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31411591 上传时间:2023-06-0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进食中良好习惯的培养【摘 要】进食习惯不是自发产生的,必须是对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的培养。培养幼儿良好进食习惯是家庭、幼儿园重要课题,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幼儿的膳食平衡、消化器官的活动和预防疾病,及性格塑造与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有助与良好的进食习惯的养成。【关键词】幼儿 进食习惯 培养 态度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和独生子女的大量出现,家庭为幼儿提供了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不少幼儿却出现了不能正常的、良好的饮食的情况。孩子拒食、偏食、厌食、喂食、游食等现象较为严重。如何让幼儿形成良好放入进食习惯、正常饮食、促进生长发育,以是家长和老师十分关注的问题。幼儿的进食困难,是

2、常让幼儿园老师烦心,也是家长最感焦虑的问题之一。幼儿进食出现困难,往往连带影响其活动、发育和身心健康。而良好的进食习惯有助于幼儿的膳食平衡,有助于消化器官的活动和预防疾病,也有利于幼儿良好道德品质与文明的形成。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好的习惯必须从小抓起,进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幼儿身体健康。一、什么是良好的进食习惯良好的进食习惯指幼儿经常要保持科学的口味。也就是说,平时我们的孩子经常有旺盛的食欲,该吃饭的时候,能有滋有味的吃饭,不该吃饭的时候,也不会总想着吃零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要求是:安静愉快地进餐,正确使用餐具,饭

3、后擦嘴,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细嚼慢咽,咀嚼时不发出响声,不挑食偏食,不剩饭菜,就餐时不发出声音,不乱扔残渣,掌握正确的就餐姿势等。良好的进食习惯还包括在吃饭时不受到干扰,如吃饭是不玩玩具、不看电视、画册等。零食要适量,三餐要定时、定点、定量。不喂食、厌食,节假日不暴饮暴食等。其中此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进食态度、,按照个人孩子生理的特点与个性特征也与引导孩子良好进食有关习惯。二、幼儿进食难的个案分析大家不难见到,幼儿们在玩玩具是快乐的,参加游戏时是快乐的,成功完成某个动作更是快乐的,然而幼儿们进食时却又表现出不愉快的情绪,探究其原因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乐乐,三岁,小班幼儿。场景一:午

4、饭时间到了,奶奶叫乐乐过来吃饭,乐乐慢悠悠的从电视机前走到餐桌前,坐在椅子上,乐乐歪着身体,饭也吃的很慢,奶奶不时的往乐乐碗里夹菜,催促乐乐快吃。而乐乐拿着勺子不时的望望这、望望那,只吃了两小口便跑到玩具那玩了起来。奶奶看到很生气,忙叫乐乐回来吃饭,乐乐嘟着嘴,很不情愿的回到餐桌前,在奶奶的催促下那这勺子吃了一口,便用嘴咬着勺子,皱着眉头,再不吃了。奶奶说:“这是你最爱吃的土豆泥,怎么不吃了呢?”乐乐歪着头说:“我不要吃,我要玩玩具。”奶奶心疼乐乐,便说,“好好你玩,奶奶喂饭给你吃好么?”乐乐一听,高兴的跑过去玩了起来,奶奶呢?则拿个勺子跟在乐乐后面一勺一勺的喂乐乐吃饭。刚开始,乐乐还会吃两口

5、,到后来,奶奶怎么哄乐乐她都不吃,不停的哭闹。妈妈刚下班回家,一看到乐乐又不吃饭便把乐乐抓住,使劲的给孩子喂饭,乐乐不停的挣扎,嘴里的饭也不咽,都吐了出来,妈妈气的要打孩子,被奶奶拦住:“住、这会不吃我一会再喂,干嘛打孩子?”一顿饭下来,乐乐只吃了四、五口饭,还把衣服吐的很脏,孩子哭个不停,大人也跟着孩子生气。场景二:有段时间,我发现乐乐每次吃饭时看到饭桌上的饭菜她就愁眉不展,一口也不想吃,眼睛总是向零食那望去,总想着冰箱里的冰激凌、巧克力、果奶等。爸爸哄乐乐:“快点吃饭,吃完了爸爸奖励你吃巧克力吃!”妈妈反驳到,“吃什么巧克力,吃了就更不爱吃饭了,本来就不好好吃饭。你就惯孩子。”乐乐一听到不

6、给她吃零食,就不停的吵着要吃巧克力,不管爸爸妈妈怎样劝说她就是不吃饭,乐乐不吃,妈妈就唠叨,唠叨不成就打骂孩子:“你为什么不吃?”“我不吃,不想吃,讨厌吃”。场景三:乐乐今天背会了两首诗,爸爸很高兴说要奖励乐乐食物,乐乐便吵着要吃“肯德基”“薯条”,爸爸就带乐乐去吃。后来只要爸爸说要奖励乐乐,乐乐便要吃“肯德基”。场景四:乐乐九月刚入园的一周,妈妈去接乐乐,老师就告诉乐乐妈妈,“开学以来,乐乐一看到荤菜就摇头我不要,每次我们都把乐乐碗里的荤菜挑出来,可乐乐还是皱着眉头,很不高兴。自己只吃一两口就不吃了,别的小朋友都吃完了,她的还会剩好多。哭着要大人喂饭,不喂便不吃饭。每餐都要老师喂,一餐饭我们

7、要费近一个小时来喂她吃饭”,老师也很苦恼。让乐乐妈妈在家训练乐乐自己进食,而乐乐呢?从来都是妈妈和奶奶喂着吃饭,妈妈怕让孩子自己吃会弄撒饭,还会将衣服弄的很脏。三、结论(一)幼儿不良进食习惯分析从乐乐的情况我们在现实中经常会遇到,在乐乐身上出现的不良的进食习惯分析,主要存在有以下问题:1、 挑食、偏食,喜爱吃零食。三岁孩子的种种不良习惯折射出家长在进食上的偏好。乐乐的父母对饮食结构不太了解,喜欢吃什么就天天吃,不爱吃荤菜,还喜欢吃零食,家里存有好多零食。孩子天天和大人生活在一起,饮食习惯深受大人的影响。2、 大人害怕孩子把衣服弄脏或怕孩子吃饭太慢,就由大人喂食,自己不能够进食。忽视孩子生理发展

8、要求,会阻碍孩子动作协调能力的发展,不能形成正确的就餐姿势。3、 大人意见不一致,一味迁就孩子的不当要求:或是强迫进食、或是不恰当的强化,使孩子形成了进食的错误认识,产生了厌食。如奶奶和爸爸是一味的宠、惯孩子,妈妈则是强迫孩子进食和打孩子。4、边玩边食,将零食、玩具成为孩子吃饭的条件,使孩子不能够专心吃饭。5、一味的宠孩子,用高脂肪的“垃圾”食物作为孩子的奖励,吃不健康的食物。孩子在吃这些食物过多后,既对身体不利又影响了孩子三餐的食量。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幼儿不良进食习惯都在成人不当的养育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要培养幼儿良好饮食习惯要从小进行进食的积极引导和强化,家庭、幼儿园要把培养幼儿良好饮食

9、习当作头等大事来做。(二)创设良好的进餐环境,培养良好的进食习惯家长和幼儿园首先要做好幼儿的营养膳食工作,只有膳食适合孩子的胃口,孩子才会对食物感兴趣,不挑食厌食。合理的膳食是培养幼儿良好进食习惯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和物质能量代谢的必要条件。只有营养合理,才能对体格、大脑、智力、心理与行为诸方面产生良好作用。幼儿的合理营养,是指膳食中含有机体所需要的一切营养素和热量,摄入的食物满足幼儿身心需要,易消化,促进食欲,不含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幼儿能按时、有规律地进餐。1、 了解幼儿的膳食心理,搞好食物调配烹饪幼儿生性活泼,好奇,模仿性强,膳食心理极易受父母和教师对食物好恶态度的影响,也

10、易受食物色、香、味、形和量的影响。如:23岁幼儿常常喜欢按固定不变的饮食习惯进食,如坚持使用固定颜色和形状的餐具,固定座位,甚至爱吃固定不变的饭菜品种,每天肉菜拌饭等。这段话不通,请调整我们可将孩子平时不爱吃,但营养丰富的猪肝、胡萝卜制成馅,做成饺子和包子,使他们乐于接受,增进营养素的摄入。幼儿的膳食要特别强调多样化,粗粮细作,细粮巧作,变换花样。任何菜肴都应讲究刀法,整齐、变换的线条和图案能给幼儿新鲜感,促进食欲。在幼儿园,老师可以和幼儿一起讲讲好吃的蔬菜,介绍一下当天的蔬菜,包括菜名、菜的颜色、菜的营养,对小朋友生长发育的作用,并把这些介绍编成小歌曲,小儿歌让幼儿一起学习。从而促进幼儿的食

11、欲。2、家长的态度很重要在幼儿吃饭的问题上,妈妈的心态很重要。因为幼儿的胃口几乎随时会发生改变,所以当你精心制作了他上一顿喜欢吃的东西,端到他面前时,他也许一口也不要吃。其实,你的孩子并不是存心捣蛋,只是他真的不想吃,可能他不喜欢这种吃法,而不是这样东西,所以换一种制作方法试试。要培养孩子的进食兴趣,尽量提供孩子爱吃的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家长在遇到幼儿不良饮食习惯时,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去纠正它,而不是一味的宠、惯幼儿,或打骂幼儿。例如乐乐,我会讲故事给她听,“小黑兔好饿哦,要吃半口饭才有力气爬山”,哄她吃饭,前十分钟,乐乐大約吃了少半碗的饭菜,后十五分钟,边听故事边吃,共吃了一碗飯菜和小半碗汤

12、。今天吃米飯,乐乐心情很好,看到我,她吃了一大口的米饭,吃完饭,她停下来用力的舔食汤匙,然后愉快的笑了。吃饭过程只有被妈妈喂吃了一口,费时二十分钟吃完,最后一口,她大叫:“小姨,我吃完了”。相反,奶奶、爸爸的一味迁就,妈妈的强迫都会使乐乐对吃饭产生错误的认识。这一段意思表达不清?幼儿不良的饮食习惯常常是模仿成人而习得,或是缺乏训练、娇惯和放纵所致。所以父母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为幼儿树立一个好榜样。大人对某种食物的喜恶不要影响给孩子,不要以家长的口味来安排孩子的饮食,否则易形成挑食和偏食的的坏习惯。如乐乐家长不爱吃荤,爱吃零食,家里备有好多零食,导致乐乐挑食、不爱吃荤、爱吃零食。零食要控制。许多家

13、长为了给幼儿“加强营养”,给幼儿每天的饮食配餐多以肉食为主,此外还提供许多高、精、细的副食品,如糕点、巧克力等。幼儿摄入这些高糖、高热量的食物后,引起血糖增高,大脑中饱食中枢兴奋,摄入中枢受到抑制,使人觉得饱而没有食欲。许多家长反过来又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像乐乐的爸爸,一味的给孩子肯德基、薯条,很不利于孩子正常的三餐。同时还用零食作为吃饭的奖励,这使幼儿脑子利只想着零食而更加不能好好进食。因此家长要逐步掌握幼儿的饮食规律性,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吃饭的时间最好要固定,使幼儿在每次餐前保持空腹,产生“饥饿状态”,以刺激大脑进食中枢产生食欲,这样既可以避免偏食、厌食的发生,又同时使幼儿在

14、进餐后感到身体和情绪上的满足,产生快乐感,这种满足又可以进一步促进食欲的良性发展和完善;合理控制幼儿吃零食,不选择含糖量较高的饮料、零食,以免引起中枢神经抑制,影响正餐时的饥饱状态。如果吃零食的数量太大,会影响三餐食量。另外零食中往往添加了各种食品添加剂。包括香精、色素、糖精乳化剂、漂白剂、抗氧化剂等等,它们对成年人来说是无害的但队身体代谢机能还不健全的幼儿来说却不可不防。3、其次要让幼儿在宽松的氛围中进食,这对于幼儿良好进食习惯的培养相当重要。创设良好而健康的进餐环境有助与良好的进食习惯的养成。是要在光线充足、空气流通、温度适宜的房子中进餐,餐具和食具清洁美观、大小适宜,室内布置优雅整洁,并

15、能适当的选用在幼儿进食时生理节奏合拍的优美动听的轻音乐伴奏,从而帮助幼儿进食。而进餐环境中的噪音、喧闹、拥挤的污染会使幼儿大脑皮层抑制,影响膳食的质量和消化吸收。良好的进餐环境还要求膳食气氛和谐,不强迫幼儿进食,不体罚或批评,使幼儿情绪愉快的进餐。这要求:1)、不强迫幼儿进食。幼儿的身体发育迅速,却又十分稚嫩,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健全。过多的外界刺激会造成各种兴奋灶相互影响,相互抑制,出现兴奋灶的弱化。进食中,教师为了让幼儿吃饱吃好,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往往不厌其烦地提醒幼儿:“别说话,好好吃”、“快点吃”、“不要把饭粒撒在桌上”、“保持桌面的干净”、“注意细嚼慢咽”等等。原本愉快的进食顿时

16、严肃起来。幼儿必须运用较低的记忆能力记住相当数量的规矩,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按要求吃饭,这势必造成兴奋灶的抑制与弱化,注意力分散,消化腺分泌减少,食欲下降。另外,从生理解剖特点来看,神经系统调节反应的区域与消化腺的区域都在下丘脑中位,凡能影响高级神经活动兴奋与抑制的一切因素都能影响食欲,其中情绪起了重要作用。当人的情绪低落时,消化腺受到抑制,就没有食欲。教师对吃得慢的幼儿的催促(事实上,就餐一开始教师就不断地对所有孩子催促),以及对规则不时地提醒,使幼儿的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影响了食欲,甚至会引起幼儿情绪上的反感、恐惧、紧张,造成食欲不振、厌食、畏食。不要总是强迫幼儿吃饭,父母在喂孩子吃饭时催促孩子快嚼多吃孩子少有怠慢就发脾气,或用威胁的口吻及方式强迫孩子吃饭使孩子十分反感。在案例中,乐乐的妈妈对乐乐不进食时的强迫、打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乐乐良好进食习惯的养成。强迫幼儿进食还会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发育。首先,幼儿在极不愉快的情绪下进食,没有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