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441213 上传时间:2023-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理论学习资料发布日期:2012-03-12浏览次数:3256字号: 大 中 小 阅读的功能主要是:第一、吸收知识、信息。第二、受到思想品德教育和美的熏陶。第三、开发智力。第四、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阅读教学,是重点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一系列语文训练活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决定着语文教学目的能否完满实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阅读教学是识字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第二、阅读教学能够促进听话、说话和作文能力的提高。第三、阅读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促进智力的发展。第四、阅读教

2、学能够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一、阅读教学是以学生的阅读为基础的认知过程小学阅读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首先,认识的主体是小学生,客体是阅读教材(课文);其次,认识的任务是从课文中接受作者的知识、经验,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从而获得新的认识,培养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三、认识的基础是阅读实践;第四、认识的条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这些是阅读教学区别于一般认识过程的特点。(一)凭借教材的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学习表达阅读一篇文章一般要经历从语言文字入手,到理解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过程。而阅读教学在经历了从语言文字,到理解文章的内容、中心思想的过程后,再返回去经历从中心思想到语言文字表

3、达的过程,也就是还要指导学生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是一个从读学写的过程。(二)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指导实践 人们的认识过程一般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到指导实践。这个认识过程在小学阅读教学中表现为:从初步感知到深入理解,再到指导实践。这个过程比较明显地体现在一组(单元)阅读教材的学习上,也体现在一篇课文的教学之中。(三)阅读教学必须以学生的阅读、思考为基础读书是阅读教学的“本”,思维是阅读教学的“魂”,二者缺一便不成其为阅读教学。因此,阅读教学自始至终都离不开学生的读书和思维。1.读书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们主张多读,更主张“熟读”

4、与“精思”相结合。强调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读书作为基本环节,其中既有对传统的读书经验的继承,又有丰富和发展。义务教育大纲指出:“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第一、读的训练,除了朗读,还有默读。第二、在阅读教学中,与其他训练相比,读的训练最多,不是偶尔为之。第三、读的训练最重要,其他训练不能与之等量齐观。同时,大纲对朗读、默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其中,默读有一项核心的要求就是“边默读,边思考”。读书“贯穿全程、落实全体”尤为重要。2.阅读教学要以学生的独立思考为基础进行思维训练、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是进行素质教育、造就一代新人的需要。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而

5、阅读能力的核心是思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使学生由敢于提出问题,到善于提出问题,到经过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再到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要做到,学生有问题随时可以提出,有认识、有体会随时可以发表。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创见。这既是理解课文、培养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培养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前提。义务教育大纲提出:“阅读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习独立思考,学习怎样读书。”阅读教学的全过程,必须以学生的读书、思考为基础。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一)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1.从小学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来看

6、工具性和思想性的辩证统一,是语文学科的突出特点。思想教育是各科承担的共同任务,而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其理解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特定的任务。把工具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才以实现语文教学最优化-培养语文能力的最佳效果和陶冶性情、打动人心的思想教育效果。2.从阅读教学的内容来看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凭借一篇篇课文。任何一篇课文,语言文字形式和思想内容都是密不可分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呈现出来的。 “文”和“道”的关系,与语文教学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两个既有密切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的联系在于,文章的“文道统一”的关系,决定了语言文字训练应当和思想教育相结合;有

7、了二者结合的意识是前提,在教学中做到有机结合是关键。3.从阅读教学的过程来看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当然要着力抓阅读基本功的训练。任何一项阅读基本功训练,都不能脱离课文的思想内容孤立地进行。阅读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要了解文中写了哪些事物,表达了什么思想,抒发了怎样的感情,总之,是要培养认识事物的能力。而理解思想内容离开了语言文字,得到的认识也是肤浅的、苍白的、没有根基的。(二)在理解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1.对思想教育要全面地理解思想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宽泛,既包括政治思想方面以及道德品质的内容,还应包括未来社会需要的所有好的思想的、道德的、理念的、文化的教育因素,诸如,学会学习、学会

8、生存、学会创造。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思想内容,依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以便收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效果。2.明确实现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基本途径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要从语言文字入手,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学习作者是怎样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内容的。即“从文入手,以文悟道,因道学文”。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相统一的有效方法,是从语言文字入手,善于“渗透”,做到“润物细无声”。在具体操作上,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准确把握思想教育的“渗透点”,紧扣教材,渗透思想教育。注意克服随意性,思想教育的内容不要外加或随意拓展。(2)“渗透”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一

9、定要能够体现语文教学“激情-动情”的思想教育的特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内容,渗透思想教育。创设情境,自然渗透,以读激情,引起学生的共鸣。防止片面性,常见的一种情况是把阅读课上成串讲串问课文内容的问答课。这样的语言文字训练似有实无,反映出重思想内容的分析、轻语言文字训练的片面性。另一种情况则相反,片面强调语言文字,只注重语言形式的分析,忽视对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的感悟,把阅读课上成离开课文内容的词句练习课,反映出重语言文字、轻思想内容的片面性。 三、阅读教学和听话、说话、作文教学相结合(一)阅读教学和听话、说话教学相结合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听讲、质疑、回答、讨论,乃至朗读、复述等,都是在进

10、行听和说的训练。阅读与听话、说话的关系非常密切,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增强自觉进行听、说训练的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对学生的听、说应有明确的要求。听的方面,注意学生是否精力集中地在听老师和同学说话,听清楚了没有,听懂了没有,及时进行训练。说的方面,要训练学生说普通话,用词恰当,语句完整通顺,没有语病,音量和语速适中等。教师要有意识地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训练学生听和说;此外教师应当为学生作出示范,用自己准确、生动、规范的语言去影响学生,使他们的听、说能力得到提高。常用的听、说训练方式有以下几种。(1) 重述训练。课堂上老师提问、讲述或学生发言后,教师指定学生重述其内容,强化学生听话的注意力,同

11、时训练学生说话。(2) 听辨训练教师分别把课文中的原句和改换的句子读给学生听,让学生比较、体会,加深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并体会其使用的精妙之处。(3) 评价训练教师引导学生对同学的发言进行分析、评价、展开讨论,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地倾听别人的发言,思考自己怎样发言,积极参与讨论。(4)结合课文进行说话训练谈谈读文后的收获、体会,续说故事等。如学完了“我要的是葫芦”一课,老师可以提出“假如种葫芦的人第二年又种了一棵葫芦,叶子又生了虫,他能得到大葫芦吗?”这一问题,让学生续编故事。(二)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和作文有显著的区别。首先,它们各自有不同的目的,阅读是为了吸收,作文是

12、为了表达。其次,阅读和作文的完成过程是反向的,作文是从内容到形式,而阅读则是从形式到内容。阅读和作文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首先,从外在形式看,它们使用的都是书面语言,二者都离不开纷繁的事物和对事物的认识,就一篇文章来说,写文章的人必须解决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才能把文章写好。读文章的人同样要解决作者写了什么,为什么写和怎样写的问题,才算把文章读懂。明确了阅读和作文的关系,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一篇课文,首先,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写了什么,再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领悟文章的中心思想,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然后,了解作者是怎样围绕写作目的,运用语言文字表达内容的,指导学生读懂了课文,

13、在写什么和为什么写上有收获,而且使学生了解了作者是怎么写的,为学生作文做铺垫、打基础,从而做到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阅读为作文打基础,体现在许多方面,如学生从阅读中可以吸收各种知识,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丰富、积累语言材料;学习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提高认识水平;学习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以及确定中心、选择组织材料等表达方法,这些必然会有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逐步提高。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相结合,要防止几种偏向,第一、只管阅读,忽视作文,读、写分家。第二、学生尚未读懂课文就引导其从读学写,让阅读为作文服务。第三、学习、借签只着眼在作文方法,技巧上。方法是重要的,而对作文内容和写作目的学习、借鉴也是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