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31396224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尼康照相机使用说明(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心整理尼康照相机1、照片效果 =像素 +解像力2、1024*768 分辨率 =每条水平线上都有1024 个像素,共 768 条水平线 +76.8 万像素3、对焦点是数码单反摄影中最为重要的技术之一,对焦点多,覆盖的取景区域就更为密集。拍摄运用的景物有优势。4、点测联动,测光点可以跟随对焦点移动,对焦位置既是测光位置5、尼康出众的感光度适合拍摄夜景6、佳能相机拍出的照片色彩更为浓烟,尼康则是清新、淡雅。7、尼康数码单反相机分三个系列(1)高性价比的入门机型D3000、D3100、 D5000、D5100、D90、D7000等。相机机身多采用强化塑料的材质,重量相对较轻,各项功能的最高品质不足,

2、例如入门级单反相机的 ISO 感光度最高可扩展为 12800,而当前最高的 ISO 感光度已经达到 20 万以上。机身塑料耐用度不够,手感稍差。连拍速度、最多可连拍张数、最高像素数、画质、画面视角等都不够完美。(2)强大的准专业机型 D300S(告诉连拍功能,适合拍摄运动及体育类器材) 、D700(全画幅机型的典范)。一般为金属机身, 较比顶级机型缩减了某些功能或降低了某些成本。 (3) 顶级的专业机型 D3X(高达 2450 万像素)、D3S(超过 10 万的感光度)顶级机型属于超前产品,一般情况下在若干年内不会被低端机型超越。8、镜头上 A 与 M为自从对焦和手动对焦的调节按钮。 A 为自

3、动。有些机身配有马达,需将机身上的马达开关也设定到“自动” (开)的状态,才能实现自动对焦(机身上的 AF、 M)9、尼康的三中对焦模式( 1)AF-C(连续对焦)适用于拍摄运动对象。 (2)AF-S(单次对焦)适用于拍摄静止对象。(3)AF-A(自动伺服)自动调节对焦模式。运动时自动调节至 AF-C,静止时自动调节至 AF-S。对焦模式调节方式:按住相机身上的“ AF模式”按钮,然后转动主拨轮,即可在这 3 种模式间转换。10、超焦距(泛焦)技法:在拍摄大场面的风光画面时, 大多数情况下要求画面有更大一些的景深,使远处与最近处拉进附近的景物都能清晰地表现出来。 这种情况下, 只能设定很小的光

4、圈, 才有可能实现则个要求,但有时却无法实现,因为再小的光圈也不可能保证所有距离内的景物都非常清晰。例如,假设用 24-70mm这款镜头,以一篇草丛或岩石为前景, 拍摄大场面的风光,对焦点在无限远处或较远处的某个景物上,因为要获得最大景深,我们设定这款镜头的最小光圈F22,但这时会发现前景的草丛或岩石仍然是模糊的,超出了景深范围。这段模糊的距离范围,就是“超焦距” ,如果将对焦位置放在超焦距距离处, 则可以发现画面中所有的景物都变得非常清晰, 这便是 “泛焦”,也成为“超焦距法”。(正常来说我们在拍摄时没有必要严格执行超焦距法, 如果发现超焦距内的模糊前景影响到画面的效果, 那么可以稍微往近一

5、点的位置对焦, 只要能够保证所拍摄的画面内景物都非常清晰即可。11、追踪对焦技法 : 要表现主体运动的效果,可以使用追踪对焦法进行拍摄。拍摄时,要使运动的主体时刻保持在取景范围内, 并且对主体连续对焦, 相机视角就必须追随着主体转动, 这时运动的主题对相机来说如同静止一般, 而实际上静止的背景对于相机来说则变为运动状态。 根据主体运动的速度而设定中慢快门, 则最终拍摄的画面中, 运动主体是清晰的, 但背景却因为相机的转动而变为运动模糊状态。12、光圈的两个作用:( 1)通过进光量的多少来控制摄影时的曝光程度。 (2)通过改变光圈大小来调节拍摄照片的清晰与虚化效果。13、光圈大小的选择: 一般情

6、况下风光题材的照片要求画面中远处与近处的景物都非常清晰, 需要景深较深,应使用 F7.1 以上的中小光圈。对于人像、微距等题材,要求人物非常清晰,而背景要虚化,因此可使用 F5.6 以下的大光圈拍摄,获得较浅景深的效果。此外,夜晚或光线微弱时,可使用较大光圈使更多的光进入相机。14、最佳光圈:最大光圈与最小光圈都无法表现出最好的画面效果, 而使用最佳光圈却能够将镜头精心整理精心整理的性能发挥到极致,表现出细腻、出色的画质。 最佳光圈是针对镜头而言的,是指使用某只镜头时能够表现出最佳的光圈。一般情况下,对于变焦镜头来说,最佳光圈范围是 F8.0F11.0 ,要注意,所谓的画质最佳,是针对焦点周围

7、的画面区域而言。 由最佳光圈的数值可以看到, 使用最佳光圈时,既无法表现出足够大的虚化效果, 也无法获得很大的景深效果, 所以使用最佳光圈要选对时机, 不能仅仅因为对焦点周围画质出众而盲目使用。15、测算光圈值:光圈数值有 F1.2 、F1.4 、F4.5 、F6.3 等,那么为什么没有 F2.1 、F3.1 、F5.1等光圈数值呢?最初镜头生产厂商定义了 10 个级别的光圈,分别为 F1.4 、F2.0 、F2.8 、F4.0 、F5.6 、 F8.0 、F11.0 、F16、F22.0 、F32.0 ,并且后一个级别的光圈孔径大小是前一个级别光圈孔径大小的一半,即 F2.0 的光圈实际孔径

8、大小是 1.4 的一半,依次类推, F32.0 的光圈大小是 F22.0 的一半。在计算这些光圈数值时, 可以假设光圈空面积为 /2 ,由圆面积公式 /2= R(r 的二次方)可知,孔半径变为 r=1/ 根号 2=1/1.414 ,约为 1/1.4 ,此时定义光圈为 F1.4 ;将光圈孔面积减少一半为 /4 ,则孔半径变为 1/2 ,定义光圈为 2.0 ,然后以此类推,即可得到正级数组。由此可见,光圈数值其实是光圈孔半径的倒数。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F 后面的数值越大,光圈越小了。16、光圈大小之间的联系: F5.6 一下的光圈为大光圈, F6.3F9.0 的光圈为中等光圈。 F10.0 以上为

9、小光圈。17、恒定与非恒定光圈: 恒定光圈与非恒定光圈是衡量镜头性能的指标。 先看两款镜头上的光圈标注。一般情况下,恒定光圈镜头档次较高,价格也相对较高,尼康的金圈镜头大多为恒定光圈,即摄影者所称的“牛头” ;非恒定光圈镜头档次较低,成像质量稍差,当然售价也比较低廉,也就是许多摄影者所称的“狗头” 。(镜头上标志为 1:2.8 ,镜头下标志为 1:3.5 5.6 ,这分别表示镜头的最大光圈为 F2.8 和 F3.5 F5.6 ,左图的定值 2.8 即表示该镜头的最大光圈为恒定光圈,无论镜头焦距怎样变化,最大光圈始终为 F2.8 ;右图表示该镜头的最大光圈为非恒定光圈,随着焦距的变化,最大光圈会

10、在 F3.5F5.6 之间发生变化。18、景深预览功能: 在拍摄照片是, 单纯靠想象无法对景深大小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可以使用景深预览功能来提前看一下最终拍摄画面中景深的大小。 拍摄时,设定好参数, 通过取景器观察拍摄的画面,此时按相机正面的“景深预览”功能按钮,即可看到要拍摄画面的景深效果。 (在设定的光圈很大时,往往无法从取景器中看到景深预览的效果, 只有在设定的光圈较小时, 才能看出景深预览的效果。19、影响景深的 3 个因素 ; 光圈、焦距和物距对于景深的影响可以用以下三句话来概括: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光圈越小,景深越深;焦距越大,景深越浅,焦距越小,景深越深;物距越大,景深越深,物

11、距越小,景深越浅。20、 ISO 感光度与画质的关系(噪点是怎样产生的) ,曝光时, ISO 感光度的数值不同,最终拍摄画面的画质也不相同。 ISO 感光度发生变化,即改变感光元件 CCD/CMOS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具体原理是在原感光能力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如乘以一个系数) ,增强或降低所成像的亮度,使原来曝光不足偏暗的画面变亮, 或使原来曝光正常的画面变暗。 终究会造成另外一个问题, 在增加图像亮度时,同时会放大感光元件中的杂志(噪点) ,这些噪点会影响画面的效果,并且 ISO 感光度数值越高(放大声读越高),噪点越明显,画质就越粗糙;如果 ISO 感光度数值较小,则噪点就会变得很弱,此时的

12、画质也比较细腻出色。 (例,为获得较快的快门速度,设定高 ISO 感光度拍摄,但这样画面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噪点,且 ISO 越高,噪点越多)。21、包围曝光, 包围曝光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曝光技巧, 也成为阶梯曝光法。 在对曝光没有把握或所处的光源环境比较复杂时, 以及相机不易正确测光的场合, 采用包围曝光法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以确保得到正确的影像。 实用包围曝光法时, 先按照测光值曝光一张照片,然后在其基础上增加和减少一定的曝光值后各曝光一张照片,即拍摄 3 张等差曝光量的照片,一般是以 +0.5EV 或者 -0.5EV 的包围程度来设定,也可以按照级差 1/3EV、1EV等来调节曝光量,每张

13、照片的曝光量均不相同,这样在拍摄结束后, 就可以从一系列的照片中挑选出一张最令人满意的照片。 包围曝光主要适用于程序或版程序控制的模式,如光圈优先 A、快门优先 S,自动模式 P 等。情境模式及手动模式 M没有包围曝光功能。精心整理精心整理22、曝光锁定 AEL( AutoExposureLock )拍摄时,对拍摄主题进行测光后, 然后会移动相机视角,以便构图形式更为完美。但这样曝光数据会发生变化,主题曝光就不再准确了,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使用锁定曝光的功能。首先要明白一点,锁定曝光锁针对的主要模式为点测光及中央重点测光。具体操作为,对要曝光的部分进行点测光,半按快门后确定对焦,同时相机会进行

14、测光, 然后按下相机上的曝光锁定键进行曝光锁定, 它的功能是锁定拍摄主题的测光数据, 将测光值暂时记忆下来,避免重新构图时收到新的光线的干扰, 造成曝光值变化。 无论画面的其他部分如何, 只要锁定了之前测光得到的曝光数据,被拍摄主题的曝光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最后按下快门完成拍摄。 (按钮于取景框旁边)23、相机内部自带的拍摄信息直方图,直方图表现的是一幅图像中所有像素的亮度分布图。以横坐标 X 表示像素的亮度。 纵坐标 Y 表示相同亮度的像素数量。 这样就能完整地表示出一幅图像的亮度统计图,图中左侧表示纯黑部位,右侧表示纯白部位。通过控制画面纯黑与纯白位置像素的数量,鸡可控制画面的明暗,也就是曝

15、光的程度。直方图也叫色阶分布图。24、尼康的三中测光模式(1)矩阵测光:矩阵测光为尼康的专用称呼,在其他品牌的机型中可能被称为平均测光、评价测光等。 在这种测光模式下, 相机会将取景画面分割为若干个测光区域, 每个区域各自独立测光后, 所得的曝光值在相机内进行平均处理, 得出一个总的平均值, 这样既可以达到整个画面正确曝光的目的。 可见矩阵测光是对画面整体光影效果的一种测量, 对各种环境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用这种方式在一般环境中均能够得到曝光比较准确的照片。 (使用矩阵测光模式不必考虑测光问题,基本上都能得到曝光准确的画面) (2)中央点测光,当画面出现高反差或色彩迥异的情况时, 相机会对多个区域进行测光, 并根据拍摄者的需要对某个区域进行重点测光, 然后进行加权平均,这样, 所获得的图像会很少有某个区域欠曝, 或过曝的问题出现,但对于一些重点主体部位,图像却能很清晰地进行反应, 因此,中央重点测光模式适合拍摄主体位于画面中间的照片,所以在拍摄人像照片时使用最多,另外,在风光、微距、舞台中也较为常用。 (3)点测光,点测光模式是一种非常准确的测光方式, 是指针对拍摄画面中极小甚至为点的区域进行测光, 测光面积约占画面负面的 2.5%,在这一区域内的测光和曝光数值非常准确。25、是否所有测光模式都需要寻找测光点?在了解了尼康的三中测光模式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