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31448629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生态文明建设(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以生态贵州为经典欠发达地域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探究摘要: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连续发展道路。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域,因为有限的开发,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贵州为经典的欠发达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良,更应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相协调关键字:漂亮贵州、生态优势、生态建设、跨越式发展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亡则文明亡。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汇报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纳入社会主义当代化建设总体布局,深入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

2、地位和作用,深入昭示了我们党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志和决心。生态文明建设也终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组成“五位一体”的当代化建设格局。引诉 胡锦涛说,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HyPERLINk/doc/t_blank漂亮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而中国广大的西部地域,因为有限的开发,依然保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以贵州为经典的欠发

3、达省份,山清水秀,环境优良,更应在生态环境优良的条件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跨越式发展相协调生态文明是一个高级文明形态,是当代文明体系的基础,其关键是人和自然友好相处。依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多个多样的,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路径。生态经济是把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互促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整体协调、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高度统一和协调发展。贵州独特的地质地貌和区位、良好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自然资源、湿润的立体气候等,加上千载难逢的开发机遇和宽广的市场空间,使贵州含有发展生

4、态经济的天然优越条件。同时,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定要求,也是符合贵州省情的必定选择。多年来,贵州一直高度重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机结合,省委、省政府前后制订了对应的布署和政策方法,努力推进人和自然关系的友好发展。1988年,经国务院同意建立了毕节“扶贫开发、生态建设”试验区,着力处理人口、生态和贫困的矛盾;上世纪90年代初确立了可连续发展战略,着力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进入新世纪,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强力推进以退耕还林为关键的生态建设。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标准、目标深刻地融入到“加速发展、加紧转型、推进跨越”的主基调上,融入到工业化、城镇

5、化和农业当代化的推进过程中。遏制“生态恶化”的有效路径全省上下深入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不停树立“保住青山绿水也是政绩”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根本路径。因地制宜,大胆探索,根据生态经济的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生态化。经过不懈的实践探索,在全省经济保持较快发展的同时,遏制生态恶化的趋势,积累了很多成功经验。毕节试验区围绕“扶贫开发、生态建设和人口控制”三大专题,坚持“边和贫困作斗争,边扩大生态张力”,坚持“把经济搞上去,把人口过快增加降下来”,不停推进经济社会实现全方面、协调、可连续发展。贵阳市为深入落实十七大精神,适应生态文明建设

6、的新要求和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新时尚,出台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决定,率先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使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加紧向纵深推进。在发展生态农业方面,晴隆主动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致富农民和治理石漠化、恢复生态双赢;贞丰县顶坛乡依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特点,引导农民主动种植花椒,引进花椒深加工企业,“顶坛花椒”成了全国著名品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生态恢复和重建取得显著成效;全部匀市大力发展茶产业这一富民产业和生态产业,促进了经济、生态效益最大化和人和自然友好发展。在发展生态旅游业方面,荔波县利用“申遗”成功之机,依靠“世界绿宝石”,确立了生态立县、旅游兴县的发展思绪,生态旅游业展现出蓬勃发

7、展势头;黔东南州充足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全州原生态自然风光旅游和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势头强劲,著名度和美誉度不停提升。在主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宏福企业被列为国家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新的清洁生产工艺,处理了水资源循环利用、废气回收利用,从源头上降低排放量,探索提升资源综合利用率的新路子;开阳县作为中国磷煤化工生态工业示范基地,经过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来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以“生态经济发展”促“生态文明建设”为经过生态经济的发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贵州省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方法。一是把发展生态经济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总体战

8、略。在新的形势下,贵州应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畜牧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逐步形成和生态经济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增加方法、消费模式和体制机制,探索一条从物质经济向生态经济、物质社会向生态社会、物质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变的道路。二是深入推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紧改进生态经济发展条件。贵州作为一个的山区省份和富水地域,必需坚持把以交通和水利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作为事关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促进人和自然友好的交通运输网络和水利设施,从而打破交通、水利等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瓶颈制约。三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贵州工业化要走新型工

9、业化道路,用生态文明的理念指导工业发展,根据循环经济的要求深入做大做强能源、原材料等工业,降低污染,降低能耗,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要大力发展原材料精深加工,延伸产业增值链和劳动就业链,促进产业集群式发展。四是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和乡村生态化。首先,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把城镇建设发展的着力点转向优化建设布局、扩大环境容量、提升绿色水平、改进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上来;实施城市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城市绿地生态体系;加强城镇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优化,使城镇的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能协调发展。同时,推进农村生态化,根据新农村建设要求,推进农村住宅生态化和村镇环境生态化。五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

10、境保护。寓生态建设于资源开发之中,融资源开发于生态建设之中,增创生态环境新优势,提升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经过植被保护、流域治理、土地整改和水土保持等方法促进生态建设,巩固退耕还林结果,认真实施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效实施55个县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作,探索资源节省、环境美好、产业开发和生态建设良性互动的发展路子。六是把制度建设作为生态经济发展的基础保障。应加紧建立和完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监管体制、生态系统监测、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使用等相关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在政策制订、计划管理、法规实施和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的统筹协调力度。还应加紧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赔

11、偿机制,充足利用经济、法律、行政等多个手段,协调处理经济快速发展和资源环境约束的突出矛盾,促进生态系统功效恢复和重建。结尾 贵州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人均耕地面积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尤其要珍爱宝贵的耕地,在贵州未来的发展中,必需“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严格根据省委向山要地、向山要城、向山要园区的要求,提升科学发展能力,坚持在“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的同时,科学合理地建设我们连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产业园区,建设我们漂亮可爱友好的家园。回顾建设生态文明和时俱进、不停深化的过程,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在自然和社会生态关系上的详细表现。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目标是可连续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要求之一,也是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之一,更是“努力建设漂亮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的出发点和着力点。实现贵州更加好更加快发展,必需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探索实践含有贵州特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扎实建设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全省各族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发展生产,富裕生活,实现贵州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