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31370725 上传时间:2022-08-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小学教育毕业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后进生的转化摘要: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学龄短,他们往往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起来比较吃力,很容易步入后进生的行列。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一直是教师和家长十分关注的问题,而素质教育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实现每个儿童的健康成长。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及其成因进行深入探讨,并从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特征入手,提出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后进生工作任重道远,尤其是作为班级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后进生的心理特征,从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词:后进生 转化 策略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及其成

2、因(一)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概念后进生是指那些在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智力得不到开发,不能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措施给予补偿和矫治的学生。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本文将小学语文学习后进生定义为:他们是智力在标准以上,但在小学语文学习中,其知识、能力、习惯、方法等要素的融合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缺陷,或因后天和外界造成语文学习障碍,达不到教学大纲和教材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的学业不良者,是需要经过额外、特殊的帮助或教育才能完成小学语文学习任务,达到大纲要求的学生。我国小学阶段一般为6年制,其中1-2年级为低年级,3-4年级为中年级,5-

3、6年级为高年级,本文研究的语文后进生年龄段为低年级,即1-2年级的语文后进生。后进生是相对的存在者,我们眼中所谓的“后进生”其实并不差,他们或者只是暂时落后于人,或者就是我们缺少一双发现的眼睛。后进生,顾名思义,即后来进步之意,也就是说在老师的帮助下,学生通过自身不懈努力也有可能由后进生变为优秀生。那么有哪些教育对策能够帮助后进生更快地提高呢?一切诸果,皆从因起,后进生的成因主要是来自家庭、学校两方面,只有找到了病源,从源头挖起,“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成因分析1、家庭因素(1)家长疏于管教“没有种不好的庄稼,只有不会种庄稼的农民;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

4、教的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有些错误的认为责任在于老师而不是家长。这种无所谓的态度在无形中从反面支持了孩子在学习中的不思进取的行为和消极的态度,孩子自然而然养成了不爱学习的习惯,从而逐步踏入后进生的行列,这类情况在农村比较多见。(2)家庭破碎或单亲家庭大量调查表明,某些家庭婚姻关系上的离合变化,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影响十分深重,大多父母感情上与子女有一定距离。年龄尚小的低年级学生,他们幼小的心灵正需要家庭给予温暖和呵护,如果在这种缺乏关爱的环境下成长,孩子在集体中容易表现出蛮横、自私、冷漠、孤僻等行为,班上同学难与他们相处,从而导致他们心理缺陷,教师要孩子集中精力认真读书便更是难上加难。(3)家

5、庭教养方式不妥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的严格要求增加了他们的学习压力。例如,给孩子购买大量的语文练习题,每天做作业到深夜等。这些行为只会适得其反,不仅是孩子对于语文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产生厌恶、恐惧的情感。也有些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当幼小的孩子欠作业或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唯一的解决方式就是打和骂。在这种情况下的孩子容易在内心生成一种反抗情绪,性格变得怪异、孤僻,难以集中精力学习。还有的家长对于孩子过于迁就和溺爱,这类环境成长下的孩子多是活泼,贪玩的性格。因为他们自制能力不强,在强烈的外部刺激的引诱下,不能有效地控制自己。在学习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坐不住,总想用一种简单快捷的方法尽快完成学习任务

6、后从事自己目前感兴趣的活动,从而导致学习质量不高,学习成绩相对较差。2、学校因素(1)教师教学上的偏差有时老师为了完成语文教学任务,只请那些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班上朗读文章或回答问题,而对于那些语文基础差、各方面能力稍差的学生视而不见。久而久之,那些缺乏关注的学生,习以为常,学习的积极性大打折扣。(2)教学方法失当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入学时间不长,有些学生尚未完全适应学校生活,难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兴趣不高。特别是对于相对年龄较小或者反应较慢的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吃力。有些老师在面对学生不会做作业或者考试不及格的时候,往往是用批评、责骂等方式否定学生。低年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弱,以这样的教学方式教

7、育学生,将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丧失信心甚至充满恐惧。在这样畏难的心理状态下,学生难以集中精力学习,换来的又是教师的责骂。这样,非但不能帮助他们健康、全面成长,反而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后进生越来越“差”,从而发展为“厌世”,最终走向极端。我想,这些都不是我们作为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所想要的结果。(3)教师评价过于片面传统的观念总是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有些教师认为学习好的就是好学生,学习不好的就是差生,而没有从德智体美全方面进行科学地评价学生。有些后进生虽然在“智”方面稍有落后,但“德”、“体”、“美”方面可以做得很好,甚至比教师眼中的“优等生”做得更好,但就是由于教师否定了学生的学习

8、成绩,而导致到最后连学生自己也否认了自己的全部,认为自己一无是处。(4)学校教育设施不完善有些小学教育设施依旧缺乏、落后,教学设施老化问题也非常突出,这些情况造成许多教学需求无法满足,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直接影响教学效率与质量。这类情况在偏远、贫困的农村地区比较多见。二、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特征分析 小学低年级语文学科的知识点数量少,知识范围小,内容浅显,因此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学校生活中的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等方面,这也成了家长判断学生学习状况的主要依据,由此容易引发家长对学生的否定态度,从而导致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挫败感,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与信心。

9、(一)行为特征后进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时常伴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是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影响特别大。后进生的不良行为习惯主要表现在:注意力难以集中,容易走神,经常有小动作;对学习语文缺乏兴趣,求知欲不强,处于被动状态;作业马虎完成,且爱拖延,甚至有抄作业的情况;阅读水平差,阅读过程中表现出不理解题意,畏惧阅读题目等问题。(二)心理特征每个学生都很希望得到朋友的关怀与老师的喜爱,而后进生学习成绩在班级中处于落后地位,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同学的嘲笑和家长的打骂。经过了多次尝试,由积极情绪转为了消极情绪,自卑心理明显,情绪消沉,性格孤僻,常处于压抑、孤寂

10、、苦闷等消极的状态之中,认为自己就是老师所说的差生,不如其他学生聪明,干什么都不行,不爱与人交往,不敢在集体中大胆表现自己的想法,不敢去尝试新事物,更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和在同学面前表现自己,以免又招来老师和同学的嘲讽。三、小学低年级语文后进生的“教育转化”策略(一) 用爱感化后进生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是老师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重要前提。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际关系中有一种互相回报的倾向,假如你对一个人表现出爱,他也会以爱回报你,反之,你轻视一个人,他也会对你报以敌意,教师与后进生的关系亦是如此。如果教师对学生有着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满怀热情地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

11、爱护他们,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实意,让爱成为他们努力学习的动力。需要注意的是,在教师关注后进生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度的把握,不能使学生产生依赖感,否则后进生会忽视其他同学,同时引起其他学生的不满。教师对后进生的适度“忽略”可以让后进生认为自己是和别人一样的学生,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这种平常心态更有益于他们心理健康的发展。低年级小学生对学习的意义尚没有明确而深刻的体会,但对他们温和、尊重自己的教师却倍加爱戴,我们相信,学生将会用自己的行动回报爱他们的老师。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小学生虽然年龄尚小,接触的事物还不多,心智还不成熟,但小学生对于事物仍然有自己的一些想法。有些老师认为

12、学生还小,什么都不懂,从而忽略他们的所做作为。作为老师,了解学生并予引导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师生、同学之间的理解不仅仅是改善人际关系的一种润滑剂,同时能够有效提高教育教学效益。教师良好的理解心态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智力水平,可以说,理解学生也是爱学生的具体表现。一个不懂得如何关爱学生的教师,是不会理解学生的,更谈不上教育学生。在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 教师应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道理是讲给人听的,目的是提高人的认识,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人都是有感情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一定要融情于理,恰当地处理情与理的关系。情感是道理能够发挥作用的前提。师生关系融恰了,讲道理即使尖锐些,学生也能接受。相反,道

13、理再透彻,学生也可能听不进去。因此,教育人,要尊重人、关心人,使学生先感到教师的一片诚心。这样才能达到“情”通”理”达、“理”直“情”正的境界。 (二)尊重后进生的人格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进步的动力之一。然而后进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时常遭到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他们的自尊心是极脆弱的,他们也有被师生爱护的愿望,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家庭、学校老师的一视同仁,得到别人的尊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你的教鞭下可能有瓦特,你的冷眼里可能有挑战牛顿,你的讥笑里,可能有爱迪生,你的骂声里可能有爱因斯坦,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

14、他们是你当年的学生。”所以在课堂教学中,不得对后进生歧视、讽刺、揭短,以免刺伤他们的心灵,从而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应多给予他们一些关爱,多给予他们一些帮助,让他们尽快融入到班集体中来,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给他们带来的温暖。当向后进生提出问题时,要给他们投向一种充满信任的眼光,而不是去否定他们;当后进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耐心去引导,例如可以说:“有什么困难告诉教师”,“让我来帮助你好吗?”。用爱心融化后进生冰冻的心理防线,在师生间架起一道情感交流的桥梁,让后进生从心理上去掉心中的包袱,主动地接受学习,能够克服学习上的困难,这样就会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与学生之间关系,

15、认识到对学生的尊重不该仅仅是一种教学手段,而是教师应当必备的一种人生态度。只有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尊严,这是一种恒久的动力,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三)树立后进生的信心低年级的孩子可塑性大,自觉性较低,不善于独立评价自己,缺乏自知之明,他们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老师对他们所做的评价。特别是后进生,在他们倔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一颗脆弱、敏感的心,且有着严重的自卑感。因此,在后进生转化的过程中,帮助他们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后进生有了信心才会有学习的动力,才有勇气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在小学1-6年级随机抽取了20%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未来发展的测

16、验”,然后向老师宣布说:“这些学生有很大的学习潜力。”预示他们可能比其他学生有更好的成绩。八个月后,老师获得如期的结果。一年后,再一次测验,这些学生的成绩仍在提高。由此可见,自信心对一个人的重要性。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首先,我们应该客观、全面地评价后进生的优缺点,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真诚地、平等地对待后进生,给后进生营造平等的后天努力的环境,保护好每个后进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尊重和鼓励、关爱后进生,努力满足后进生的各种心理需求。其次,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