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31410713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3.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安徽合肥包河区七下期中语文试卷1. 默写。(1) 马上相逢无纸笔, 。(岑参逢入京使)(2)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3) 木兰诗中描写北方战场寒冷,环境恶劣的诗句是: , 。(4) 默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 , 。 ,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列问题。 千百年来,咏月的诗人不记其数,中国人之钟情月亮,在于其明澈而不炫目、宁静而不沉寂。秦风汉韵,唐诗宋词,都融在如练的月华中。古人咏月,让人看见的不是jio洁的月光,而是千年诗赋的动人华章。月亮那温馨怡人的风致,飘逸脱尘的气韵,晶莹剔透的品质,慰籍了多少孤寂幽怨的心灵。月亮就是诗心,举头一望,心灵自会变得澄明。(1) 根据拼

2、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jio洁 澄明 (2) 选文第一句话含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3) 画线句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3. 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填空。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干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上面这段文字选自 (填作者)的海底两万里,行驶在海底森林的潜水艇是 。4. 综合性学习活动。学习了第二单元以“热爱祖国”为主题的课文后,你班将举办以“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综合性

3、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其中。(1) 主办者决定增设一个“我心中的中国英雄”环节,请你推荐一位你心中的中国英雄并写一句推荐语。(不超过 20 字)英雄: 推荐语: (2) 主持人在活动结束语中说了这样一段话,其中有些问题请你帮他解决。 通过本次班会,使同学们了解了爱国英雄们的光辉事迹和艰苦卓越,强不息的抗争精神,祖国今天的强大离不开英雄的奉献,而祖国未来的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奋斗,希望同学们会后,都能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i 画线句子存在成分残缺的问题,应将 删除。ii 画线句子标点符号也有一处使用不当,将“ 改为“ ”。 (3) 活动结束后,小明发牢骚说:爱国是大人物的

4、事,我们七年级学生谈爱国只是空谈,又不能真正为国家做什么事。针对这个问题,你将如何劝说小明?5.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老王节选 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_甲_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_乙_。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_丙_,_丁_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我忙去接

5、。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他只说:“我不吃。”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真担心他被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

6、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早埋了。” “呀,他什么时候” “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他还讲了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我回家看看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

7、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1)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选段的主要内容。(2) 请给第段中甲乙丙丁处选择一组恰当的词语 A僵尸 直僵僵地 直僵僵的 骷髅B直僵僵的 直僵僵地 僵尸 骷髅C直僵僵地 直僵僵的 僵尸 骷髅D直僵僵的 直僵僵地 骷髅 僵尸(3) 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什么样的品质?(4) 老王送来的鸡蛋是十个或是二十个,可作者却说“在记忆里多得数不完”,为什么?(5) 如何理解文末“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一句的含义?6. 阅读短文,回答各题。有一种善意不必说出来葛闪 那个冬日,鹅毛般的雪花

8、直到深夜还兀自下个不停。整个世界,都披上了白色的外衣。冷意,更是侵入了每一个人的骨子里。 母亲招呼完最后一批前来吃火锅的顾客,就喊上我和姐姐一起,忙里忙外地收拾桌子上的残余,准备打烊关门。母亲说,这么冷的天气,这么晚的时间,怕不会再有人来吃火锅了。 正说到这里,门外突然刮来一阵刺骨的寒风,两个“雪人”闯了进来。我们定睛一看,两个“雪人”一高一矮,明显是一对父子。这么冷的冬天里,男人的衣着竟还是颇显淡薄,脸色铁青,双手一边不断地互相搓着。孩子很小,约莫七八岁,他身上的衣装倒还算是厚实,小脸通红,双眼滴溜溜地在铺子的每一个角落里搜寻着。 男人作了一个深呼吸,半晌,才小声问母亲:“最便宜的火锅得多少

9、钱?” 母亲笑了笑,说:“十五块。” “十五块?”男人用手摸了摸鼻子,又俯下身子小声问儿子,“十五块,吃不?” 孩子想都没想,赶紧点了点头。或许,他的父亲是第一次请他吃火锅吧,以致他根本没有考虑十五块对于这个衣着寒酸的父亲来说是什么概念。 母亲走上前去,用手抚摸着孩子通红的脸庞,眼神里满是疼爱。我们知道,母亲又要大发善心了。母亲一向心善,经常“以貌取人”,对那些偶尔光顾且衣着并不光鲜的人以零利润做他们的生意母亲还常说,与人为善,自己也心安。自然,她的善念在眼前的这对父子身上也不会改变。 果然,母亲抬眼望向男人说:“这样吧,我们忙到现在,也还没顾得上吃晩饭,如果不嫌弃的话,不如大家凑合着一起吃,

10、就收你五元钱,你看怎么样? 男人的脸上蓦地现出喜色,把头点得如鸡啄米般,孩子也高兴得蹦了起来。尽管我们知道母亲心存怜悯,但也没想到她竟只收了他五元钱。五元钱,真的是太少了。 男人和孩子一定是从未吃过火锅,所以吃起来很有点狼吞虎咽的姿态。母亲边不停劝他们别噎着,边让我从厨房间里再上一些配菜,以便随时往滚热的火锅汤里添加。 我刚将配菜端上桌子,男人就将配菜中的肉脯丸夹了几个到孩子的面前,而孩子,亦连忙将肉脯丸塞进了嘴里。我惊得“呀”地一声叫了出口,母亲忙用手在桌子下狠狠地捏了我一下,用眼神示意我不要说话。 我不明白,那肉脯丸明明没下锅,虽然吃在口中并无太大异味,但也万万没有这种吃法的,母亲却为何阻

11、止我说出口来?我一为眼前的这个男人的“土”而感到好笑,又为母亲的这种做法而感到疑惑。此时,对面的男人似乎也觉出异样,停下筷子,问,怎么了。 然而,更让我吃惊的一幕又出现了。母亲笑了一笑,说,没事,继续吃!说完,母亲竟然也夹了几个没下锅的肉脯丸,且放进了口中津津有味地咀嚼了起来。我再度想张口,但又再度被母亲暗暗阻止住了。我和姐姐一生气,离开了饭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我们终于听到男人吃完,即将要走的声音。透过门缝,我看到母亲收了男人的 5 元钱,一直将他和孩子送到门外,看着他们离去才关上门,且来到我们的房间。 我心里有气,便问母亲:“没赚钱便也罢了,干嘛还要陪他一起吃那些根本就不宜入

12、口的东西?” 母亲说:“难道你们没看出?其实,这对父子明显是从乡下来的,也许,他们根本就没吃过火锅。如果我任由你惊叫出口,任由你说出真相,那岂不是刺伤了他的自尊心?”母亲叹了一口气,“每一个人,都是有尊严的,哪怕是再穷的人! 我们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母亲的一番苦心。姐姐又说:“你这样心善,与其收他们五元钱,还不如免费请他们吃一顿呢。 “不收钱,那岂不将同情演变成了施舍?”母亲笑笑,“有一些善意,还是不说出来为好。” 我和姐姐都没想到,文化不多的母亲,竟会如此体贴且小心翼翼地呵护了一个人的尊严。但我们知道,如果有朝一日男人明白这件事的原委,就会知道,那个寒冷的晩上,母亲不仅用善良的心温暖了他的身

13、体,更温暖了他的心。而我们,更从母亲的身上明白,有一种善意不必、更不能说出来。(1) 文中母亲的善意具体体现在哪些行为上?请一一概述。(2) 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描写天气的寒冷,是给人物活动设置背景,为后文写“吃火锅”的情节做铺垫。B文中第段写孩子“双眼滴溜溜地在铺子的毎一个角落里搜寻着”表明孩子心怀不轨,惹人怀疑。C本文的主题是每个人都有尊严,我们应当尊重他人,不能侮辱别人的人格。(3) 结合具体语境,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下列句子。 男人作了一个深呼吸,半晌,才小声问母亲:“最便宜的火锅得多少钱?”(4) 联系上下文,说说第段中“我和姐姐一生气,离开了饭桌,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生

14、气的原因有哪些?(5) 文章结尾处说“而我们,更从母亲的身上明白,有一种善意不必、更不能说出来。”,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7.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韩诗外传【注释】方:正在。辍然:突然终止的样子。喧:因分心而遗忘。裂:割断。(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i 卿今当涂掌事 ii 蒙辞以军中多务 iii 即更刮目相待 iv 其母引刀裂其织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i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ii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3) 孙权劝学和孟母戒子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4) 吕蒙和孟子的经历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