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培养宝宝主动进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31370777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7.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果培养宝宝主动进餐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果培养宝宝主动进餐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果培养宝宝主动进餐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果培养宝宝主动进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果培养宝宝主动进餐(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培养宝宝主动吃饭的能力-我是不偏食不挑食的好宝宝指南中健康领域提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自理能力,使孩子终身受益。其中进餐环节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幼儿在园进餐分为:早餐、午餐、午点、晚餐。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能力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但是宝宝初到幼儿园,很多生活上的习惯并没有养成,离开父母的臂弯,大部分幼儿在情绪上还未平复,更不愿意主动的喝水吃饭。平日在家中也是家长们去喂饭,甚至追在身后跑,造成宝宝的生活依赖性太强。一、观察现象 启蒙阶段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摄取丰富的营养是保证身体健康发育的前提,让每一位孩子生活有规律,定时定量进餐是每一位家长的心愿。但开学一段时间后,仍有

2、家长反映孩子的吃饭问题令人头疼,有的家长采取各种物质奖励哄骗孩子吃饭,还有的采取威吓打骂的方式等等,使尽无数招数,仍不尽人意。吃饭本是一件正常的生活习惯,这样一来倒像一场灾难。通过开学一段时间以来的观察,我发现大部分的幼儿基本上都可以在幼儿园正常进餐。在进餐环节中,大部分的幼儿都可以自己用勺主动吃饭,有小部分的幼儿需要老师的帮助,在饮食上也基本可以做到不挑食不偏食。但只有李培涵小朋友,在其他幼儿正常进餐的时候,他一动不动,吃米饭就拿着勺盯着米饭看,吃花卷就拿着花卷盯着菜看,老师怎样的诱导以及催促都无动于衷,对老师来喂饭的行为更是扭过头怎样都不吃。与家长反馈以后,通过沟通了解到李培涵在家中就是偏

3、食挑食得厉害,爱吃的就一次吃很多,不爱吃的就一口也不动,家里没办法,就基本上给他做他爱吃的,希望在幼儿园老师的帮助下,可以使孩子有所改变。二、个体关注 在之后的日子里,每到进餐环节我就对李培涵小朋友格外关注,了解他对哪些食物一动不动,哪些会稍微吃两口,哪些会吃很多。挑食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接着一连串的问题就会随之而来。不想造成孩子营养不良,就要从心培养他们不挑食的好习惯。为此,我想到了很多种的方法,去引导挑食的幼儿改掉这个坏习惯。三、策略与方法1、与父母沟通,让他们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他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孩子注视着。父母在饮食

4、上有什么坏毛病或不好的习惯,孩子也会八九不离十会有。所以即使父母不爱吃也要装作什么都爱吃一样,为孩子树立榜样。2、通过故事引导。 对于现阶段的幼儿,有时候十句教导赶不上一个故事。比如故事中的小鸡小鸭只吃肉肉不吃青菜,鸭妈妈就会告诉它这样做是不对的。再比如孩子们都爱看的巧虎,看视频中他都是怎样做的等等。3、餐前提高幼儿兴趣,多赞美吃饭好的幼儿。 我们每天在吃饭前可以组织幼儿猜猜今天都吃什么?用简单的名称回答,营造良好的餐前气氛,增进幼儿的食欲,愿意快乐进餐。孩子是需要鼓励的,而对于这么小的幼儿,成人给予他们的鼓励应该是生动活泼而且是幼儿可以直接感知的。其次,模仿是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

5、掌握别人的经验,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因此我们在进餐中经常鼓励与树立榜样结合,如“宝宝的牙齿真有劲儿,一口饭一口菜,放在嘴里一起嚼,饭菜的味道会更好”;“xxx小朋友吃饭从来不挑食,青菜蘑菇吃得干干净净,看看谁比他还棒”等等。4、创设宽松的进餐氛围 创设宽松愉快的进餐气氛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饮食的一个方法。一个整洁有序、愉快安静的进餐环境,可以使幼儿保持良好的进餐情绪,让孩子感受进餐时的快乐气氛,如进餐过程中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舒缓音乐,有助于消化。避免饭桌上的批评及说教,那样既降低孩子的食欲也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也不一定有效,反而得不偿失。四、改变与进步 通过多日的培养与家长的配合,李培涵小朋友开始对以往一口不吃的东西慢慢接受。比如早餐中略有点苦的苦瓜粥,晚餐中绞碎的鸡肝猪肝,还有蘑菇青菜等等,他都可以主动吃一点了。还有以往比较爱吃的炸酱面,也会自己主动将一大碗都吃光。在平日的个体关注及教育引导下,我们班其他幼儿的饮食习惯也越来越好,不仅可以主动吃,碗盘不剩饭,还吃得越来越干净,不掉饭粒在桌上。五、分析与反思 随着家庭条件的越来越好,挑食已成为普遍的现象,作为老师有责任有义务对孩子进行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在这之中,只靠老师的说教是不行的,必须以生动形象的教育才能被孩子接受。多组织结合培养幼儿饮食习惯的主题活动,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孩子因地制宜教育,会祈祷事倍功半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