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406948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什么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什么是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说起企业文化,人们就会把以人为本与企业文化联系在一起,因为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提到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不能不追溯到20世纪6070年代日本企业文化的迅速崛起。美国学者帕斯卡尔阿索斯对美日企业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分析.美国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过分强调三个“硬性S”,即战略、结构、制度,而日本企业却能够在不否认三个“硬性S”的前提下较好地兼顾到四个“软性S”,即人员、技能、作风和共同的价值观。另夕卜一个研究日本企业的美国学者威廉大内认为日本企业管理的主要特征是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从人的需求出发,实施以人为本管理,这种鲜明的管理特征构成了日本独特的企业文

2、化。而美国最成功公司同样重视企业宝贵资源人。通过人的潜能的发挥来提高劳动生产效率。虽然企业文化理论的出现与对人重视的企业价值观相联系,但企业文化并不等于以人为本。对于人本管理思想最早追溯到行为科学理论。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梅约19271932年在西方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实验工厂进行了著名的霍桑实验,第一次把企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摆在首位,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不要忽略人际关系因素。并由此提出了“社会人”假说,认为人不是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在生产过程中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宿感和受人尊重等。基于对人的需求要多方面的理解,梅约提组织应该满足人除经济需求以夕的其它需求,认为管理者应该注重员工之

3、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全局意识、团队精神、强调集体荣誉感等。并提出新型领导能力是要在正式组织经济需求和工人的非正式组织社会的需求之间保持平衡。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被认为经历了三个阶段: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管理丛林。每一个新的管理理论创立,都是建立在对人性认识变化的基础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对人性的认识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复杂人”、“可信任人”等假说,导致了对人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在组织中的地位也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在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人类步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管理理论和实践都集中在一个焦点上:

4、人是企业最宝贵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但如何实旋人本管理来提高企业竞争力是企业面临的最大的挑战。因此,企业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容质疑。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企业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强调的理念就是要肯定人、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依靠人、发展人和服务人。通过对人的有效激励来发挥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最大限度挖掘人的潜能实现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更好地契合。怎样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特征如何体现以人为本这就必须对企业中的人的各种需求进行深入细致分析。因为满足人的需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在不同经济、社会、文化等背景下满足需求的方式和手段不尽相同甚至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不同时期实现各种需求的形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就要求企业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必须立足于企业所在的社会文化背景。伴随着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不断探索新的企业行为方式来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融合。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即实旋对人的需求进行管理。薪酬管理就是实旋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