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交易手册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3137559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42.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铜交易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铜交易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铜交易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铜交易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铜交易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铜交易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交易手册(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阴极铜期货合约交易操作手册(2008 版)自然属性及应用铜是人类最早发现的古老金属之一,早在三千多年前人类就开始使用铜。金属铜,元素符号Cu,原子量63.54,比重8.92,熔点1083oC。纯铜呈浅玫瑰色或淡红色, 表面形成氧化铜膜后,外观呈紫铜色。铜具有许多可贵的物理化学特性。 热导率和电导率都很高,仅次于银,大大高于其他金属。该特性使铜成为电子电气工业中举 足轻重的材料。 化学稳定性强,具有耐腐蚀性。可用于制造接触腐蚀性介质的各种容器,因此广泛应用于能 源及石化工业、轻工业中。 抗张强度大,易熔接,可塑性、延展性。纯铜可拉成很细的铜丝,制成很薄的铜箔。能与锌 锡、铅、锰、钴、镍、铝、铁等

2、金属形成合金。用于机械冶金工业中的各种传动件和固定件。 结构上刚柔并济,且具多彩的外观。用于建筑和装饰。 铜主要性能的应用比例大致如下:性能导电性耐蚀性结构强度装饰性应用比例64%23%12%1%市场分布国际市场铜资源主要分布世界铜矿资源较为丰富。根据2005年美国矿业局统计,世界金属的可开采储量为4.67 亿吨,储量基础为9.37 亿吨。可开采铜储量最多的国家是智利和美国。从地区分布来看,全球铜蕴藏最丰富的地区共有五个:(1) 南美洲秘鲁和智利境内的安第斯山脉西麓;(2) 美国西部的洛矶和大坪谷地区;(3) 非洲的刚果和赞比亚;(4)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5) 加拿大东部和中部。从国家分布看

3、,世界铜资源主要集中在智利、美国、中国、秘鲁、赞比亚、独联体、印度尼 西亚、波兰、墨西哥、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上述国家的铜矿资源量占到了全球铜资源总量的 87.2%。 其中智利是世界上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其铜金属储量约占世界总储量的 29.98%。铜的生产铜的产量在20 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得到急速发展,1950年全世界精铜产量只有315 万 吨,到1974 年达770万吨。但两次石油危机导致了铜消费的萎缩从而使铜产量大幅下降。90年 代铜产量再次迅速增加,其中智利于1999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精炼铜生产国。2006 年, 中国超越智利,跃居世界第一。2007 年全球精炼铜产量达 1807

4、.5 万吨,同比增长约 5.1%,而中国精炼铜产量达 349.1 万 吨,同比增长 16.7,继续保持领先。(注:2007年数据来自CRU英国商品研究局)铜的消费铜消费相对集中在发达国家和地区。西欧是世界上铜消费量最大的地区,中国从 2002 年起 超过美国成为第二大市场并且是最大的铜消费国。2000 年后,发展中国家铜消费的增长速度远 高于发达国家。西欧、美国铜消费量占全球铜消费量的比例呈递减趋势,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 (除日本以外)国家和地区则成为铜消费的主要增长点。2007 年全球消费精炼铜约1814.6 万吨,较2006 年增长约 4.5%。中国依然是铜消费增长的最重要动力,2007年

5、精铜消费量达 462.1 万吨,增幅高达16.9(注:2007年数据来自CRU英国商品研究局)铜的全球流动铜精矿主要出口国:智利、秘鲁、美国、印尼、葡萄牙、加拿大、澳大利亚等。铜精矿主要进口国:中国、日本、德国、韩国、印度等。精铜主要出口国:智利、俄罗斯、日本、哈萨克斯坦、赞比亚、秘鲁、澳大利亚、加拿大等 精铜主要进口国:中国、美国、日本、欧共体、韩国、中国台湾等。世界主要产铜国19982007年精炼铜产量计量单位:千吨产量年度 国家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美国2486.02122.61802.91802.01505.01321.0129

6、6.91210.61234.41264智利2334.92661.32668.32882.02839.32901.92895.12776.52811.33064日本1277.41341.51437.41425.71401.11430.41380.11386.91532.11597中国1211.31174.01371.01423.01558.61772.22079.12583.42998.93491德国695.8695.6709.5693.8695.8584.9660.0642.0658.3650俄罗斯655.9736.6824.0871.0890.4818.4885.01008.0959.294

7、5加拿大562.3548.6551.4564.6487.9454.9525.9524.1500.2452赞比亚490553主要生产 国9223.69280.29364.59662.19431.09283.79722.110131.511184.412016小计65.22%64.17%63.19%62.11%61.22%60.97%61.51%61.08%64.24%66.48%中国 %8.57%8.12%9.25%9.15%9.77%11.64%13.15%15.57%17.23%19.31%世界合计1414114462148191555515406152271580516587.917408

8、.018075注: 1、精铜产量包括电解及火法精炼铜,包括来自粗铜、阳极铜和其他一次原料的铜产量,也包括来 自废金属和其他相似原料的再生铜, 但不包括从二次原料中以简单重熔法回收的铜。2、资料来源:WBMS(世界金属统计局),2007年数据来自CRU(英国商品研究局)。国内市场铜资源主要分布2006年,我国在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中对铜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新增铜资源量2678万 吨,截至目前我国累计查明资源储量(铜金属)8531万吨,已占同年世界储量基础的12.1%,居 智利和美国之后,列世界第3位。我国著名的大型铜矿有西藏玉龙铜矿、驱龙铜矿,江西德兴铜矿及近年来新发现的云南普朗、 羊拉铜矿。(

9、注:我国数据来自中国地质调查局2007年1月24日报告) 2000年之后,我国自产铜精矿(按含铜量计算)一直徘徊在56-65万吨水平,但近年来铜精 矿产量有较快增长,2007年达到95.1万吨,较2006年增长8.93%。注:数据来自安泰科)铜的生产我国是世界最大精炼铜生产国,2007 年精炼铜产量达349.1 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31% 自产铜精矿不能满足需求,需大量进口。国内主要铜生产企业产量(单位:万吨)序号生产企业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注册商标10铜陵有色金属(集团)公司 (含金隆、张家港) 江西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云南铜业股份有限公司 大冶有色金

10、属公司 金川有色金属公司 东营方圆有色金属有限 公司宁波金田铜业(集团)公司 烟台鹏晖铜业有限公司 山东金升有色集团有限 公司白银有色金属公司24.2621.7417.1310.424.196.4030.3233.7337.144.7854.4862.3523.1634.3141.542.1644.3455.3618.5118.7122.532.2536.0145.18铜冠、金豚铜鼎贵冶铁峰12.2311.8814.817.7420.3825.03大江6.806.0210.286.2013.14.156.316.17.5010.006.197.7520.5424.39金驼14.0418.03鲁

11、方12.2113.46金田7.239.667.5810.729.487.13三尖沂蒙红鹭(注:2006 年,2007 年数据来自安泰科)铜的消费自 1990 年代以来,我国铜的消费进入一个迅速发展时期,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基础建设是促进铜消费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发达国家制造业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战略也是我国铜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过去 20 年中,中国的精铜消费占世界消费量的比例不断攀升,到 2007年,中国精铜消费 462.1 万吨,占全球铜消费总量的比例高达 25.46。国内铜消费结构大致如下:电力 53%、电子 6%、交通运输 9%、建筑2%、空调10%、冰 箱 2%,其他

12、18%。(注:数据来自CRU英国商品研究局)铜的进出口我国是世界最大铜消费国和生产国,同时铜资源相对短缺。随着近年来国际制造业不断向我国 转移,铜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国内铜精矿自给率由1995年的 80%下降到2007年的 23左 右,每年需进口大量铜精矿。当前我国铜及铜制品的进口构成中,从市场流动性的角度来分,原料比重较大,主要包括精铜、 粗铜、废杂铜和铜精矿;铜加工贸易占据主体地位;主要从台湾省、智利、韩国和日本进口;外商 投资企业是进口主体,进口企业主要集中在珠三角等地区。当前我国铜出口量较少,且以半成品、加工品为主;铜加工贸易占据主体地位;主要出口地是 香港、东盟、韩国和日本;外商投

13、资企业是出口大户,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中部地区。附: 1991-2007年 中 国 精 铜 供 求 情 况 表单位:万吨年份产量进口量消费量出口量199156.0010.1279.000.43199265.9226.1099.000.98199373.0325.3599.000.19199473.617.2391.001.071995107.9710.21120.002.571996111.9114.97125.003.981997117.948.83107.517.791998115.1826.84110.1312.141999101.1354.77147.0010.32000133.0581

14、.21175.0011.872001142.5195.40208.35.402002155.85118.10266.37.662003177.22135.73306.516.442004207.91120.00324.4312.382005258.34122.20366.5314.012006299.982.70360.9524.302007344.10149.37480.9412.59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安泰科,WBMS(世界金属统计局)等相关统计附:1990 年-2007年我国精铜供求情况图表1990-2007年我国精铜供求情况图表年份影响价格变动因素供求关系根据微观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