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31409675 上传时间:2023-12-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怀化市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模拟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52分)1. (6分) (2019六上莲都期末) 读句子,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在li yn_河畔的一个小镇上,一位盲姑娘正在弹贝多芬的曲子,可是还不够chn sh_。贝多芬走进小屋,按动qn jin_,弹出了动听的曲子。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to zu_了。 (2) 流传下来的一些yn y_,告诉我们许多生活gu l_。 2. (5分) 比一比组词田_ 木_ 土_ 主_ 课_由_ 术_ 吐_ 注_ 棵_3. (

2、6分) 数一数,填一填。 “西”共有_笔,第6笔是_。“里”共有_笔,第5笔是_。“来”共有_笔,第6笔是_。“巴”共有_笔,第3笔是_。“好”共有_笔,第5笔是_。4. (8分) (2018三上获嘉月考) 看拼音,写词语。gun chzho hunzo gown nunlio ku_sh xhun yngshui dochung qinjing jn_5. (3分) 找出每组适当的答案填在括号里。 (1) 书对书架正如课本对( )A . 钢笔B . 文具盒C . 学生D . 书包(2) 树枝对树正如手对( )A . 脚B . 身体C . 头D . 腿6. (4分) 根据意思选择正确的词语对号

3、入座(只填序号)碧空如洗 五颜六色 引人注目 兴致勃勃A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_B由于与众不同或明显的特性而引起人的注意。_C形容兴趣很浓厚,情绪很高涨的样子。_D蓝色的天空明净得像洗过一样。形容天气晴朗。_7. (3分) 读下面的这些句子,选出其中比喻句_。小兴安岭像绿色的海洋。小兴安岭一年四季的景色都是美丽的,诱人的。 太阳射出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 小丽长得像她的妈妈。 小兴安岭是一座巨大的宝库,也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8. (12分) 仔细看图,先写写葡萄的样子,再写图中的小朋友都在干什么?用自己的话写一写。9. (5分) (2018五下云南期末) 用线连接歇后语二、 诗歌鉴赏 (共

4、1题;共10分)10. (10分) 课外阅读。 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 对这首诗词的词句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 . “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B . “吟鞭”指诗人马鞭。“东指”指东方故里。“天涯”指离京都遥远。C . “落红”指落花。此句暗喻自己是有爱国情怀的志士。D . “更护花”的“花”喻青少年,此句表明作者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2) 本诗开头两句,以“_”修饰离愁,以“_”衬托离愁。 (3) 对这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头两句抒发作者辞官离京时的无限感慨,

5、表现了诗人抛弃离愁后的兴奋心情。B . 后两句以落花化成肥料滋养鲜花生长之事比喻自己即使落魄不得重用,也愿为国效力。C . “落红”含义有三:花是落了,但它“不是无情物”,它是非分明;花成泥滓,成为滋养万物的春泥;春泥虽为人瞧不起,但它能使花茁壮生长,继续为人类造福。D .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辞官后不甘消极,决心继续为变革社会而努力的精神。(4) 从第三、四句中你得到的启示是_,我还能写出意思类似的名句:_,_。 (5)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辞官告别寄居多年的京城,回归故里时的复杂心情:既有_也有_,更有_。 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1. (12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老师领进门19

6、42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就到邻村小学读书。这个小学坐落在关帝庙的后殿,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四个年级就是四个班,四个班只有40人。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上课,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弟弟的小手,描红摹纸。红摹纸上,一首小诗:_,_,_,_。轮到给一年级上课时,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串讲一遍,然后,以这首诗为内容,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一个小孩儿,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

7、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儿开得娇艳,小孩儿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儿,嘴里念叨着 “八枝,九枝,十枝”。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耳丫上,把自己打扮得像个迎春小喜神儿。他刚要动手,妈妈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不能看景了。”小孩儿听了妈妈的话,就缩回了手。后来,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了,此地就变成一座大花园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田老师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一二三四年级的课文都是如此。我在田老师的门下授业四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从事文学创作需要丰富的想象力

8、,在这方面,田老师栽培了我,给我开了窍。有一年,我回家乡去,遇到田老师正拄着拐杖在村边散步。我仍然像当年的一年级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他在我那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老人摇摇头,说:“这不过是无心插柳柳成阴啊!”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1) 我会查字典。(按提示填空)“点”字按音序查字法应该先查大写字母_(D B P Q),再查音节_(din bin din qin),按部首查字法应该查_部,再查_画。“点”在字典中有如下解释:小小的痕迹;表示少量;一一地查对;滴;播种;在许多人或事物中指定;点缀;引着火;指点;启发。给下列词句中的“点”

9、字选择合适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点菜_ 春雨点点入地。_点数儿_ 脚踏实地干点事。_装点_ 你真聪明,一点就透!_斑点_ 奶奶正在地里点豆子。_(2) 在这篇文章中“老师领进门”中的“老师”指的是谁?“门”指的又是什么? (3) 文章第段中讲到的田老师让三年级的学兄把着一年级弟弟的小手,在描红摹纸上写的那首小诗我们也学过。请根据田老师编的小故事回忆这首诗,并把它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一首小诗:_,_,_,_。(4) 田老师当年上课时用了什么“绝招”使幼小的“我”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 田老师编的故事怎么样?请从文中找出两个成语来形容一下。_ _(6) “我在田老师的门下授业四

10、年,听到上千个故事,犹如春雨点点入地。”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请在下面写一写你的理解。 (7) 请你选择教过你的一位老师,简要地写一写他(她)是怎样领你进“门”的。 (8) 即将毕业,你想对领自己入门的老师说点什么?请写在下面。 12. (16分)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回答问题。白云、彩云和乌云云妈妈有三个可爱的女儿,白云、彩云和乌云。但谁是最受人类欢迎的呢?彩云说:“我是小画家,能叫大地披上彩装。”白云说:“我是小魔术师,大地上的万物我都能变。”乌云说:“我能铺天盖地,挟风雨,带雷电”姐妹仨一起来到人间。画家爷爷说:“我喜欢彩云,她给了我色彩,让我的画更绚丽!”诗人先生说:“我喜欢白云,她带

11、着遐想,为我的文字插上翅膀!”农民伯伯说:“我喜欢乌云,她送来了甘露,让饥渴的秧苗茁壮成长。”姐妹仨回到天空问妈妈:“为什么大家的答案不一样?”云妈妈说:“因为每个人都重要,都有自身的价值呀。”(1) 找一找,填一填。披上(彩装) 挟_插上_ 带_(2) 找一找,连一连。彩云_ 铺天盖地 诗人_ 喜欢彩云白云_ 小画家 画家_ 喜欢乌云乌云_ 小魔术师 农民_ 喜欢白云(3) 为什么画家、诗人、农民伯伯喜欢的云朵不一样?(4) 小朋友,你喜欢哪种云朵?为什么?请写在下面。 四、 写作题 (共1题;共10分)13. (10分) 校园的生活多姿多彩,有一次难忘的主题班会、有一展身手的运动会、有获取

12、知识习得技能的课堂请选择你在校园中经历过的、留下最深印象的一件事写下来。要求:自拟题目,写一件你经历过的、留下最深印象的事情;做到过程清楚,内容具体,句子通顺;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9题;共52分)1-1、1-2、2-1、3-1、4-1、5-1、5-2、6-1、7-1、8-1、9-1、二、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0-1、10-2、10-3、10-4、10-5、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8分)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2-1、12-2、12-3、12-4、四、 写作题 (共1题;共10分)13-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