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406163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29.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时间管理)标准时间的设定 / 标准时间的设定壹、标准工时概要1、什么是标准工时(Standard Time)标准工时是于正常的操作条件下,以标准的作业方法及合理的劳动强度和速度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工作所需的作业时间。它具有以下五项主要因素:1. 正常的操作条件:工具条件及环境条件均符合作业内容要求且且不易引起疲劳,如女子搬运重量不超过 4.5 公斤。2. 熟练程度:大多数中等偏上水平作业者的熟练度,作业员要了解流程,懂得机器和工具的操作和使用。3. 作业方法:作业标准规定的方法。4. 劳动强度和速度:适合大多数普通作业者的强度和速度。5. 质量标准:以产品的质量标准为准,基本原则是操作者通过自

2、检及互检完成。由上述的定义可知标准时间是衡量壹切工作的标准,它具有相当高的客观性和公平性。IE 的全部方法和手段均是为了保证所制定的标准时间公平合理,因为它是衡量效率的基准,同时也是进行科学的效率管理的基础,且最终被应用到销售、设计、采购、成本管理等关联领域。2、标准时间的意义和用途制定合理的标准时间是科学管理的最基本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无标准时间就无管理的第壹步。通过标准时间的应用使参和工作的全部人均能够客观准确地计划、实施且评价工作结果。标准时间的应用非常广泛,是制造业必不可少的作业管理基准。标准时间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1. 制定生产计划;2. 人工工时计划及人员计划;3. 评价

3、:不同作业者的工作表现,不同的供货商的效率成本,不同的作业方法的优劣;4. 用于制造产品的人工成本控制和管理,包括记件薪水的标准;5. 对客户的估价和报价;6. 设备及工装的需求计划;7. 革新和改善的成绩评价。特别要强调的是标准时间不是壹成不变的,随着作业方法及产品工艺的改进,标准时间也是于不断更新和提高的。3、标准时间的组成大多数的标准时间是由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组成。此俩项又分别由净作业时间和宽放时间组成。标准主体作业时间和标准准备时间是完成工作所必须进行的作业包括有效的机 械作业以及事前准备和中间准备所消耗的时间。俩项净时间总和称为正常时间。宽放时间普遍以相对于正常时间的比率

4、,即宽放率的形式表示,标准时间的表述公式如下: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宽放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二、标准时间的设定标准时间的设定方法总体大致分为经验估算及科学的时间分析和时间预置(PTS) 法等,本书着重介绍时间分析的测量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比较。那么现场观测的时间是如何成为标准时间的呢?总体需要俩个步骤: 对观测时间进行评比求得正常作业时间; 对正常作业时间进行宽放,求得标准时间。公式如下:标准时间=正常作业时间*(1+宽放率)=观测时间*评比系数*(1+宽放率)1、时间评比(Rating)(1)时间评比介绍时间评比是壹种判断和评价的技术,其目的于于把实际作业时间修正到合理的作业

5、速度下的时间,消除因被测量人个人的工作态度、熟练度及环境因素对实测时间的影响。具体影响作业者的因素如图(2)所示。这么多影响作业时间的因素如果不能够定量评估的话会极大影响标准时间的客观性和通用性。下面介绍时间评比方法中最通用的方法-平均化法(Leveling)。平均化法又称西屋法(WestingHouseSystem),为美国西屋电气公司首创,经劳雷(Lowry)、曼纳特(Maynard)和斯坦基门德(Stegemerten)完成整个体系。(2)平均化法的评比平均化法从熟练、努力、作业条件和壹致性四个方面评价作业速度。1. 熟练:作业动作流畅性及熟练度,主要体当下动作的韵律及节奏感上。2. 努

6、力:作业者的劳动欲望,反映了作业者于精神上的努力度和身体状态, 和熟练度有直接关系,因此俩者不应相差等级太远。3. 条件:对作业者产生影响的环境因素,如符合国家及行业作业环境标准的话,此项可视作平均。D 壹致性(稳定性):对周期作业时间的稳定性的评价,若偏差达到50%的话评价为欠佳,基本正常作业可视为平均。具体评价等级系数见表(1)表(1)评价等级系数表熟练系数努力系数超佳A1+0.15超佳A1+0.13A2+0.13A2+0.12优B1+0.11优B1+0.10B2+0.08B2+0.08良C1+0.06良C1+0.05C2+0.03C2+0.02平均D0.00平均D0.00可E1-0.15

7、可E1-0.04E2-0.10E2-0.18欠佳F1-0.16欠佳F1-0.12F2-0.22F2-0.17操作环境系数壹致性系数理想A+0.06理想A+0.04优B+0.04优B+0.03良C+0.02良C+0.01平均D0.00平均D0.00可E-0.03可E-0.02欠佳F-0.07欠佳F-0.04现场实践中发现,努力度及熟练度对作业时间影响是很大的。特别当公司有新产品投产时,员工开始时壹般是无法做到标准时间的作业速度的,经过壹段时间后, 普遍会提高 30%40%左右,此时已达到或超过标准时间的速度了。因此,现场评比时如无特殊情况可忽略环境因素及壹致性(稳定性)的影响,只评价努力度和熟练

8、度即可。2、时间宽放(1)时间宽放概述作业时间中减除净作业时间外,由于作业者的生理需要作业方法问题管理 需要等原因,经常会造成作业中断产生作业时间以外的时间,这种不可避免的必要的时间增加,即时间宽放。时间宽放是为使作业正常进行,于净作业时间以外附加的由于不可抗因素造成的作业中断及迟延或由于作业者疲劳所造成的迟延时间,简而言之,作业中所必须的停顿和休息时间为宽放时间。宽放时间多以和净时间的比率即宽放率来表述,宽放率要定义的是于壹定的作业时间内允许的宽放比例,通常以百分率表示。时间宽放的种类大致分为:壹般宽放和特殊宽放(见图 3)。壹般宽放是指无论何种作业均需要的基本宽放。特殊宽放是指因作业的特殊

9、性,如作业组成、管理方法造成的特殊许可的宽放。(2)时间宽放的内涵和标准A、私事宽放:是指除疲劳以外作业者于生理上的需要,如喝水、上厕所、擦汗 等。当每天工作 8 小时,上下午无中间休息时的标准为: 对于轻松工作,为正常时间的 2%5%。 对于较重工作(或环境不良)为 5%7%。 对于举重(或天气炎热无空调)为 7%。B、疲劳宽放:由于作业造成的精神及肉体上的负荷所带来的劳动机能衰退及速度减慢称为疲劳。它是客观存于于人体的自然现象,所以必段给予时间宽放,以消除这种时间的迟延。这是符合实事求是及以人为本的现代 IE 理念的。设定疲劳宽放率时可参照表(2)的疲劳宽放评价项目和宽放率设定。必须认真听

10、取现场员工和管理者的意见,解决疲劳的问题才是关键。表 2 疲劳宽放评价项目和宽放率评价项目内容宽放率% 1.努力度 较轻松坐式作业 拿轻物上下 重劳动、拿重物、移动、偶尔休息 超重劳动无休息01.01.51.75 2.姿势 稳定的坐式作业 普通步行且携带物品 注意力集中的干干停停,姿势不自然 急速停止、起动、无法休息00.31.01.5 3.特殊的作业服装和工具 无特别处 口罩、长筒、草靴、手套等劳保用品有时用 基本需配戴上述用品,但偶尔能够拿下00.20.60.75 不间断使用 4.细致程度和眼部疲劳 需要细致作业 偶尔需谨慎细致 需要小心细致 经常需高度小心细致00.30.40.7 5.重

11、复动作和紧张度 几乎很少有重复 偶尔忙碌的需重复动作 繁忙且无变化的反复动作 强烈反复枯燥重复00.30.40.7 6.单调性 有壹定兴趣且非反复动作 壹定程度的反复动作 很单调但偶尔休息壹下 不停的、连续单调不能休息的状态00.30.40.7 7.创造性注意力 不需要 需要壹点 必须具有 高度必要00.30.40.7 8.对责任和危险注 不需要 对他人的安全及责任需普通程度的留意00.30.4意度 对自身及他人的安全责任需特别注意 超级危险作业需特别注意自己及他人安全0.79.环境 环境清洁 有少许烟尘和臭味的污染 烟、污物、臭气、尘灰很多 上述污染非常严重00.20.250.410.燥音

12、没有燥音 少许燥音 有燥音,但有间歇 持续不断强燥音00.20.250.411.温度 有空调温度正常 普通的温度变化 有温度变化较大 温度变化极大,对人不利00.20.250.412.光照度 光照度于标准之内 正常壹般照明水平 光线弱或过强,影响人的情绪 非常弱的光线且且明暗变化剧烈,严重影响情绪00.20.250.4 地面光洁0 普通状态地面0.213.地面 潮湿不干净0.25 潮湿容易滑倒的地面0.4C、作业宽放:作业宽放主要是由于材料、零件、机械、工具等生产关联物品造 成的非周期性、不规则的准备或是清扫等类似的作业,壹般于 15 分钟内完成。超过 15 分钟的不计入作业宽放之内,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作业台及场地的简单清洁和准备,包括转换产品品种时的时间消耗。 由于来料及零件不良造成的停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