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31405788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山界》说课稿(总4页)(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老山界说课稿老山界说课材料崔鹏翮(农安一中)尊敬的各位专家,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长春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八课老山界的第二课时。首先我说一下自己对新课程标准的认识,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现状的分析:新课标要求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是学生阅读能力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途径。老山界是一篇传统而又经典的讲读课。是老一辈革命家陆定一写的有关长征的革命回忆录,记叙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高山老山界的经过,描述了红军长征途中所遇到的艰难险阻,歌颂了红军战士的坚强意志和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为了能更好

2、地表现这一主题,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来安排文章的层次,同时又恰切地使用了大量的精彩语句,做了许多生动的描写。读了这篇文章会让我联想到更多的东西:譬如星夜翻山时,战士们互相鼓励的生动有趣的对话,以及那特殊的夜色:在“之”字拐的山路上,火把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清是火把还是星星。这种乐观豪迈的描述,不由得使我想起毛泽东长征时写的十六字令山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马拄其间。又如:“半夜里,忽然醒来”那段,写的是露宿山腰,环境是那样的险恶,而红军看到的却是一番美景,其实是一种苦寒生活,是苦中作乐。

3、这种乐观的情怀,昂扬的斗志,让我联想到了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想起自己做和尚化缘时的自嘲诗天作帷幕地为毯,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间不敢长伸腿,恐为山河一脚穿。这些又让我感到了“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恶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的含义所在。这真是大英雄饱经磨难,方可成就一番宏图伟业。再如:作者写红军战士成功地翻越老山界,下山十五里的所见所感,体现出红军战胜困难后的乐观豪迈的情怀。这又让我联想到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尼丸。金沙水拍云涯暖,大渡桥横铁锁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当然,红军二万

4、五千里长征让我们联想到的远不只这些,诸如: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等问题,在老山界一文中细心的读者都能有所感悟,都能让人产生联想。但针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我们没有必要讲的过细,过深,过于政治化,那些是他们以后要再认知的内容。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在践行一种理念,即“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老山界,不论是文学价值,还是精神价值都值得讲,而且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去讲。因为此文中那些壮丽的景象,乐观的情怀,不屈的斗志,熏陶了一代又一代人。而如今的孩子面对这些,真的是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他们生活中多了幸福,少了理解幸福的能力;多了随遇而安,少了对生活的思考;多了自私享受,少了吃苦奉献

5、。可以说当代的孩子几乎都是温室里的花朵。缺少冒险、挫折教育;不知道逆境教育的意义,更不懂得风吹浪打对人和民族的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我想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士身上的这种优秀的品质,体会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努力和学生在这一点上达成共识,真正引导学生学习长征精神,弘扬长征精神,在学习中养成勤奋刻苦的好习惯,为将来更好地贡献社会而做好准备,这正是我讲授此课的目的和意义所在。为了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实现自己的教学构想,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积累掌握常用词语。2、学习以时间变化、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掌握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3、

6、学习,体会红军战士不怕艰难险阻的顽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教学重点:1、学习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2、掌握用生动的描述,贴切的比喻表达中心的写作手法。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把握文章主题。2、学习并弘扬长征精神。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落实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安排了六个问题进行探究。具体的教学流程是这样的。首先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带着“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个问题再次速读文本,为什么还要读文呢?因为在实际教学中,我感到:作文的水平是写出来的,文章的理解是读出来的。第二个问题:“老山界是一座难以翻越的高山,其难具体表现在哪

7、里?”启发学生理解文本,剖析文本。并引导学生概括出:行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第三个问题:“面对这样难以翻越的老山界,红军战士不但没有退缩,相反成功翻越,那么红军凭借什么精神翻越老山界的?”学生能概括出凭借的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至此,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哪些地方能体现出这种精神。学生起码能概括出三点:星夜行军、露宿山腰、下山所见。想借此落实了教学目标中的第三点,突破教学难点中的第一点。第四个问题是:让学生跳读课文,顺次找出文中写时间的词语,并对应说出红军所在的位置,让学生理解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行文线索的好处。借此完成教学目标2,落实教学重点中的1。第五个问题是精

8、读“半夜里,突然醒来”一段,指导学生勾画出重点词语及句子,揣摩其含义及作用,赏析此段,并为背诵,积累,仿写这段做准备。借此完成教学目标1和2,落实教学重点2。第六个问题是研读第一段和最后一段。引导学生学习开篇点题,总领全文的作用。明白“三十里”强调山高,是为下文写难以翻越埋下伏笔。结尾扣题,深化了主题,形成首尾照应的写作手法。再次让学生品悟到不畏艰难险阻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长征中的巨大的作用。想借此完成教学目标1和2,落实教学重点2,突破教学难点1。至此,六个问题探究完毕,其中第一个问题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第二、三个问题是针对探究主题而设,后面的三个问题是针对写作手法而设。最后一个环节是在总结的基础上布置作业,让学生办一期介绍长征和理解长征意义的手抄报。用以完成教学目标中的3,真正突破教学难点。至于板书设计我就省略不谈了。总之,以上是我有关老山界一课的教学设计。当然这只是一种预设,实际教学中能否真正实现自己的构想,或还能生成什么,我还不能真实的加以说明,这有待于我实际教学之后进行反思,再去修正,尤其是因为自己学识浅薄,能力有限,水平一般,一定存在很多不足,诚望各位专家,同行加以指导,这样会更有利于我今后的语文教学。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