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31375434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102 大小: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本课程编写的再思考闵华虎新一轮课程改革势如破竹,给我们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春天。去年,我们率先编写了适应我校特色的一套校本课程。全书分低、中、高三册,每册分为道德篇、学习篇和生活篇。在编写过程中,我校经历了四个过程:1、整合资源,夯实基本。2、学习理论,更新观念。3、领略要领,编写大纲。4、吃透纲要,编写教材。在编写的过程中,整个教材体现了如下原则:突出主体,强调以人为本;突出内需,强调贴近;突出摸索,强调研究性。通过教材的实行,我们进一步理解到,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心应是创新,基本是生活,基调是动态、开放、民主;灵魂是关注,即关注社会,关注学校,关注家庭,关注学生,校

2、本课程开发的目的是尽量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开发的理念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别性,是学生本位而不是知识本位。应注重学生自身独立的生命价值。对此,我校又进一步进行了摸索。具体涉及如下内容:1、我与社会我们生活在形形色色的大千世界中,只有时刻关注社会,理解社会,注意社会的发展变化,才干适应社会。江都市举办了两届花卉节,我们组织了学生前去参观,学生回来后感慨颇多,觉得增长了阅历,增长了见识,理解到举办花卉节的目的及效果。这样,孩子们通过自身体验,有了很大的感受和收获。2、我与自然大自然是美丽、神奇莫测的,我们充足运用学生的好奇心。去体验大自然的神奇,从中受到美的熏陶。美丽的秋天来到了,我们就让孩

3、子们收集多种落叶、采集种子,然后让她们拿着自己收集到的落叶,采集到的种子来到课堂,分小组看一看、说一说、认一认带来的东西,不结识的可以请教师协助。最后用自己采集到的东西做拼图、做标本。我们还把同窗们的作品一一在校园展示出来,让学生自己交流与学习。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产生快乐的体验,这样不仅发展了她们的想象力、发明力,还提高了动手能力。3、我与学校学校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重要场合,让她们关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其教育影响力是巨大的。前几天,教音乐的钱教师嗓子哑了,但她带病坚持上课。我就运用钱教师带病上课这一件事,来让学生感受教师的爱心和责任心。让学生理解,爱需要如何的途径来传播,你

4、对教师的爱又该如何来体现。还通过互换角色来培养学生站在对方立场,多为对方着想的情感态度。那天,我们还邀请了带病上课的钱教师一起参与了这次活动,让学生对她说说心里话。有的说,应当让教师快乐,应当好好学习,应当学会教师教的知识有的说,钱教师,我们后来上课一定遵守纪律;钱教师,请你好好休息,多喝水;钱教师,我们一定让你每天过得快快乐乐;钱教师,我们爱你最后请学生代表将全班同窗为钱教师准备的药送给钱教师,并祝愿教师早日康复。4、我与科学我们校本课程的创新精神体目前对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爱好培养上。从小就培养她们对科学的爱好,善于观测自然现象,遇到问题多问几种为什么。如流星雨即将浮现,我们就提前告知学生

5、,让她们回去收集、查找有关流星雨的资料,看看流星雨是如何形成的。观测后,就及时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流星雨的情形,同窗们的兴致非常高昂。5、我与家庭学生的教育除了社会、学校之外,还离不开家庭。家庭是孩子学生、生活的重要场合,因此我们的校本课程充足挖掘家庭、家长的资源,让学生从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开学不久,我校就邀请了家教专家来给家长进行“21世纪,我们应当如何做父母”的专项讲座。新世纪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观应当是全新的,赏识我们的每一种孩子,做她们的良师益友和玩伴,为她们营造一种自立、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接着,又以“我的家庭”为主题,召开了班队活动,让孩子们分别向人们简介自己的家庭成员、家庭

6、趣事和父母是如何关怀自己的成长等等。使孩子们从小就做一种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以上是我们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再思考的某些做法,在后来的工作中一方面要整合、充实、完善现行的校本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充足运用社区与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及加强与兄弟学校和课程专家的合伙,设计、开发新的校本课程内容,进一步扩大学生的课程选择权和自主权,增进现行的校本课程不断向系统化、规范化、个性化发展。直面新课改,皈依人性化教育浅谈课改之后少先队活动怎么办张 志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席卷全国,对于我们少先队工作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少先队工作在新课程改革到来之际如何开展,是让道,还是迎合?是被动接受,还是不断创新?这是我们学校少先

7、队工作上的一种重大议题。一、探究学习,小课题研究与新课改不谋而合。少先队教育专家徐国英在新课改孕育之中就提出,从小朋友实际出发,让小朋友开展小课题研究。这一做法与课程改革的探究学习不谋而合,也给我们一种启示,少先队工作面对新课改,应当从小课题入手,将一种个小课题做大、做活。少先队工作是从队员的需要出发开展的,少先队组织是竭诚为少先队员服务。在少先队这个人们庭中,开展生动活泼的活动,满足小朋友的内在需求,增进小朋友的自主发展,让队员具有适应小康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课程改革事实上,是改革目前课堂教学模式,将课程的主体确立为小朋友,将课程内容的范畴拟定为“生活世界”,将课程学习的方式确立为自主学习、

8、合伙学习、探究学习。课程观的改革,正好与我们少先队工作的目的规定一致,应当说新课程原则的出台与少先队事业的发展,走上了共同的素质教育的回家之路,它们都是着眼于队员的现实生活需要,从目前的课程改革发展势头来看,新课程原则整合了小朋友生活的内涵,不断适应小朋友心理发展,不断将课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由此可见,新课程原则的出台也是在给我们少先队工作带来一种不小的冲击。我们应重新审视少先队工作,应当看到少先队活动没有一种明显的抓手,来是一阵风,随机性大等不利因素。过去我们与课堂教学相比布满活力、布满开放、布满自主的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我们应当在少先队活动的探究上谋求新的制高点。这就是以小课题研究为契入口

9、,将小课题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始终,这才是目前少先队工作真正的回家之路。二、构建平台,为新课程改革构筑支撑点。从理论上讲,课堂教学与少先队工作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只能兼容,不能排斥,少先队工作要重新审视。回忆我校的少先队工作,我们应当看到:我们正是以少先队活动为主阵地,冲破应试教育的牢笼,形成我校少先队特色教育的三座高峰,为实行新课程改革作丰富的文化教育底蕴的铺垫。第一座高峰:让雏鹰飞翔得更欢快。那时我们在呼唤:可惜新课改来得太迟。在全国少工委提出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中,当时的育才小学以“全面发展,美溶其中”为办学特色,将审美教育作为办学的落脚点。在少年小朋友中广泛开展雏鹰争章活动,努力使今天

10、的雏鹰变为明天的雄鹰。当时,雏鹰行动虽然处在低层次,但是各类活动的确给少年小朋友的成长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全国优秀辅导员徐国英挥笔提词“育人的摇篮,成长的阶梯”。全国出名教育专家段镇、唐云增予以充足肯定,并亲手把一枚枚奖章给队员戴上,并鼓励队员“不怕困难,经受考验,学生存,求发展,随时准备着去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跨世纪的雏鹰用飞快的速度抢在时代前迅速起飞,阳光中一群群雏鹰在努力学习奋飞,队员从身边的事做起,在“自理大比武”、“自学小窍门”交流会上大显身手,“五自”精神不断增强。此时,我们朦胧地意识到,教育皈依所在。可是,当时的环境还在制约着我们。第二座高峰:体验教育,一本已打开的书。那里我们在反

11、思:素质教育的最后目的是什么?我们不穿新鞋走老路,在开放中发展,在体验中创新。以少先队工作为突破口谋求一条以培养队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的开放式教育模式。为了把开放式特色教育的“蛋糕”做大,我们学校被扬州市少年小朋友研究会拟定为实验基地(江都仅此一家)。我们积极引导少年小朋友走出校门,体验生活,以雏鹰假日小队为凭借,立足校园,辐射社会。同步,借助思想品德推动整体教育的研究。江都市课程活动化研究课题在我校开展,三十多名领导、专家、教师出席了研讨会,我校推出一堂具有研究价值的思品课。三月我们承办了江都市体验教育研究现场会,邀请少先队教育专家、全国优秀辅导员徐国英教师来我校作顾问,全市各级领导、

12、辅导员教师观摩了我校六个体验教育基地:江都商城“商海碰碰车”体验教育基地、许晓轩故居“石榴树下队旗红”体验教育基地、敬老院“小鬼学当家”体验教育基地、引江驻军“快乐大本营”体验教育基地、电视台“走进演播室”体验教育基地、仙女公园“护我古城一片绿”体验教育基地。江都市电视台、江都日报、扬州日报都作了专项报道,在全社会导致了积极的影响,为江都市体验教育研究开创了先河。为了加大力度,我们承办了江苏省省级科研课题开发社会资源,构建体验教育场,在理论上建树,从实践中摸索,并成立了课题研究实验组,引导队员谋求一种岗位、扮演一种角色、学会一种本领、获得一份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去部队和官兵同吃住

13、,去商城体验商海的酸甜苦辣,去电视台走进演播室。结合建党八十周年,争创全国一百个“英雄中队”。让队员在“许晓轩故居”当解说员、管理员,向烈士献一次花篮,在烈士塑像前举办宣誓,教育队员让红岩精神代代相传。当时,在全国创新杯活动中,我校有三项活动被评为全国创新杯。在省级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校的开放式教育不断突破,“体验教育”的特色迅速走上了科研的快车道。队员在实践中得到锤炼,寓教于乐,将教育的内容内化为素质,外显为行为。教师被动的说教变为队员的自觉行为。体验教育对队员毕生的有益影响是难以估计的。特色办学使我校办学水平上了一种新台阶。一系列体验教育活动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充足反映了我校办学个性,同步

14、也显现了我校领导、教师的整体水平和办学实力。第三座高峰:以科研课拉动少先队活动的广泛开展。终于我们找到了素质教育的回家之路。新课程原则的最大特点就是尊重人的发展,让小朋友的个性特长在课堂中得到张扬,而课后呢,正需要我们少先队活动的支撑。对过去的做法专家建议,进行整合,以小课题研究为中心,以解决烦恼为突破口。我们在少先队活动中,以一种信箱、一种平台、一种课题为重点。将少先队活动与课程改革紧紧相连。一种信箱即每个中队设立雏鹰心声信箱,学校设立校长信箱,解除小朋友的烦恼,让她们将在队员、家庭、社会中成长的烦恼告诉教师、校长,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活动中,我们始终让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这些小课题的

15、内容不断扩大,大到整个生活,小到某一节课对某个问题进行探讨。如:“二十年后我如何来当花园小学的校长?”从小朋友的视角出发,提出对校长的规定。“冬天怕起床怎么办?”一种小小的问题,来自千万个小朋友的生活,甚至成人也浮现这样的问题,问题虽小,但很锋利、很实用。教师不再是高人一等的师长,而是平等中的首席。一种平台即每周开展一次校园文化周活动,充足发挥队员的个性特长,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步充足展示队员的才干,每周评出“十佳小书法家”、“十佳小绘画家”、“十佳小歌唱家”、“十佳小舞蹈家”、“十佳小电脑家”、“十佳小体验明星”。从课堂出发,从队员的需要出发,从队员的爱好出发,让绝大多数队员可以学有教养、学有特

16、长、学有创新。同步,创立人文校园、书香校园、绿色校园,营造现代化的育人氛围。我们的校园环境应当是小朋友对话的小天地,壁报重点宣传队员在人文教育中受到熏陶的过程。在大门口创立一种大花坛,上面写着长12米醒目的大字“新世纪我能行”,让队员找到自信,感到成功,为课堂教学展示队员特长、才干,建立了一种支撑点。一种课题即开发社会资源,构建体验教育场。同步,我们在反思,我们的理论建设仅停留在经验文章上,我们的实践活动只是与时代同步,而整个教育流程没有一种明显的抓手。这个抓手必须要物化,是无形的,游离的教育过程,与时俱进。应当强调有目的有筹划有组织的培养队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特色应当走我们自己的路。我们在思考,我们有丰厚的资源需要我们去整合,我们一次次的成功活动,需要我们上升到理性。我们有许许多多鲜活案例需要我们把少先队活动规范化、课程化。我们应当把特色办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