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阁景区导游词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407409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蓬莱阁景区导游词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蓬莱阁景区导游词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蓬莱阁景区导游词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蓬莱阁景区导游词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蓬莱阁景区导游词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蓬莱阁景区导游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蓬莱阁景区导游词(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蓬莱阁景区导游词 各位好友:现在我们将进入的是蓬莱阁名胜景区,游览时间是一个半小时左右。在游览过程中,我将竭诚为您服务,并很愿意回复您所提出的问题。期望我们共同合作,度过这美好愉快的时光。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蓬莱阁景区的基础情况。蓬莱阁景区是以丹崖山为中心、蓬莱水城和田横山为两翼的,融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名胜风景区。景区面积为10平方公里。蓬莱阁古建筑群始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年),经过了宋、明、清三代不停的扩建和改建。整个建筑群建筑面积为18900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2800平方米,分为六个建筑单体,共有100多间,整个古建筑群楼台殿阁分布得宜,寺庙园林交相辉映,古朴典雅,独有千秋,

2、成为名扬中外的游览胜地。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关键文物保护单位。蓬莱是古代登州府署所在地,管辖着九个县一个州,是当初东方的门户。久负盛名的登州古港,是古代北方主要的对外贸 易口岸和军港,和中国东南沿海的泉州、明州(宁波)和扬州,并称为四大通商口岸,而且是中国现在保留得最完好的古代海军基地。蓬莱依山傍海,因此又以“山海名邦”著称于世,山光水色堪称一绝。蓬莱的魅力不但在于它厚重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沧茫豪放的山海风光,而且在于它有着漂亮感人的神话传说。在我们古代流传下来的神话中,有两个很主要的系统。一个是昆仑神话系统,一个是蓬莱神话系统。昆仑神话系统起源于西部高原地域,它那瑰丽的小说传到东方以后,

3、和浩瀚的大海这一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形成了蓬莱神话系统。蓬莱也就自然成为东方神话的策源地。山海经和封禅书中,全部把蓬莱、方丈、瀛洲三座神山描绘得活灵活现,于是便引得齐威王、燕昭王派出探险家到海中寻求神山,秦始皇东巡求药、汉武帝御驾访仙。据史籍记载,蓬莱城北海面常出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缥缈,变幻莫测。那些好事的方士便以海市的虚幻神奇,演绎出海上三神山的传说,惟妙惟肖地描绘出一个令世人向往的神仙世界,更为蓬莱平添了几分神采。以后八仙过海的小说也加盟 到这里,就愈加生动迷人了,被称为“人间仙境”也就名副其实。我们刚才进入的是“人间蓬莱”坊,为四柱冲天式单檐彩绘坊,额题“人间蓬莱”四个鎏金大

4、字,为苏东坡手迹。内外两边柱子上分别镌刻的书画名家刘海粟题的“神奇壮观蓬莱阁,气势雄峻丹崖山”和费新我题写的“丹崖琼阁步履逍遥,碧海仙槎心神飞跃”楹联,昭示此牌楼为仙境之门,游人入门即可做神仙之游。弥陀寺:弥陀寺始建于唐代,是蓬莱阁景区内唯一的佛教寺庙。这里曾是香火极盛的佛教传输基地。不过到了唐代,武宗李炎鉴于佛教盛行造成建寺庙占耕地过多,出家当和尚和尼姑的人也越来越多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国家赋役,和国家利益发生尖锐冲突,发动了禁佛运动。佛教历史上共发生过四次法难,即灭佛。唐武宗的法难称“会昌法难”,时间不长,因为武宗在位一共才六年。她勒令在全国范围内拆毁佛教大寺近5000座,拆除小寺40000多

5、座,还俗佛教徒26万多人。就这么,使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弥陀寺也不能幸免,即使没有遭到拆除之灾,也一度僧尼还俗,门庭冷落。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佛教名僧憨山德清(明末四大禅僧之一)来山东崂山传教,含辛茹苦十二年,最终实现了她儒、释、道三教合一、各宗并进、禅净双修的思想。因为当初代表了佛教革新的优秀思想,在崂山和胶东地域的佛教界影响很深,她的弟子遍布各地。这时,蓬莱阁内的弥陀寺香火复盛,逐步扩建成今天的规模。弥陀,是号称西方三圣之一的阿弥陀佛的简称(西方三圣指的是阿弥陀佛、观世音、大势至)。弥陀寺,是供奉阿弥陀佛的寺庙。这里是弥陀寺前殿,东边是密迹金刚,西边是那罗延金刚,两位金刚各手持宝杵,

6、成为护卫寺院的第一道防线。这里是祖师殿(西厢),中间主尊为慧远法师。她的右侧为刘遗民、恒伊,左边为陶渊明、慧然。慧远,是古山西雁门楼烦人(今山西原平),俗姓贾,生于公元334年。她自幼聪明过人,博览六经、老子、庄子。因为厌倦当初战乱年代,她无心仕途,便和弟弟慧持投到名僧道安门下。她从21岁开始,跟随道安师父23年。44岁时奉道安之命带着十来个弟子南行,经过庐山时,被庐山秀丽风光所迷,便决定留在庐山接收徒弟,共修佛业。慧远在江州刺史恒伊的资助下,在庐山的西林寺东面建起东林寺,东林寺的选址和建起,组成宗教建筑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的园林,表现了寺庙园林的雏形,在佛教史上留下灿烂的一页。以后慧远在东林寺

7、创建净土宗,东林寺就成为净土宗祖庭,慧远成为净土宗一代祖师。为纪念江州刺史恒伊功德,将她塑在慧远的身旁。公元4XX年,慧远邀集刘遗民、慧然等123 人建斋立誓,建立了佛教最早的结社白莲社。白莲社的成立,标志着佛教净土法门的兴起。刘遗民、慧然功不可没,被塑在慧远左右。东林寺的前面有一条小溪,名叫虎溪。慧远用心修行,足不出户,因此送客的时候历来不过虎溪桥。假如过了虎溪桥,神虎便会大声吼叫,提醒慧远。一次她送陶渊明和刘遗民,边谈边走,不知不觉便过了虎溪,神虎便吼叫不止,三人相视大笑。这一则文苑佳话,被称为“虎溪三笑”,流传到现在。这里是关公殿(东厢),中间主尊为关公。关公,是中国东汉末年西蜀名将,官

8、拜前将军、汉寿亭侯爵位。宋代以后,统治者为巩固政权需要,大力宣扬关羽的“忠义”,关羽地位不停提升。尤其是元末著名小说三国演义问世以后,关羽名声大震,由王升为帝,由帝升为大帝,成为华夏诸神中的一员,并为之修建关帝庙,独立道观。关公怎么会到了佛寺里,成为佛界神明?相传南朝高僧智者大师(智)在当阳玉泉寺居住时,当地乡民反应:关公遇害,心怀愤恨,常于凄风苦雨之时显灵大呼“还我头来!”。智者大师敬仰关公为一代名将,仁义至极,所以设坛超度关公,并对关公灵位说法,关公闻法后,愿作佛弟子。智者大师念关公已入佛门,就将其塑在佛寺伽蓝殿中。自此,关公成为释、道、儒三教全部敬奉的神明。旁边供奉的是关公手下的几员大将

9、,分别是关平、王甫、周仓和赵累。关公进入佛寺的原因还有一说:南朝陈和隋朝时的高僧智是天台宗四祖。南朝陈后主赠名智为“海慧菩萨”。陈亡后,隋朝炀帝为智 受“菩萨戒”,并尊她为“智者大师”。关公本是道教的神,而关公被佛教神化是源于佛祖统记卷六智者传:天台宗智在湖北当阳玉泉山建精舍,曾“见二人威仪如王,长者美髯而丰厚,少者冠帽而秀发”。自通姓名,乃关羽、关平父子,请于近山建寺,把关公列为伽蓝神之一。如现在杭州的灵隐寺,就在十八伽蓝神旁塑关公像供奉。玉泉山,原名覆舟山。因山有泉窟,玉泉流其中,至隋朝智居今后,更名玉泉山。现在我们一起参观一下弥陀寺的正殿,里面供奉的是西方三圣和十八罗汉。正中供奉的是阿弥

10、陀佛。其左协侍为观世音菩萨,右协侍为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她能够接引念佛的人前往西方极乐世界,因此又称“接引佛”,为净土宗敬奉的关键对象。传说阿弥陀佛过去是一位国王,喜爱听佛讲经说法,因此放弃了王位,出家修行,法号“法藏”。她在佛前发下四十八愿,其中一个大愿就是:未来她成佛后,凡信仰她并读诵她的名号的人,命终之时,佛就前往,接引其去西方极乐世界。以后,她经历无数灾难,最终实现誓愿,成为阿弥陀佛,号“无量寿佛”,她所在的世界为西方净土极乐世界。您看她右手下垂,左手当胸,执一莲台表示“弘扬佛法,度尽世间众生苦”。据专门叙述阿弥陀佛及西方极乐世界的汉译佛经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在

11、极乐净土中,高站于莲台上,左右分别有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为协侍,组成“西方三圣”的组像。阿弥陀佛胸前有一“ ”(万)字,这是古印度宗教的吉祥标志,象征太阳和火,在佛教中用来表示佛的智慧和慈悲无限。观世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又称观自在菩萨、观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别称救世菩萨、莲华手菩萨、圆通大士。通常遇难的人念叨她的名字,她就会顺着声音来救助,因此被称为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之因此称为“大势至”,听说,在她出行的时候十方土地全部为之震动,因此得名。她是一位以智慧之光普照一切的菩萨,不过她的名气却远不及观世音,尽管大势至菩萨在受到冷落,但在日本却受到广泛崇敬。日本佛教中,

12、有观世音和大势至接引善人灵魂送归净土的说法。因此在公元11921333年这一时期,伴随佛教净土学和净土真言的传输,日本对大势至的信仰颇为流行。她手拿莲花,意为“净土”。旁边供奉的是十八罗汉,是佛的一群高足弟子。罗汉是梵文阿罗汉的简称。和尚经修行,取得正果后,便能够成为罗汉。她们是奉佛主之命到世间拯救众生的,常住世间不涅(不进行生死轮回)。佛教中常常提到的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等等。罗汉原来指的是原始的小乘佛教所达成的最高成就。听说,一个佛教徒修行,可能达成高低不一样的四种成就,每种成就就叫一个果位。这四种果位是: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有点类似现在的学位,阿罗汉果就仿佛今天

13、的最高学位,修成这个果位的和尚,就算是功成名就了,永远也不会再投胎转世遭受生死轮回之苦了。得到此果的人就称为阿罗汉。“蓬kn”圆形墙门:这个“ kn”字指的是宫中的小路。蓬莱既然是一处仙界,这里的“蓬”二字便毫无疑问指的是仙宫中的路了。里面的门额上书有“胜境”二字。万民感德碑亭:这是万民感德碑亭。清朝康熙皇帝曾降旨普免田赋一年,登州官吏以百姓感恩的名义,建起了这座碑亭。原碑早已毁坏,只剩下碑座,这座石碑是1995年重立的。碑亭为木石结构,式样为八角十六柱,拱顶飞檐式。丹崖仙境坊: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丹崖山并不高,不过因为它有了仙人的传说和仙境的美称,便名扬天下了

14、。道教的求仙、寻仙和修仙,从一开始就和海中的神山联络着。方士们很早就从事着去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觅取不死之药的活动,而且怂恿帝王也去从事这类活动,三神山传说的扩展,又引出了十洲三岛的仙境。在凡界人间,被称为道教胜地的关键有“三山、五岳、洞天、福地”,我们现在所处的地方,就是道教胜地中的三山之一蓬莱。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丹崖仙境坊,原来叫“丹崖胜境坊”,是木质结构。清光绪末年被毁坏,民国初年修复后,更名“丹崖仙境坊”,后又被毁坏,这是1981年下半年修复的。“丹崖仙境”四个字,是董必武副主席1964年来蓬莱阁时题写的。因为蓬莱阁坐落在丹崖山上,这里的石头是红褐色的,因此称为“丹崖”。丹崖山古称蓬莱

15、岛。自从有了三神山的传说,在我们汉语的词汇中,“蓬莱”二字便成了仙境的代名词。蓬莱阁是建造在仙岛丹崖之上的,因此便成了仙境的象征。这个牌坊是蓬莱阁上标志性比较强的一个建筑物,大家能够在此摄影 留念。等国家领导人全部曾在这里留过影。文山李启垣在蓬莱阁上留下一副楹联写道:“眼前沧海难为水,身到蓬莱即是仙”。“神仙”二字是蓬莱有别于其它旅游 胜地的关键特色,也是蓬莱旅游叫得响的品牌,神仙的超脱和逍遥,自然是很含有魅力的。要做神仙之游,非蓬莱莫属。显灵门:进入仙境自然有神仙显灵,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显灵门。显灵门是天后宫的宫门。天后宫里供奉的是海神娘娘,过去渔民最崇敬的就是海神娘娘,常来这里祈祷海神娘娘保佑出海平安无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