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407021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区中医医院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总结区中医医院是一所二级乙等中医医院,从年开始信息化建设,遵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总体设计、分步实施的方案,累计投入资金约300万,使用有1200家客户群的成都中联系统产业有限公司的软件。目前,我院信息化的建设初见规模,在成都周边二级乙等中医医院中处于领先水平,兹就我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信息建设现状目前,我院信息网络系统主要由四大块组成:医院管理系统(HIS)、临床管理系统、检验管理系统(Lis)、医保结算系统;医院现有服务器3台、电脑130台、打印机80台,交换机6个、触摸屏2台、Led显示屏1块,总值约150万元。 二、信息化建设历程 我

2、院信息化建设历程是伴随着医院的发展而不断深入推进的,特别是近3年在区卫生局和信息中心的领导下,建设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已基本覆盖门诊、住院、护理、检验、挂号收费、药库药房、院长查询等各个方面。 年建立以财务信息为主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HIS。 2004年完成医保结算系统。 2008年新增加一台服务器,完成His系统跨版本升级,完成门诊医生工作站的网络改造和软件建设工作,并完成与区信息中心区域信息化的接口工作,新购网络版杀毒软件保护医院各站点。 2009年完成了医保系统的三版升级任务,进一步完善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应用。 2010年新购一台服务器进行实时备份,完成医保门诊统筹、医院住院医生站和Lis系

3、统的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了门诊医生工作站的应用,实行了门诊实名挂号。 2011年通过人员配备、网络硬件建设、软件系统建设和改造,同时建立计算机管理制度、应急方案、备份制度、值班制度、巡查制度、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等修养制度并逐一落实,使我院信息化建设基本符合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规范(试行)中的相关要求。三、信息化建设成效评估 医院通过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各种信息化应用。在建设的过程中积累经验,不断改进现有相关系统。每个系统的建设,从计划,到需求调研、需求分析、设计、实现、评估、使用、维护,是一个迭代与逐步完善的过程。而医务工作者对于相关信息系统的了解、熟悉、使用,也需要反复的沟通甚至培训

4、。因此,对于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完善而言,有着大量的工作需要去做,以及必要合理的经费的投入。但是,应用系统之后,达到的效果,却是有目共睹。 主要成效: 1、提高了医生的诊疗质量 医生工作站与LIS联网,实时看到相关信息,使得医生的宝贵时间主要集中在对病人的诊疗上,提高了医生的医疗质量,缩短了病人的挂号、收费、取化验单时间,方便病人就诊。 2、优化医院业务流程 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诊疗过程为主线,对日常业务进行梳理,优化业务流程。如病人的入、转、出,门诊病人的挂号、候诊、检验、处方付费取药等,大大减少了病人不必要的排队、多余的往返等,提高了医院的运营效率。 3、提高医疗文书质量水平通过门诊医生

5、站和住院医生站的建设,使我院医疗文书质量得到了质的飞跃。 4、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由于有了HIS、LIS、医生工作站等各类信息系统,明显提高了管理效率。5、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信息系统的快捷、准确,方便病人就医,提高了病人满意度;医生工作站可以实时看到LIS的检验结果,既减少了纸张消耗,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电子病历的使用,减少了医护人员工作量,增加了临床医护有效工作时间,提高了医生的诊疗质量。四、下一步建设重点:1、电子签名;2、Pacs系统:需要增加一台服务器及一台存储,预计资金40万元;3、办公自动化系统;4、院长决策系统:预计资金15万元;5、住院移动查房系统及硬件;6、住院病人腕带管理系统;7、门诊语音叫号系统;8、临床路径应用系统;9、药学工作站和合理用药软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