决策,使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另外,企业信息化的实质是通过企业信息能力的提高而引起的企业由高熵状态向低熵状态的持续过渡和转变过程。它体现了今天企业的经营管理与企业信息化技术相交融的新的管理模式。二、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常见问题(一)信息系统与企业战略目标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一方面,信息系统的应用与企业的管理战略之间出现诸多不协调,虽然在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和应用

4、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花费了大量的资金,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没有产生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组织错误地将信息系统看成企业的战略目标。于是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对策使信息的投人变得越来越庞大,而企业并未获得相应的灵活性和快速反应能力。而实际上,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满足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将会提高管理水平;同时管理要纳人信息系统的规范运作,先进的管理思想也将不断融人信息系统中。(二)企业管理基础比较薄弱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使数据管理、业务管理、信息处理更加规范化。由于一些企业的管理水平低,在管理进程上带有随意性,企业生产和管理各部门之间不能进行协调,使得信息闭塞,于是出现了信息不谁确,无法实现信

5、息资源共享的情况。如果企业的管理水平很低,那么就很难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即使利用了非常先进的信息技术,其体现出来的效果也是非常差的,只能是形式化的,而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管理信息化。(三)财务风险问题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一项高成本的项目,并且实施过程中面临复杂多变的情况,这些都要求企业做好财务成本的预算工作。如果对实施成本或各种意外情况所需的支出预算估计不够,就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造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中的困难,严重时还可能导致项目的搁浅。国内外因财务危机而失败的例子为数不少,企业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四)先进信息技术应用企业购买功能较先进的信息系统,但由于自身的使用水平跟不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6、,信息系统的功能未得到充分利用;有时并不是因为企业的盲目购买,而是因为供企业挑选的余地不大,或是企业出于前瞻性考虑,信息系统先进的技术得不到充分应用。三、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一)提高认识,统一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不仅仅是进行技术变革,同时也是对以往陈旧的管理模式进行更新。要想实现企业管理信息化,首先必须解决的问题就是提高企业所有员工的思想认识,特别需要企业领导层重视企业管理信息化,只有企业管理层给予高度重视,然后作出科学的决策,这对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具有促进作用。在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初始阶段,要把一些数据输入到计算机中,并且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随时处理,整个工作的工作量是非常大的,而且很枯

7、燥,此时企业领导的关心和鼓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企业选择了管理信息化,也就是选择了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二)加强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建设关注企业战略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战略信息化建设符合顶层设计的先进理念,企业经营始于战略制订,只有关注战略,才能选择更精准的落实工具和方法;其次,关注战略以及支撑战略的业务,才能让IT主管部门融入企业、理解业务,从而更好地为业务服务,获得业务部门的理解和配合;最后由战略入手能更好地掌握当前应用整合的发展趋势。(三)财务管理信息化,即实施企业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内部各单位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财会部门能同步得到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每一次

8、业务活动的信息,并实时进行核算,提高会计核算的速度。控制录入数据的更改,对更改的数据要作特别标识以备核查,做到会计核算包括生成会计报告的软件程序不可随意更改,确保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因此,企业必须强化基础管理工作,包括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仓库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销售管理、计量管理等,做到数据准确、及时。(四)加强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整合应用实现整合应用就要基于企业整体的业务模式,构建一体化的管理信息系统,包括战略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预算管理以及全面绩效管理是整合应用的着眼点。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在推行战略管理的同时,还要加强流程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预算管理和全面绩效管理。同时

9、,将这些信息化管理整合,以更好地应用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信息化企业管理的整合应用,可以通过企业资源的计算机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以ERP为主导的企业信息系统。通过建设以ERP为主导的企业信息系统,实现对战略管理、流程管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预算管理以及全面绩效管理的整合应用。四、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随着现代化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网络上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企业所得到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企业管理信息化不再是传统的管理模式方法,已經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它的发展趋势就呈现出信息资源的开发朝着知识资源开发,信息管理朝着知识管理发展,成为一个知识的经济社会时代,企业管理者必须掌握如何用信息获得知

10、识、如何用知识获得管理策略、如何用策略获得经济收益,必须具备从海量信息中提取有效的知识、具备获得知识的能力、使用知识完善企业的管理,必须具备创新知识的能力、改进企业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保证企业在市场经济下具备竞争能力,不断提高企业员工创新能力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五、结束语总之,随着企业商业模式、业务流程迅速改变,对企业管理软件的支撑提出了更多挑战,企业需要软件有更强的适应变化的能力。我国作为目前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发展活力强、但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这样经济环境下的企业发展处于不断调整且不容放缓的状态。与多年处于成熟市场经济社会的西方国家企业相比,固化、约定俗成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企业身上很容易水土不服、治理有余但无法兼顾中式企业的灵活发展,而是否能灵活应变发展恰恰是中国集团企业走向世界、破旧标立新标的关键。参考文献:李岗.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3,20:6-7.2 高太平.企业管理信息化实施的几个关键点J.现代企业,2007,05:63-64.3 张芳.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施对策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1,06:4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